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不管是广式的虾饺和叉烧包还是泰州口味的煮干丝和鱼汤面,总有一款符合你的胃口,还在等什么?快来吧!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饮杯茶,食个包,聚聚旧,看看报是广州人叹早茶的习惯。早茶时间很广,从早上五点到中午十二点都是叹茶时间。十甫路的陶陶居清晨6点就已经站满了阿公阿婆;广州酒家不到9时就客满。天然居10点钟还人声鼎沸,一个早上就能至少翻台2次。南园饮早茶临近中午等待翻台的食客一点不少,被叫中的人好比中奖一样开心;北园装修后,只有周末才有的早茶饮,想喝的人仲系鱼贯而入。除了几十年的老茶客,游人以及年轻的茶客也成了叹早茶的主力人群。点个传统的一盅两件,或者虾饺、叉烧包、肠粉、奶黄包、菠萝包、榴莲酥等,美好的一天从早茶开始。即便等翻台,也心甘情愿。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肠粉

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艇仔粥

汉末以后,广州成为通商大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曾用“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来形容广州港的繁忙景象和雄浑气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艇仔粥这种特色粥品于广州西关荔枝湾问世了。那时广州西郊一带河涌纵横,荔红荷绿,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渔唱”。许多文人雅士泛舟游览,艇家们便在小艇上煮粥向游客兜售。这种粥用新鲜鱼片、炸粉丝、海蜇皮、花生仁作料,味极鲜,加之景美舟轻,风清水冷,极富诗情画意。

历史上,苏中诸多地方有吃早茶的习俗,但如今保存这一传统习俗的地方已是凤毛麟角,唯独泰州将早茶习俗继承下来,顽强地根植于民间,融于人们生活当 中,以一款款独特的味觉艺术,让泰州人的饮食变得有滋有味。泰州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那份柔柔的情。一家人能够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 世世代代的泰州人,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延续着老泰州的慢生活,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亲情。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泰州老街,位于古城东隅,是一条仿古商业街,此处的大陆饭店和皮包水茶楼不仅能吃到美味的早茶,还能欣赏到评书、古乐等极具本邑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表演。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泰州名片“早上皮包水”

中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赞叹:“泰州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想要体验那些“尘世的幸福”吗?不妨背上行囊,放松 心情,先来感受一下泰州悠哉乐哉的“早茶文化”吧!让身心放松惬意,让心灵皈依平和! 旧时,泰州人称“吃早茶”为“早上皮包水”,这是泰州地区惯有的美 食习惯。走遍泰州,你可以见到遍布全城大大小小的各式餐铺饭馆。小摊有小摊的风味,馆子有馆子的情调,不变的是泰州人吃早茶的讲究。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 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当地人必点的老三样。你可能会说,这泰州人也太能吃了吧!你是不知道,泰州人喝早茶和吃早点可不是一回 事,只要得闲,泰州人最喜欢在老街的茶楼里消磨时间,听着泰州平话,这早茶要消磨到中午才算结束。最初的茶馆只售卖清茶的单一经营,逐步演绎成如今的干 丝、点心、面食等多个品种的融合。丰富多元的早餐文化,远超过其自身的内涵,成了泰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早上起来,邀上亲朋好友,往茶馆一坐,喝着香醇的清茶,品着各式美味,一天的生活就这样从惬意中开始。

烫干丝,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道:“将豆腐干切丝极细,以虾籽、虾油(酱油)拌之。”

“者者居”成歇后语

“夺魁品罢雨前茶,楼开绿雨试新茶。”这是清道光年间泰州诗人朱馀庭的诗句。正如诗人描述的那样,在清中期之前,泰州的茶馆只是单一经营清茶,这期 间诞生了“雨轩”、“绿雨楼”、“广胜居”、“品香”等知名茶馆。到了晚清之际,陆续有外地商户和本邑人开设茶馆,同行间相互竞争激烈。为招揽生意,一些 茶馆除清茶外,又售卖起干丝、面点等小吃,这种创新的经营思路逐渐影响了泰州饮食行业。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清末民初时,“富春”、“海陵春”、“怡园”、“者者居”、“大东酒楼”等茶馆应运而生。“者者居”是泰州茶馆中一家知名的老字号店铺,其店址原在 孙家桥附近,清民期间,由于这家的早茶味道很好,当时泰州人都赶到“者者居”品尝早茶,以致这家茶馆生意火爆,去晚了很难落座,但还有食客在店中等待位 置,这在泰州民间也就留下了歇后语,就是:“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者者居’呢?”意思说此人固执,不灵活。

“大东酒楼”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办的一家茶馆,它由一位吴姓东台籍老板开设,吴老板颇通经营之道,他开店后,一改泰州早茶品种单 调的格局,他在早茶质量、种类上下了一番工夫,推出了鱼汤面、大煮干丝、小笼汤包等早茶新品种,尽管价格比别的茶馆要贵一些,但仍吸引着很多食客前来尝 鲜,就连当时驻泰军队司令李长江也时有光顾。随着岁月的变迁,老字号茶馆大多已不存在,但泰州大街小巷目前仍然遍布着许多经营早茶的大小店铺。这其中又以 富春酒店、大陆饭店、皮包水茶楼和者者居等10多家酒店早茶最为闻名。除富春外,其他几家酒店现移建恢复于泰州老街。

售剩“混茶”成佳茗

谈到泰州早茶中的品种,“主角”当属干丝。泰州干丝是由苏中名厨邢桂森研创的,邢桂森原是御厨季三瘸子徒弟,季三瘸子以擅做煮干丝闻名。民国时,邢桂森在泰州西仓大街万花楼做厨师,他经过潜心研究,推出了面向大众的手工烫干丝。

干丝是由豆腐干切成的,切干丝者先用刀将一块豆腐干均匀削成20片左右,再斜铺切成和火柴棒相当的细丝,然后倒进沸水里反复冲烫。由于放了碱的缘 故,干丝嚼起来又软又弹。当然,干丝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全得依赖调料来调和。酱油、水、糖、盐,调到浓淡适度,略带甜味和鲜味,这个过程叫作“熬油”,麻 油是外加的,起香。撒上姜丝、香菜、胡萝卜丝、花生米、榨菜丁便做成清淡可口的烫干丝。至于煮干丝,则是用肴肉、虾仁、香菇、笋片、木耳、青菜等辅料,配 以高汤煮成的。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泰州人在吃早茶时,大多选择以安徽魁针、珠兰和杭州龙井三者掺和配制的“福香”茶,这种茶兑泡之后,色泽清澈,浓郁醇厚,融魁针之色、珠兰之香、龙 井之味于一体。关于这道茶还有段典故,相传旧时泰州茶馆喝茶分等级,士绅富商喝龙井,普通家庭喝魁针,寓泰外地人士喝珠兰,喝这三种茶都是需要付费的。茶 馆在第二天会将售卖剩下的三种茶叶末混在一起泡煮,无偿提供给车夫、搬运工等社会低薪人士饮用。一次,一位盐商亲戚无意中喝到这种茶,感觉很好,便推荐给 盐商,盐商喝过后,将这种融合复合型香味的茶水称为“福(复)香”茶,又向友人同好推荐。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这种“福香”茶成了当时人们的新宠。 如今,“福香”茶推广出新,更多人享受到了这道名茶所带来的幸福时光。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面食是泰州早茶中的“压轴戏”。包括了鱼汤面、鲜肉小馄饨、干拌面、熬面、炒面等多个品种,这其中以1942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 奖的鱼汤面最受人们欢迎。鱼汤面的鱼汤甚为考究,以野生鳝鱼的骨头、小鲫鱼、大猪骨用葱姜煸炒后,以大火慢慢熬制而成。将面条煮熟后盛入鲜浓的鱼汤中,撒 些小胡椒和蒜叶,诱人的鱼鲜味扑鼻而来。叉着鲜滑的面条,喝着醇厚的鱼汤,清爽的滋味环绕在心头久久不散,泰州老食客对此评价是“进嘴厚得得,下肚润胃 肠”。 与广式早茶一样,泰州早茶中的点心品种也很多,有蟹黄汤包、笋丁肉包、萝卜丝包、三丁大包、香菇青菜包、干菜包、虾仁蒸饺、糯米烧卖、千层油糕等,点心皮 选用的是优质小麦面粉,馅心以新鲜菜肉水产配制,加上手工制作现做现蒸,因此皮薄馅饱的点心吃起来是松软细嫩,鲜香可口。如果想每样点心都品尝一下,还可 以选用各种点心都有一样的杂笼。

地产“四鲜”味地道

自古以来,泰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盛誉。智慧的泰州人深悟“靠水吃水”的道理,人们将丰富的渔农物产资源融入到泰州早茶中。经过一代代本帮厨师的传 承和改良,泰州早茶以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经济实惠而逐渐成为泰州餐饮文化中的精华。它在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四鲜”,即鱼鲜、虾鲜、蟹鲜、蔬鲜。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鱼鲜。制作泰州早茶中的鱼汤面汤料,需要野生鳝鱼的骨头、下河地区小个头的野鲫鱼两味主料,熬制过程中,富含大量钙质的鱼肉鱼骨和汤化为一体,因此熬出的鱼汤是粘稠醇厚,色质乳白,鲜香少腥,配上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面条,不仅味道鲜美,更有养生作用。

虾鲜。河虾是泰州的传统特产。现在泰州早茶中,所用河虾多为北郊下河地区所产,个大质优,可放于大煮干丝、剥成虾仁制作虾仁蒸饺以及制作虾子酱油用作烫干丝、面条馄饨的调料。

蟹鲜。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泰州早茶中的加蟹大包、蟹黄汤包都是以蟹黄、蟹肉、蟹膏为主要原料的,这些蟹选用的是体态丰 腴、膏红肉鲜的兴化红膏大闸蟹和溱湖簖蟹,所制作出的包子皮薄光洁,浓而不腻,味厚鲜美。其中所制的蟹黄汤包和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子、扬州三 丁包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点”。

广州早茶PK泰州早茶,几十年的老茶客告诉你哪个才好吃!

蔬鲜。泰州早茶对选用蔬菜原料要求较高,比如干丝原料就是必须选用下河地区新鲜黄豆。同时早茶中的点心还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加品种,在市面上竹笋多 起来后,会按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原则制作出颗粒分明、鲜润可口的三丁大包。在荠菜、秧草、马兰头等野菜上市时,泰州茶馆会推出用荠菜、秧草、马兰头为 原料制作的菜包、烧卖,其味道是滑嫩鲜美,清香宜人,具有补虚养身、清热去火的功效。特别是用荠菜制作的翡翠烧卖,其状如石榴,色如翡翠,皮薄如纸,轻咬 一口,碧绿的荠菜馅心缓缓流入口中,齿颊之间满着鲜香。

泰州早茶中独特的“四鲜”,让一代代泰州人百吃不厌,让泰州早茶名播四海。如今,泰州人依旧延续着祖先的习惯,上班前总要吃上一碟烫干丝、一碗鱼汤 面,肚量大的还要加两个点心。要是碰到升学升迁,移居新房,生日祝寿等大事,泰州人吃早茶时还要再点上一盘“大煮干丝”。吃早茶不仅是泰州老百姓生活当中 重要的内容,甚至已成为外地人们了解这座幸福之城的一把钥匙。“百姓日用即道”,源于市井的泰州早茶之所以经久不衰,或许五百多年前,泰州先贤王艮的这句 至理名言是对这一切最好的解释。

最赞的6个单项早茶品种天滋缘大酒楼:干丝福客都酒店:萝卜丝包开泰宾馆:烧饼美丽华大酒店:油条老凤城面馆:干丝和鱼汤面望海楼酒店:干丝和鱼汤馄饨

泰州最棒的传统特色早茶店会宾楼鼓楼店、者者居、王三大酒店、皮包水茶楼、古月楼、富士吉大酒店、大陆饭店、新翠绿饭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