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佛性与无明不存在先后产生的问题而是同时共存。"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这个问题再加提炼的话,即是,如果佛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的话,无明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无明是众生世间的最初源头(或之一),那么消除无明又是如何建立其合理性的?假如无明是染污、是愚妄,那么无明存在的意义何在?无明与佛性之间关系的机制是如何?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大乘起信论》如是说:"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智故。 "真如法性是常静而不起相的,当妄心依能取所取生起"一切相"时,就已经是无明遮覆真如。涅槃无相,但有一相可入即非涅槃,实相无相,虽起灭处故名实相,实相与涅槃原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一切事物原本就是"常静"的,随着你的心动它才动起来,随着你的意识心念念生灭,你的心不动时,一切本来就是涅槃寂静的,"本来无一物",本来没有什么污染可得,这就是佛性本具。譬如梦幻空花的譬喻:目生疾病而见空中有幻花存在,后目病痊愈,幻花即灭。由于目病而虚妄生起的幻觉,其痊愈后的幻觉消灭能说是"真实的灭"吗?本来无花,有花存在就已经是幻觉,花的消灭就更是幻觉,如果要论真实,这个所谓"花生复灭"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曾真实生起过,一切都是你内心幻化出来的假象,虚妄生自然虚妄灭,同样也就没有任何东西是被真正地消灭了。这个见解,即使目病痊愈也是通用的;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众生,本来无物,都是如幻如化的,是你的妄心所变现,跟目病所见空花没有本质区别。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同样这个问题可以用楞严经中的话解释;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焂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如果佛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的话,无明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无明是众生世间的最初源头(或之一),那么消除无明又是如何建立其合理性的?假如无明是染污、是愚妄,那么无明存在的意义何在?无明与佛性之间关系的机制是如何?这里有4个问题不妨我们看一下;这里佛性是一个假名,也就是众多大乘经典所说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也就是禅家所说的本来面目,比如水可以显示总总形状,但是我们如果能透过这些形状观察到水体,那他就是水的'本来面目'(第一个问题:如果佛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的话,无明又是如何产生的?)---前面讲的一堆都是这个---(第二个问题:如果无明是众生世间的最初源头或之一,那么消除无明又是如何建立其合理性的?)那上面也有答案----因为无明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中来,且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所以如果想要入手修行的话,就从'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也就是'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第三个问题:假如无明是染污、是愚妄,那么无明存在的意义何在?)---无明虽是染污、是愚妄,但是他却是从'真如'的中起用的,我们也只有透过无明才能认识真如,象楞严经中所说: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第四个问题:无明与佛性之间关系的机制是如何?)---我还举楞严经中的话来回答---'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万法众生本来都具佛性,为什么会有一切无明?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开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而不能证得。"人在烦恼里,尽管有是非人我,佛性却丝毫不乱。就好像黄金,你把它做成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甚至于金筷子、金碗、金手表,虽然千差万别,可是黄金的本性是不变、不乱的。所以我们人尽管在五趣六道里面流转,驴腹马胎,佛性仍不乱不变的。我们所明白的佛性是一个方便,让我们解脱轮回。阿罗汉及菩萨所开悟的佛性也是如此,但是与佛的境界及智慧却差得很远的。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众生本来是佛,为何还会生起无明的问题不是阿罗汉及菩萨的智慧所能领悟的,只有经过六度万行,菩萨五十二个阶位,破无始生相无明,究竟圆满佛道才能领悟。如来的境界只有佛与佛才知道,不是菩萨阿罗汉所能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