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是日本的圣人。

在日本,圣德太子被认为是将大和国带入文明中的伟人。他的丰功伟绩堪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上古时期的历史往往会“层累地造成”,所以在近代以后,圣德太子不仅是日本的启蒙者,也成了诸多职业的祖师爷——比如说“忍术”。曾经有一个时期,圣德太子的头像被印在一万日元的钞票上,所以,即使是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人也会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旭东之地,有一位被后世称谓圣德太子的伟人,没有他的努力与付出,也就没有今日的日本。

最普遍的说法是圣德太子生前被称为厩户王,“圣德”是其谥号,他出生于敏达天皇三年,也就是中国的陈太建六年、北周建德三年(574 AD),为用明天皇之子。后来圣德太子被舅母推古天皇(日本初代女帝)册立为皇太子并被任命为摄政王。在辅佐国政的期间,圣德太子与大臣苏我毛人联手推行政治、文化改革,比如颁布《十七条宪法》作为施政原则、制定以能力和功绩为授予官爵标准的十二冠阶制度、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 、促成裴世清回访日本······并编撰了著名的佛典注释书《三经义疏》、修建了四天王寺和法隆寺,最终完成了佛教在日本的主流地位。推古天皇三十年,也就是唐武德五年(622AD)薨于斑鸠宫,享年四十九岁——“人间五十年”啊······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山岸凉子的古董级漫画《日出处天子》,也佩服作者的功力,竟然把一个腐女子的番,安排的波澜壮阔。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这部漫画有一个好,细节考据的十分精细。圣德太子换了几十深华服。


然而,在上个世纪初期,“圣德太子纯属虚构”的说法突然出现。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民族纯粹论的集大成者白鸟库吉和津田左右吉师徒二人。作为日本民族单一起源说的代表,白鸟、津田师徒十分反感日本文化中那些来自与中国和朝鲜的部分,因为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坚定拥护者,这师徒的“信仰”是:

日本人几万年前就来到列岛,至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就不是历史,是物语、御伽话。所以《十七条宪法》根本就不是圣德太子所做,甚至圣德太子这个人物都“有问题”。

持这种观点在当时是有着“不敬”嫌疑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拥趸。而到了战后,随着左翼在政治上的崛起,这种日版的“古史辨”就开始大行其道,就像顾颉刚的一家之言曾一度垄断了中国的学术界一样,接受和被迫接受白鸟库吉的日本学者也越来越多。

最典型的就是高野勉在昭和六十年(1985AD)抛出的《圣德太子暗杀论》,他认为圣德太子的本尊,厩户王实际上在当时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王族——如果真的有一位如此强悍的王族,那他怎么会久居人下,而不是自己登上至尊之位?所谓的种种丰功伟绩其实都是由从苏我稻目开始,经历苏我马子、苏我虾夷、苏我入鹿四代大臣完成。而这段历史的真相恐怕是:因为在乙巳之变中大臣苏我入鹿为中大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天智帝,联合藤原镰足刺杀,苏我氏宗家灭亡。依照成王败寇的“历史规律”,苏我氏四代人的功劳不但被一笔抹杀,而且还张冠李戴的转到了厩户王头上,不仅将这位平庸的王族塑造为天纵之才的圣德太子,还通过这位“圣人”的传说来证明天皇家对历史的卓越贡献和神圣性。

另外还有“苏我王权”这一历史假说的支持者,历史学家石渡信一郎的观点,那就是《圣德太子并不存在——解开古代日本史之谜》中的质疑: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的事件于史无据。

这个质疑的支撑来自于《隋书》。因为圣德太子最伟大的一项功绩便是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并在不久之后迎来了隋朝使臣裴世清,这些记载部分见于《隋书》。但在《隋书》却中没有出现推古天皇和厩户王,而是一位被称为“多利思比孤”倭国国王。根据中国《隋书·倭国传》记载:

“大业三年(607AD),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这位名叫多利思比孤(たりしひこ)的“日出处天子”肯定不是一位女性,因为他的名字里有“比孤”(ひこ,“彦”)这一男子美称,因此这位倭王肯定是个汉子,后来隋朝的使臣裴世清也见到了倭王多利思比孤及其家族,包括妻儿。既然当时的倭国有能够亲政的男性君王,那又何必请一位王子出来以皇太子的身份摄政?这根本就是不符合常识的事情。所以,只能说事实上推古女帝的时代并不与隋炀帝的大业三年重合,或者就是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推古君臣。

第一种质疑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因为《日本书纪》中的纪年确实有些粗糙。比如关于继体天皇驾崩的年份,《日本书纪》的记载就比《古事记》要迟四年。比如,据《日本书纪》记载,被后世尊为八幡大菩萨的应神帝在位期间,在韩半岛的任那有一位名叫木满致的僭主:

“(应神帝)二十五年,大倭木满致称承朝旨,专于任那。帝闻,征还之。

日本古代史的权威门胁祯二教授认为此君与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中百济文周王的大臣木劦满致当是同一个人。但是“大倭木滿致”活动的时间要比作为百济国大臣的木劦满致要早了一百八十年,整整早了三个甲子。这是因为在《日本书纪》中为了将初代神武天皇的时代设定于洪荒太古,所以便将很多历史人物、事件存在的实际年份提前了若干甲子。故而推古帝的时代其实很可能根本不在隋大业三年,而是在倭王多利思比孤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裴世清回访倭国之后。要是这样解释,那么无论是圣德太子还是推古女帝,都不是当时和隋炀帝打交道的那位“日初处天子”。

在种种质疑“圣德太子”的声音中最“集大成者”是平成十一年(1999AD)由吉川弘文馆出版的历史学家、中部大学教授大山诚一的《“圣德太子”的诞生》。大山诚一在该书声称:

“《日本书纪》中关于圣德太子的记述,常出现于暧昧不明或与事实不符的片段,这使我不得不质疑圣德太子全为虚构。”

虽然大山诚一说得很决绝,但是他还是承认在飞鸟时代的斑鸠宫中可能真的有过一位强悍的王族——厩户王。这位权势显赫的王族不仅制定了冠位十二阶的用人制度,而且还向大陆派遣了遣隋使。但所谓的厩户王以皇太子身份摄政,并成为日本的“时之圣者”,则是出自于后人的美化。特别是记载圣德太子事迹的最初史料仅有《日本书纪》这一部疑云密布的史书。这部史书之所以会编撰出圣德太子的主要动机就是希望为大和朝廷塑造一位周公和释迦摩尼,以此彰显当时朝廷的权威和正统。但是这部史书作为在持统女帝及权臣藤原不比等授意下编撰出来的宣传材料,此时距离厩户王的时代则至少已经过去了两代人。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平成十三年NHK大河剧特别篇《圣德太子》,这是童年的圣德太子。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推古女帝和苏我稻目——谁是倭王多利思比孤?


日本周公——圣德太子

这就是小野妹子——旁边穿红袍的大叔是渡来人豪商秦河胜。


除《日本书纪》之外,关于圣德太子的早期记载还有《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天寿国绣帐》、《伊予温泉碑文》、法起寺的《塔露盘铭文》、法隆寺的《药师如来坐像光背铭》等等。《上宫圣德法王帝说》是一部关于圣德太子的传记;《天寿国绣帐》据说是出自圣德太子的遗孀之手······不过以大山诚一为代表的“疑古派”从帝号、和风谥号等角度出发,认为无论是《上宫圣德法王帝说》还是《天寿国绣帐》都不是推古朝的产物。而是与《日本书纪》同时代的作品。至于《伊予温泉碑文》、《塔露盘铭文》则并没有留存下来,因此是否真的存在过还是个问题;而据说制作于推古女帝十五年的《药师如来坐像光背铭》则称用明帝为“池边大宫治天下天皇”。然而,日本最初以“天皇”称呼大和朝廷的国君是在天武帝时代,也就是六十多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大和朝廷的国君都被称为“大王”。因此《药师如来坐像光背铭》基本可以肯定是天武帝登基之后的产物。也就是说这些和圣德太子有关的史料也都是以《日本书纪》为蓝本创作的。

当然和所有对既定历史的质疑和反驳一样,无论是白鸟库吉、津田左右吉、石渡信一郎还是大山诚一,他们的某些观点确实有着一定的说服力,但也有着比传统史观更多的漏洞。

比如在反驳厩户王为何不登上大王之威时,有的学者就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去解释——厩户王之所以自己不当大王而甘居摄政之位,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分走苏我氏的势力,以达到集中王权。这种做法日后也有,平安朝后期天皇家就以“院政”的方式逐渐的化解了摄关藤家的权力。反正按照规矩将来的大王之位不是自己的就是自己儿子的。也就是厩户王没有入主飞鸟板盖宫与其说是学周公不如说是在学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