03.05 為什麼說發展新基建想有“結果”,必須大力發展創投市場

最近都在討論新基建,但大部分都沒有說到本質的解決方案。

先來說說什麼是新基建。和老基建一樣,就是對其他經濟活動具有支持作用的一些基礎設施。如果搞好了,不只能直接拉動投資,還能帶動終端消費。比如5G網絡搞好了可以帶動5G手機,充電樁搞好了可以帶動新能源汽車,一舉多得。

但是,新基建和老基建“鐵公基”最大的不同在於,新基建終端基本都是新興行業。新興行業中的微觀主體(企業)基本都有發展早期高風險、需要靠股權融資“燒錢”模式發展的特徵,例如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行業的企業。

所以,如果只通過政府引導大力投資發展新基建,和老基建政府投資一個套路,新基建的終端微觀主體(企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但是,去年2019年對創投市場而言,因為資管新規、金融監管和市場環境的因素,人民幣市場面臨結構性的資金短缺,大部分創投機構募不到資,沒資金,也沒有足夠的底氣去投資新興行業。所以,如果發展新基建想要有“結果”,則必須大力發展創投市場,給到更多創投機構支持。

創投機構獲得更多支持後,才可以將更多的資金,通過專業化的選擇方式,配置到優質的新基建終端企業,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