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历史是飘渺的

它无法触及,可也是真实的

它以天地为纸、时间为笔、万物为墨

书写出一部经典传奇

这部传奇历史中

驻停的那些古建古迹

更是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通海

就有很多值得花时间的古建筑

它们不仅承载着当时的历史

也向我们展示着建筑的美

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四街镇:

常氏先祠

通海四街常氏先祠,为明朝大将常遇春所建,筹建于清雍正11年(1733年),嘉庆21年(公元1799年)小街(今四街)常氏先祠落成。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卢贵谦 摄

常氏先祠按太庙的规格建造,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布置,由大门、前殿、中殿、正殿、前院南北两庑、中殿南北耳房、正殿南北厢房及正殿南北耳房组成,西边还有练武场。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卢贵谦 摄

2001年,常氏先祠被列为玉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卢贵谦 摄

杨广镇:

张氏宗祠

在通海县杨广镇杨广村,有一座饱经风霜的宗祠。远远望去,虽然华光不再,但它所承载的家族记忆和历史风云却从未流逝。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漫步其中,浓重的家族文化气息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忘怀。据了解,张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清朝初年曾经重修。如今,在宗祠内的一根横梁上,留有墨迹,写着康熙年间重修的时间。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张氏宗祠内悬挂着的“文魁”“时思堂”的大匾。

朱嶟故里

朱氏宗祠坐落在小新村的中心地段,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古典建筑。据村里人说,朱家的这座祠堂是以著名的清朝重臣朱嶟为代表捐资筹建的。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在朱氏宗祠的正殿内,一扇典雅的格子门是最惹人注意的地方,放眼看去,它足有3米多高。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据了解,朱氏宗祠占地1220多平方米,拥有前殿、中殿和正殿三层,共52间房舍,整个建筑工程始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通海这些被遗忘的风景,知道的人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