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岳飞死后,南宋还有谁在抵抗金国和蒙古?

小妞说史


其实,岳飞只是南宋抗金战场上无数抗金队伍中的一支,岳飞之所以如此著名而光耀后世,倒不完全是岳飞杀了多少金兵、打了多少胜仗、收复了多少失地,而是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坚毅和执著。

所以,岳飞最让人感动和怀念的,就是面对外族的侵略,面对强敌,他那英勇的胆识,百折不挠的坚韧,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精神。而在南宋抗金斗争中,还有许多英雄和队伍,他们一样在与金兵浴血奋战、殊死搏斗,他们的功劳一样的忠贯日月、光耀古今。比如,转战川陕的吴玠,发动隆兴北伐的张浚,临时起意抗金竟然大败金兵主力的虞允文,发动开禧北伐的韩侂胄等等。

一、吴玠驻守川陕,多次打败金兀术。金国灭亡北宋后,赵构建立南宋,金军为及早剪除南宋,又挥师南下,一路攻中原,一路攻陕西。赵构当时任张浚守川陕,张浚于1130年率十八万大军反攻金兵,结果在“富平之战”中大败,此后,以吴玠驻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自己退守阆州(今四川苍溪)。

在“富平之战”后,金军打算趁热打铁,企图一举攻入四川。吴玠在四周有敌人、身后无援兵的情况下,不但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而且还取得了和尚原、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北)、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三大战役的胜利。

在和尚原一战中,金兀术率十万大军进军和尚原,吴玠率宋军与金军激战三天三夜,杀死金军万余人,兀术中两箭,最后剪掉胡须,混在乱军中才得以逃脱。

在饶凤关一战中,吴玠率军死战六天六夜,打得金军尸积如山,饶凤关仍坚如磐石。后因一军校投敌,饶凤关一时失守,吴玠退却,但未逃跑,而是屡屡偷袭金营,使金兵不堪其扰,后来,金兵无法推进,补给又不足,只好退兵。

在仙人关一战中,即1134年初,兀术和撒离喝率军十万进攻由陕入川的锁钥之地仙人关,吴玠、吴璘兄弟与金兵大战七日七夜,最后大获全胜。

二、一介文臣虞允文督军之时大破金兵。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军60万进攻南宋,直逼长江北岸,南宋守将王权逃跑,宋高宗命李显忠接替王权守江,时为中书舍人的虞允文到长江采石矶犒师,李显忠还未到职,完颜亮却已指挥金兵横渡长江,想抢占采石矶,在主将缺位的情况下,虞允文临时起意,主动指挥南宋军队迎击敌人,他利用金兵不熟悉水战的特点,击其弱项,烧毁金兵船只三百多艘,金兵落水淹死许多,宋军取得采石大捷。

三、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张浚为相,发动了隆兴北伐,韩侂胄为相,发动了开禧北伐,虽然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但个人结局却大相径庭,张浚推动隆兴北伐,皇帝给予褒奖,老百姓呼为英雄,张浚也富贵善终。但,韩侂胄推动开禧北伐,还自捐家资二十万助军,却身首异处,被杀了头,南宋朝廷还把他的头颅送给金国求和,最后还入《宋史•奸臣传》,结果真是大不一样。韩侂胄是奸臣吗?很多人认为不是。当时,一群太学生做了一首诗说:“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於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杀了晁错,叛乱者依然叛乱,樊於期的头送给了秦王,燕国也没能改变灭亡的结局。然而,不管结局如何,韩侂胄毕竟发动了北伐,对屈辱进行过抗争。


帝国的脸谱


南宋初年,面对金国的猛烈南侵,宋高宗所能依赖的抗金名将主要是活跃于前线的岳飞、韩世忠、吴阶兄弟、刘琦等人。在岳飞等人去世以后,南宋也多次进行了抗金斗争。笔者热爱中国历史,主要从虞允文、张浚、韩侂胄三位南宋大臣讲述南宋的抗金战争。

绍兴年间,随着南宋政权的稳固,宋高宗逐渐解除了开国武将们的兵权,岳飞也遭到杀害。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力主和谈,而女真金国也无法灭宋,这就促成了宋金之间的第一次和议《绍兴和议》。其主要内容为:南宋割让岳飞攻陷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给金国,每年向金国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绍兴和议》签订后,两国由于政局的不断变化,又多次在中途撕毁条约。直到13世纪蒙古汗国兴起以前,宋、金两国进行过多次战争,都不能消灭对方。

完颜亮撕毁合约,虞允文前线抗敌

《绍兴和议》签订于1141年,宋金罢兵,当时在位的金国皇帝是完颜亶。1149年,金国发生了内乱,主和的金熙宗完颜亶被海陵王完颜亮弑杀。完颜亮本身就是主战派,他即位后主张对宋朝用兵。他说:吾有三志。第一、一国之政,皆由我出;第二、得天下绝色而妻之;第三、率师伐国,执其君主问罪于前。《金史》

1161年,正是南宋绍兴31年。完颜亮率军15万,分4路攻宋,尽夺宋之江北地,窥探江南的小朝廷。由于当时宋金和议已久,岳飞、韩世忠、吴氏兄弟等能战之将已基本故去。面对金国大举南侵,缺乏斗志的南宋朝廷竟然不知所措。“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危急时刻,文人出身的虞允文挺身而出,在采石矶拼凑起一万孤师抵挡金军。当时,金国后方并不稳固。趁完颜亮南征的机会,完颜雍在他的后方造反称帝。腹背受敌的完颜亮发起的多次渡江强攻都被虞允文击退。不久后,完颜亮被自己的部下杀死,金师旋即退去。



完颜亮被杀死后,金国的执政权落到了金世宗完颜雍的手上,他鉴于完颜亮的教训,认为金国还无法灭宋,于是提出南宋请求修和。



宋孝宗继承大统,张浚隆兴北伐

完颜亮兵败之后第二年,宋高宗在临安府宣布退位,诏令养子赵昚继承大统,这就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宋孝宗与宋高宗想法不同,他想恢复被金国攻占的中原。为了报复金国撕毁和约发动南侵的行为,宋孝宗毅然决定对金国用兵。当时南宋将帅乏人,宋孝宗决定选择以老臣张浚为主帅。


张浚是南宋的文臣,他与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早在南宋建国时期就活跃于前线。秦桧专政时期,主战派的大臣大多都受到迫害,张浚也不例外。

据《宋史》称,宋孝宗拒绝了金世宗完颜雍提出的修和建议。年轻气盛的宋孝宗打压主和派力量,巧妙绕过太上皇宋高宗的限制,大胆地启用老臣张浚为北伐军主帅,并授予他实际的军权。


隆兴元年,南宋名臣张浚总督的江淮8万宋军向淮北进军,攻占宿州。随着北伐的初步胜利,宋军诸路兵马相互倾扎。金世宗完颜雍趁机集结黄河以南的10万兵力,围攻宋军于符离(宿州),大破之。宋军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导致隆兴北伐以惨败而告终。事后,张浚因为此战兵败被追责,遭到了贬职,晚年郁郁而终。

隆兴北伐距离完颜亮南侵不过才1年时间,也可以看做宋、金双方各自进行了一次进攻。经过这两件事后,宋、金两国认为无法彻底消灭对方,于是签订了宋金第二次和议-《隆兴和议》。

宋宁宗朝纲紊乱,韩侂胄开禧北伐

宋孝宗去世以后,南宋的政局趋于混乱,抗金事业渐渐被搁置下来。到了宋宁宗时期,距离当年的隆兴北伐已经过去了40多年。权臣韩侂胄独断专行,党同伐异,导致朝内人心惶惶。这位韩侂胄深感执政不得人心,缺乏足够的威望。为了在朝中树立威望,他向宋宁宗请求北伐金国,想效仿东晋的桓温通过北伐立威。


当时宋、金两国已经多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南宋对于金军的真实战斗力也不得而知。有人大力怂恿韩侂胄讨伐金国,还指出金国如今已经脆弱不堪,收复中原指日可待。韩侂胄虽然懂得启用辛弃疾、陆游等人,但却过高地估计了南宋自身的军事能力。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宋军诸路骄兵。开禧元年,韩侂胄指挥宋军从多路向金边境发起进攻,均被金国击败。镇守西北的宋将吴曦投降金国,引狼入室,宋之川陕陷入一片混乱。金国方面以韩侂胄撕毁合约为理由,大举南侵,宋朝深深地陷入被动挨打,开禧北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隆兴北伐。

不过,韩侂胄主导的北伐虽然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失败,但他力主抗金、尊重岳飞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与奸贼秦桧一昧卖国求和的行为并不能同日而语。开禧北伐失败以后,主和派的史弥远等人将韩侂胄残忍杀害,并屈辱地与金国签订了《嘉定和议》,其内容大致与《绍兴和议》一致,只是每年进贡的岁币和绢要多增加5分之一。除此之外,南宋还要额外拿出300万两白银给金国,作为南宋撕毁合约的赔偿。


世界人文通史


很多啊,南宋的将军还不错,孟拱这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