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南子的继女伯姬是一个古怪的女人

前边说了南子,接下来说当时卫国的另外一个女人。因为卫国之乱虽然源于南子。但实际变成一个乱局的主要策划者和行为人却应该是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伯姬。从人物关系上,她是南子的继女、也就是卫灵公女儿、公子蒯聩的姐姐。她嫁给了当时卫国的一个大名人孔圉文子,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孔文子——跟老师读《论语》,小学生都知道“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亦谓之文也。” 里边的孔文子就是这个。孔文子当时是卫国最有名也是最有实力的大夫,也是卫出公、也就是蒯聩太子的儿子的得力支持者。伯姬的儿子就是孔悝,也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路宁愿舍了自己的命也要去救去保护的那个人——当时孔文子已经去世,孔悝继承了家业和朝廷的位置(他当时在卫国的位置相当于后世的辅政大臣或者首辅大臣-阿岔),孔子把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路留在他身边做家臣。

阿岔说这个女人古怪是因为按一般的理解,她应该是一个很幸福和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人——丈夫儿子有地位,侄子又是国君。这样的环境,还有什么遗憾?但这个女人不行。即使在丈夫死后给自己找了情人还不行。她还要玩更刺激的。她要玩什么?说起来可能现代人都想不通,她想帮着逃亡在外的哥哥蒯聩从自己的侄儿、也是蒯聩的儿子卫出公的手里夺权,搞政变。而要干成这个离奇的事儿,还要把自己的儿子孔悝搭进去。因为她儿子是首辅大臣,是卫出公的最得力的支持者。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一个想法,她居然把这种离奇的事儿做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从卫灵公死后卫国的情况看,伯姬应该是反对继母南子,反对侄子辄、也就是卫灵公死后实际继位的卫出公做国君,支持自己的弟弟蒯聩做国君的。但看样子她的丈夫儿子都跟她的想法相反,所以在她的丈夫还活着的时候,这个事儿大概只能是她的一个想法。但在其丈夫死后,她就忍不住要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那是公元前481年的事儿,当时伯姬的侄儿卫出公已经继位十二年,卫国的政局整体上已经稳定——除了国君的父亲蒯聩还想要回来夺权,是一个隐患之外。卫国自上而下可能都已经习惯了安定的生活。但这个时候伯姬勾结上了她的哥哥蒯聩。当然也不是亲自出面,而是委托她的情夫浑良夫——

这里还得补充说一下浑良夫。浑良夫原本是孔文子的车夫、也就是现在说的专职司机。在孔文子死后,自然就做了伯姬的司机,这一做就又做成了情人——按《史记》记载的情形,大约是伯姬勾引的车夫。成了伯姬情人之后,浑良夫自然就成了伯姬最信任的人。于是,伯姬就委托自己的情人跟蒯聩接头。他们的计划是秘密接蒯聩回国,然后就在她的家里挟持自己的儿子孔悝召集朝廷大臣,支持蒯聩登上国君之位。

计划很周密,进行的也很顺利。蒯聩在浑良夫的带领下伪装成女人先是混进孔府,住在外围。等到晚上,这两个(蒯聩和浑良夫)再穿上女人的衣服,头蒙围巾,由一个太监驾着车子,对守卫门的家臣谎称是亲戚家的侍妾,混进孔府。而最惊世骇俗的一幕是——

伯姬先让蒯聩等五个人身穿甲胄带上武器,她自己自然也是全副武装——手持戈——来到自己儿子孔悝的住所,把儿子逼到墙角,强迫他订立同盟;接着挟持儿子登上台子,和她的哥哥蒯聩以及其余同党四人逼着儿子召集群臣。准备完成这次计划周密的政变。

她的计划最终获得了成功。蒯聩复辟成功,成了卫庄公。儿子出公被人护送逃亡。不过,蒯聩这个国君只干了三年,就又逃了——当然那是后话。

只是可惜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因为要做君子,要救其主人孔悝,只身赴难,枉死于孔府之中。

为了帮哥哥,不惜劫持自己的儿子,赶走自己的侄儿。这样的女人,你说古怪不古怪?(2019/3/17阿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