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刘宗敏的下场如何呢,你怎么看?

宋安之


刘宗敏(1607~1645年)是闯王李自成手下的第一武将,闯王称帝后封他为汝侯。

刘宗敏出身于贫苦家庭,陕西蓝田人,父母早亡,七八岁被舅父收养。十二三岁时拜河南陕州铁匠“煅千锤”为师,学习打造兵器等技艺。据说他用的兵器——朴刀,就是自己锻造的,锋利无比,吹毛立断。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蓝田,队伍急剧扩大,急需打造一批兵器,刘宗敏随即被征用。

刘宗敏在闯王大营里这段时间。看到义军杀富济贫,纪律严明,于是就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这一年他27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宗敏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和器重。



崇祯十一年(1638年),经过4年战火的洗礼,刘宗敏从一个普通一兵,逐渐成长为了一方将领。

就在这一年,起义军遭受了明朝将领孙传庭的沉重打击。李自成和妻女失散,队伍被打的溃不成军,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等18骑冲出重围,一干人等在商洛山隐藏了下来。

在最困难的时候,刘宗敏没有背弃李自成,而是全力支持他东山再起,要知道,刘宗敏凭借一手的铁匠活,过个安稳日子绰绰有余。刘宗敏为了发展壮大队伍,四处寻找失散的士兵,打造兵器,刘宗敏亲力亲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刚刚恢复元气的农民起义军又遭到了明朝将领杨嗣昌的沉重打击。李自成和刘宗敏被明军团团包围,一时之间,义军人心涣散,纷纷传言刘宗敏要投降明军。



原来有人说刘宗敏的继妻和杨嗣昌是远亲,杨嗣昌通过他老婆要劝说刘宗敏投降。

面对传言,刘宗敏毅然杀妻明志。表示要和闯王李自成共生死、同仇敌忾。他们焚烧辎重,轻骑突围,最终带领农民起义军冲出了重围。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革命政权,自称新顺王,加封刘宗敏为“权将军”。

同年10月,义军攻占西安。第二年正月,即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刘宗敏被封侯爵。同年3月18日,李自成和刘宗敏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京后,封刘宗敏为汝侯。义军没有政治纲领,所做的事情任性而为。比如刘宗敏作为军事第一把手,不是积极带兵消灭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吴三桂,而是主持对明朝官员进行拷打索饷。



刘宗敏命人特制了5000副夹棍,他用他的铁匠专业知识,专门打造了夹棍上的棱牙,这是刘宗敏的一大创举。凡是交银子少的都被夹的血淋淋,甚至在宫门前埋了两根大柱子,准备对一些官员凌迟扒皮。明朝官员被逼的走投无路。这次共索饷银七千万两。

残酷索饷符合刘宗敏嫉恶如仇的性格,刘宗敏从小受尽了明朝统治者的剥削。对这些明朝官员恨之入骨,手法残酷点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史书记载就有点不靠谱了:刘宗敏在索饷过程中,抄了吴三桂的王府后,把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打得死去活来,索饷上万两。最后还强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说刘宗敏强占了陈圆圆没有历史记载,只是野史传说。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刘宗敏强占了陈圆圆,那么,后来陈圆圆怎么又和吴三桂相见了?这不符合常理,刘宗敏既然强占了陈圆圆,那么陈圆圆就不可能再逃出来。

按照索饷的残酷程度来看,刘宗敏宁可杀死陈圆圆也不可能让她逃跑。再就是刘宗敏能在关健时刻杀妻追随李自成,怎么刚进北京,他的思想变化这么大呢?

接下来刘宗敏说的一句话也不符合其性格,这句话是这样的:

李自成在进剿吴三桂之前召开军事会议,打算派大将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刘宗敏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



我认为这是清朝篡改的历史。结合之前刘宗敏的表现,他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清朝无非就是黑李自成和刘宗敏都是贼。刘宗敏再没头脑,也不会说自己是贼吧!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和刘宗敏大败而归,没过几天就弃京城逃往了陕西。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撤退到通县九宫山途中被俘,随后被清朝杀害,卒年38岁。


秉烛读春秋


刘宗敏生于1607年,死于1645年,享年38岁。陕西蓝田人,1634年,27岁的时候,放弃了干了十多年的铁匠工作,加入李自成的军队。

刘宗敏追随李自成南征北战,不离不弃,作战勇敢,心思缜密。与李牟、俞彬、白广恩、李双喜、顾君恩、高杰等拥护李自成自成一军。那怕最后李自成只有十八骑,刘宗敏都跟随左右。

正所谓:“十一年春,官军败贼梓潼,自成奔白水,食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崇祯14年,河南大饥荒,李自成,张献忠再起起义,很快就有十多万灾民加入起义军。

一直到:“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

刘宗敏也被封侯,成为权将军。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封刘宗敏为汝侯,节制文官,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杀死明朝官员妻女300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宗敏抢到了吴三桂所宠爱的陈圆圆。

可以说,刘宗敏勇猛,也比那些纯粹的大老粗多一些计谋,但他的谋过于短小,且心性又过于贪暴,进京后,他更是仗着与李自成是铁哥们率先腐化,无恶不做。

1644年4月,山海关大战,清军多铎和阿济格率领八旗军发动冲锋,万箭齐射。刘宗敏当场中箭负伤。随后,刘宗敏跟随李自成从河北,山西,陕西一路逃进湖北。在湖北九宫山,李自成被当地民团所杀。

到1645年4月23日,在湖北,刘宗敏部队遭到清军阿济格追击,再次中箭负伤,这次清军没有放跑刘宗敏。而是将其生擒,随后以弓弦勒死。


深度军事


李自成手下的第一猛将刘宗敏强抢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满清,引清军入关,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从此中原就落入满人之手,陈圆圆也成为了“红颜祸水”,为吴三桂的鲁莽行为背锅,那么这个抢了陈圆圆的刘宗敏的最后下场如何呢?


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随母亲四处乞讨,后来母亲也冻死了,他就来到一个铁匠铺以打铁为生,练就一副好身板。

李自成的起义军来到蓝田,刘宗敏也就加入了起义军,跟着李自成一起造反,因为有勇有谋、屡建奇功,颇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成为农民军中的二号人物。


1644年3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城,这支曾经秋毫不犯的农民军,一进北京城面对着无尽的财富和漂亮的女人就迅速堕落变质,与土匪无异,而加速这支队伍变质的始作俑者就是李自成,他首先想着的不是安抚百姓,而是紫禁城里的那个宝座,他急着住进皇宫,过一把皇帝瘾。

为了筹措犒赏大军的军饷,李自成下令拷掠在京的明朝官员,让他们献出金银并四处抄家,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宗敏,刘宗敏也开始显现他刚烈凶残的本性。

刘宗敏特别赶制了大量的夹棍来逼迫明朝官员交钱,这些可恶的前明朝官员在崇祯皇帝急需用钱的时候,像个守财奴一样捂紧钱袋,只进不出,致使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现在都落到了强人刘宗敏的手上,都乖乖的交出家中所有的钱财,稍有不从者就会被夹棍夹断手脚,上百名官员因此送命。

李自成的手下士卒也都纷纷借机抢掠,兵丁们抢劫民财、强抢民女,杀人无虚日,每天死伤者众多,这些士兵们个个大发横财,根本无心参战,只想早日回到关中买地娶妻生子,城中富户、商铺十室九空,因此这种种作为致使民心尽失,李自成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刘宗敏也是个色鬼,早就听闻吴三桂收留“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为妾,而陈圆圆本人就在北京城内的吴府,于是带入查抄了吴府,抢走了陈圆圆,还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投入打捞。

四月五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结果在一片石战役中被清兵打败,刘宗敏中箭负伤,之后随李自成撤离北京,并一路败退山西、陕西。

李自成兵败如山倒,一路上入惊弓之鸟往南溃逃,曾一度占领武昌府,,清军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率大军随后包围武昌府,1645年4月23日清晨,刘宗敏率部在武昌府突围时中箭负伤被清军俘获,因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时年38岁。


说吴三桂为了一个女人而倒戈投降满清那是误解,这个时候,吴三桂还没有打算投靠满清,他一直还在犹豫,李自成和多尔衮都在争取他,他也不知道投降哪边对他有利,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之后发生的“一片石战役”。

李自成亲率大军出征山海关,从战略部署上讲,李自成“南临海、西就野、北据山”形势上比较有利。

为切断吴三桂与关外的通道,阻止其投降满清,并对山海关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李自成派遣降将唐通(原居庸关守将)率领万余精兵绕到山海关背部的一片石。

与此同时,吴三桂向多尔衮请求清军的先头部队也急行军到达山海关背部,吴三桂只是请满清出兵助战,没有要投降的意思,而多尔衮当然并不打算只是出兵帮助大明和吴三桂剿灭李自成而已,他要的是趁机入主中原,所以希望吴三桂投降,不过多尔衮也知道不把刀架到脖子上吴三桂是不会投降的,于是一开始没有逼他,而是答应了出兵,等到一片石大战的时候,满清大军驻扎山海关之后,任凭吴三桂如何哀求,多尔衮就是不出兵,面对两面夹击,吴三桂撑不住了,他骑虎难下,终于决定降清,多尔衮才下令清兵出击,与唐通的部队展开激战。


一片石战役是关外清军与李自成部队展开的第一场战役,一战就败,从一个侧面看出李自成的军队不堪一击,本来占领一片石是一步好棋,结果在兵力部署上严重轻敌,至少没有考虑到满清这个因素,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还有原因就是崇祯的多疑和袁崇焕的前车之鉴,吴三桂屡立战功才封个平西侯,还不时的受到明朝官员的弹劾,在与多尔衮的几次书信往来中,满清这边一开口就是裂土封王,这对于任何一个将领来说都是很动心的许诺,吴三桂的最大愿望是以黄河南北分治,裂土自立,结果清军一入关那就由不得他了。

吴三桂降清也绝不是为了陈圆圆,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后人在戏剧中一厢情愿的说辞,把无辜的陈圆圆说成了吴三桂复仇的响亮旗号,成了民族矛盾的红颜祸水。



遗产君


“我要用刘宗敏的人头,来祭奠亡父在天之灵。”1645年,大顺军九江作战失利,清军活捉刘宗敏,吴三桂向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提出请求。

吴三桂恨透刘宗敏,爱妾陈圆圆被抢、吴家38口灭门、关宁铁骑的损失,最初的导火索就出在他身上。

“国法规定,不得任意行刑。”阿济格断然拒绝,你吴三桂杀刘宗敏合情合理,但就不能给你杀,因为你必须要懂得谁才是主子。

主子才有权力,奴才们只有听命的份。后来,阿济格将刘宗敏、李自成的2个叔父斩杀于军前。

刘宗敏是李自成麾下头号大将,本是陕西蓝田的铁匠,1634年追随农民军作战,凭战功获得李自成信任。

1638年(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南原设置伏军,一举击溃李自成大军。刘宗敏眼疾手快,拽着李自成就跑路,一行18匹马逃至商洛山,李自成在此招兵买马得以东山再起。

可惜,李自成1640年再次遇险鱼腹山,紧急关头刘宗敏再立新功,他拔剑杀死2名随军妻妾,发誓宁死追随李自成,稳住涣散的军心。最终,李自成带任突围而出,进入河南地界,向饥民招募军士,队伍迅速恢复。

1643年,李自成称王,封刘宗敏为权将军。1644年攻入北京后,李自成封刘宗敏为汝侯,位极人臣。进入北京城的刘宗敏,开始犯错……

刘宗敏是难得猛将,但却迷恋财色,手下官兵为乱京师,劫掠民财、奸淫妇女不绝于耳。

就他个人而言,为从明朝官吏身上刮出金银,光被他打死的人就多达1600人,获得7000万白银。听说陈圆圆有绝世美颜,就冲入襄城伯府抢人,吴三桂听闻后自尊心大伤,起兵“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山海关打败后,匆匆退出北京城,刘宗敏忠心跟随。刘宗敏的最终一役发生在江西九江,1645年清军攻克大顺军的老营,李自成主力彻底击溃,大批将领或死、活俘、或降。李自成带着溃军向西南方转移,而刘宗敏和1个妻子2个儿媳被清军活捉。刘宗敏的最终下场是被清兵斩首余军前,相关情节文头已说明!


子屠龙


刘宗敏,生于1607年,是陕西省米脂县人。家庭非常贫穷。

因为实在交不起苛捐杂税,遭到官府逼迫,刘宗敏父亲上吊自杀。

母亲带着刘宗敏到处乞讨为生。由于饥寒交迫,母亲也离开人世,留下孤苦的刘宗敏。苦难的经历,使得刘宗敏非常痛恨官府和豪强。

12岁时,开始拜师学习锻铁技术。几年之后,勤奋、刻苦、好学的刘宗敏成为远近闻名的铁匠。

参加起义、抢掠美女陈圆圆

1634年,刘宗敏投奔李自成农民军。他作战英勇、多次建立巨大的战功。李自成对他十分信任,并且委以重任。

刘宗敏协助李自成不断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明王朝。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农民军打进北京。明朝崇祯皇帝逃到煤山上吊身亡。

推翻了明朝统治,李自成在北京封侯建制。刘宗敏被封为汝侯,其职责是指挥管辖所有的文官,同时主持对明朝豪强与官吏进行拷打、刑讯,逼迫他们交出钱粮。

刘宗敏的严刑拷打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总共收获白银7000万两。

农民军在北京施行严刑酷法,使得官吏与豪强死伤很多,几乎没有遇到反抗。所以,农民军无所顾忌、无拘无束、肆意抄没明朝官吏的财产与家人。

农民军首领们带着士兵挨家挨户搜查官吏的府院,搜到钱粮全部没收;找到女人,则根据女人的姿色随意处置。

刘宗敏来到吴襄的府邸中,命令士兵把其家中所有人员全部带到院子中集合,陈圆圆就在这些人中间。

陈圆圆额头秀美、面颊丰润、明亮艳丽、超然脱俗,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

刘宗敏,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哪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

陈圆圆一出现,不仅仅吸引了刘宗敏的目光,简直就是把刘宗敏的魂魄勾走了。

刘宗敏命令把吴襄家中所有钱粮没收充公,还要把所有成年女人带走。

有人悄悄告诉刘宗敏,这家主人是吴襄,他的儿子是吴三桂,这些人都是吴三桂的亲属。陈圆圆是吴三桂的最爱的小妾。

刘宗敏迟疑了一下,没有没收钱粮,也没有带走所有女人,但是,终于没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与喜爱,还是把陈圆圆拉着带走了。

刘宗敏直接把陈圆圆带到自己的侯府,强行占为己有。

爱妾被抢、吴三桂怒投清军

在李自成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时,吴三桂尊奉皇帝诏书赶回关内支援北京。当吴三桂到达山海关时,北京城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

继续向北京进发、与李自成农民军作战,皇帝已经不在了,为谁而战?留在山海关,抵抗清军的进攻,又是在保卫谁?

吴三桂犹犹豫豫,反复思考着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就在吴三桂举棋不定的时候,北京传来李自成的书信。

李自成及其部下主要将领进占北京之后,贪图享受收入自己囊中的人和物,进取之心逐渐消退。李自成、刘宗敏都不想继续征战,能不战的就不战。

考虑到吴三桂还有比较大的实力,李自成决定控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及家人,亲自写信给吴三桂,对他进行招降。

自己父亲以及家人都在李自成控制之中,当接到李自成的劝降信时,吴三桂为了保全家人,同意向李自成投降,并率领军队向北京出发。

走到滦州时,吴三桂被一件事情激怒了。他听说自己最爱的小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走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吴三桂非常愤怒,决心报仇雪恨。他率领军队立即回到山海关,对李自成派来的守将发动突然袭击。李自成的军队被打得大败,吴三桂重新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投降之后,很快又反悔了,并且打死了李自成的将领和大批士兵。

听到这个消息,李自成大发雷霆,他命令刘宗敏率领大军去进攻山海关,讨伐吴三桂。

刘宗敏刚刚得到陈圆圆时间不长,正处在甜蜜的享受中,不想带兵打仗。面对李自成的命令,刘宗敏心中怨怒,他当众顶撞李自成:“我们都是造反的,凭什么你留在京城享乐,而派我到前线去打仗卖命?!”显然,刘宗敏不愿意离开北京。

李自成没有办法,只好安排一小部分将士留守北京,自己带领十几万大军,亲自去征讨吴三桂。刘宗敏也不得不跟随李自成、一起带兵打仗。

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军队快速穿过一片石(地名),抢占了关外的有利地势。吴三桂十分害怕,向清军投降,并请求多尔衮派兵支援。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第二封求救信时,带领军队快速行军一天一夜,到达离山海关只有15里的地方。

刘宗敏不知道清军要干什么。他命令自己的部队仍然按照原计划向吴三桂进攻。

吴三桂知道增援自己的清军已经不远了,底气大增,带领军队顽强抵抗刘宗敏的进攻。

就在双方攻与防激烈较量的时候,狂风大作,刮起的风沙铺天盖地、遮天蔽日。

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刘宗敏的军队不顾一切向吴三桂军队合围,双方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从早上一直激战到午后,双方都有巨大伤亡,活着的将士们也都是疲惫不堪、精疲力尽。

多尔衮看清形势,命令2万精锐骑兵,向刘宗敏军队冲杀。清军万马奔腾、手持战刀,见到农民军挥刀就砍。

刘宗敏农民军本来已经力倦神疲、连自己的身体都支撑不住,又被骤然到来的清军一顿乱砍,顿时阵脚全乱、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

激烈战斗进行到下午3点多钟,李自成农民军大败溃散,死亡几万人。大将刘宗敏被吴三桂的士兵射中一箭,负伤逃跑。

吴三桂军队与多尔衮军队联合夹击之下,李自成、刘宗敏的农民军遭受重创,没有力量继续战斗,只得向北京逃跑。

吴三桂与清军穷追不舍。

辗转作战、刘宗敏被俘遇害

到达北京之后,李自成、刘宗敏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吴三桂与清军追上。

李自成、刘宗敏带领军队慌慌忙忙从北京逃离,所有抢掠来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全部抛掉,就连那些抢来占为己有的妇女也不能带走,随便丢到道路上、任其自由活动。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吴三桂进入北京城之后,竟然在兵荒马乱中找到了陈圆圆,并带上她继续征战。

李自成、刘宗敏军队撤离北京之后,到处流动作战。经过河南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发生变故。

军师牛金星向李自成汇报,李岩造反。李自成十分生气,杀死李岩。起义军力量进一步削弱。

牛金星的阴险狠毒,引起刘宗敏非常愤怒。刘宗敏大骂牛金星:“你没有上战场射过敌人一箭,却害死了我们的大将。我早晚要把你杀死!”农民军内部争斗不断、分崩离析。

清军继续追杀农民军;农民军接连失利、节节败退。

1645年5月,在湖北九宫山,李自成被当地地主武装杀死。

面对李自成死亡。刘宗敏等起义军将领们异常愤怒、同时也十分悲伤。他们疯狂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也毫不留情、大肆杀戮。

清军与当地武装联合起来,绞杀刘宗敏率领的农民军。

由于力量悬殊过大,1645年9月,刘宗敏率领起义军撤离九宫山。撤离过程中,遭到敌人埋伏。

刘宗敏在作战中被敌人俘虏,惨遭杀害。刘宗敏死的时候只有38岁。

因为一个美女,丧失王侯与江山。刘宗敏值得吗?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铁匠刘宗敏自崇祯七年在陕西蓝田加入李自成队伍,很快成长为李闯帐下的肱骨大将。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李自成在潼关兵败洪承畴,藏身于商洛山中。危难之际,幸得刘宗敏扶助,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1640)八月,李自成再被杨嗣昌围困鱼腹山,许多部将投降。山穷水尽之际,李自成被逼得几乎要自杀。刘宗敏为表明自己与李闯同舟共济的决心,竟不惜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妻子。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在刘宗敏的帮助下,攻克洛阳,将福王朱常洵斩杀。崇祯十六年(1643)春,李自成在襄阳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刘宗敏以其功高被封“权将军”。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刘宗敏被封为汝侯,节制文官,负责对明朝官史追赃派饷。为此,刘宗敏命人打造五千副夹棍。如有不从,夹棍伺候,手足不保。

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当时任御营提督,这是崇祯帝当时为恩宠吴三桂而起用其老爹,实际上也有将吴三桂家眷留在京师为质的意思。刘宗敏也将吴襄刑拷追赃,并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据为己有。吴襄致信吴三桂劝其投降,吴三桂为家人计,决定投降。行军至永平西沙河驿,听闻老爹吴襄被拷追赃,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掳掠,愤而回师山海关,将李自成的两个招降使一个斩杀,放另一个回京报信于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中途变卦,大为震惊。忙不迭得将吴襄释放,多加安抚,可是为时已晚,吴三桂不再回头。李自成招降不成,决定出师山海关,派刘宗敏、李过出征。但此时刘宗敏在京城花天酒地,斗志全无,不愿领征,竟然当面顶撞李自成“凭啥你在京师享乐,我们打仗受苦?”李自成只好亲征山海关。

在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片石之战中,在李自成军大战吴军受损之际,多尔衮命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兵乘虚而入,直扑农民军。李自成军大败,刘宗敏也身负箭伤。

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被迫离京撤往西安。面对清军的穷追猛打,西安也难保。李自成接受军师宋献策的建议挥师南下,意欲攻取南明之地,拿下南京,而阿济格、吴三桂一路对李自成穷追不舍。

因“真假太子”案,宁南候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又值马士英擅自裁撤左良玉军饷。左良玉领兵撤离驻地武昌开赴南京讨伐马士英,李自成军乘虚占领武昌。五十余日后,武昌被尾追而来的阿济格、吴三桂团团包围。刘宗敏率部大战清军,终不支,士兵或逃或降,李自成弃城东去。

1645年四月,清军兵分两路在兴国州一带的富池口与李自成展开激战,李自成再次大败,逃往九江。在九江一带,李自成军被彻底击溃。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等重要将领被俘。宋献策后降清,而丞相牛金星父子也逃跑降清。刘宗敏是吴三桂的仇敌,吴三桂要求阿济格将刘宗敏交与他,将刘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被阿济格以“不得任意行刑”为由拒绝。随即,刘宗敏依律被斩杀于军前。


岁月是一条河流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朝诗人吴伟业用14个字概括了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抢走陈圆圆后,吴三桂痛失爱妾的怒不可遏。

原本打算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一夜之间改变誓死抗清的态度,打开山海关大门,让清满蒙铁骑踏入中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的进程。那么改写这一历史的始作俑者刘宗敏最后下场如何了呢?

明朝末年,大旱不断,蝗灾泛滥,瘟疫横生,百姓民不聊生,到处白骨满地。生逢乱世灾年的出身铁匠的刘宗敏生活所迫,与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同举义旗。

他俩本是陕西老乡,十多年苦心经营,一路杀到紫禁城,推翻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崇祯帝万般无奈选择自缢煤山的歪脖树上,结束了277年的大明王朝,建立大顺政权。

共患难容易,共富贵困难。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变质成一伙强盗,以刘宗敏为首,以追缴银钱充实国库为名,掠夺他人财物妻女,完全背离起义的初心。

最为致命的是刘宗敏在当时镇守三海关的吴三桂府上实施打砸抢,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吴之妻妾、儿女,连同吴三桂的心尖爱妾陈圆圆等将近四十人全部抓捕,当刘宗敏一睹陈圆圆的芳容,觉得真是秀色可餐,便再也移不开眼睛,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陈圆圆掳走,私自留在自己府中逼其成为夫人。

正在三海关驻守的吴三桂听到爱妾被掳,怒火中烧,立即改变立场,投降清军,并引多尔衮八旗劲旅入关,直攻李自成、刘宗敏的大顺农民起义军。

吴三桂在前面冲锋,清八旗军在后面压阵,一路吹枯拉朽,七天后,李自成和刘宗敏盘踞的北京城失守,两人带领溃退的农民军仓皇出逃,刘宗敏连掳掠而来新婚燕尔的陈圆圆都来不及带走。刘宗敏从北京城突围出来,退居西安。

吴三桂带清兵一路穷追不舍,刘宗敏和李过护送李自成过江,然后流下来断后。

一场血腥厮杀就此在通县九宫山拉开,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吴三桂恨不得抽刘宗敏的筋,扒刘宗敏的皮,下令三万关宁铁骑及清兵一齐包围刘宗敏的农民军,一时间杀声震天,铁骑齐动,刀光剑影,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刘宗敏手提大刀,东奔西突,手起刀落,杀敌无数,但也疲惫不堪,已全无章法。

刘宗敏见大势不妙,此时人困马乏,吴三桂还在增兵,刘宗敏感到此地不能久留,便领着剩下的士兵突围,终于来到江边。

刘宗敏在焦急地催促士兵上船过江,忽听得后面铁蹄铮铮,他立刻拨转马头,准备迎战。

此时吴三桂又领来两万兵士,骑兵在前,弓弩手在后,向农民军冲杀过来。

刘宗敏奋力厮杀,一刀劈过去,倒下一个兵,一刀插过来,砍伤一个兵,一刀比一刀无力,而清兵却越围越多,慢慢他已无招架之力。

刘宗敏的坐骑因劳累过度前足失蹄倒下,一群清兵见势围过去,刘宗敏提刀欲砍,突然嗖嗖嗖几支箭射来,正中他的手臂,大叫一声,大刀应声落地,刘宗敏被几十个清兵用刀戈架住,终于五花大绑押至吴三桂身边。

吴三桂见到已杀得满脸是血,像个血刺猬的刘宗敏,眼里还直冒怒火:“刘宗敏,你也有今天,我让你凌迟活剐三千刀。刮骨挖心,喂野狼。”

“成王败寇,要杀要剐随你便!”刘宗敏大义凛然。

“你就是权将军能征善战的刘宗敏,可愿意为大清建功立业!”多尔衮部将阿济格问道。

“可恶的鞑靼贼人,刘宗敏决不辱没祖宗!”刘宗敏怒目而视。

“好,好,死到临头还如此嚣张,我成全你!”阿济格道,“吴将军,他怎么个死法。”

“就地处决!凌迟活剐!”吴三桂恨之入骨,斩钉截铁地说。

“吴将军,满清没有这种刑法,我看还是处以绞刑,用弓箭勒死他,尸体由你处理,可好?”阿济格道。

“那就按清法办!”吴三桂回过头来对刘宗敏说,“便宜你这个农夫了!”

“要杀便杀,少废话,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刘宗敏毫无惧色。

于是一群吴军找到木架子,支起一根牛皮绳,清兵把刘宗敏拖至木架上,把他的脖子往绳子里一套,然后把木架一撤,刘宗敏的身体便悬在了木架下……

刘宗敏38岁的人生就此悲惨落幕,没人送葬,没人哭泣,在武昌城外又多了一座孤坟,也成了野鬼。

一代枭雄刘宗敏人生就这样悲壮落幕,吴三桂报了掳妾之仇,又在京城找到花容失色的陈圆圆,带到云南,做起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妃。

刘宗敏进京开始便忘了“均田免赋,为民谋福”的宗旨,一心享乐,以夺人财产,掠人妻女为乐,最后掳走吴三桂爱妾,惹来杀身之祸,还导致汉人政权被满清代替,引发民族矛盾,虽然他个人不做投降派,显示了一定的骨气,但他的罪孽深重,从追缴银钱,掠人妻女开始,已自绝于人民,他被绞杀的悲惨下场实属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抢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的刘宗敏的最后下场如草芥一般被弓弦勒死,这是他自作孽不可活,为了美色,忘了大义,忘了肩上的责任,忘了兴兵的初心,最终惨死于弓弦之下,还被后世之人谩骂是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刘宗敏充其量不过一介武夫,骁勇善战但全无大局观念和长远政治眼光,只顾个人私欲和眼前利益,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便骄奢淫逸,目无法纪,毫无原则,不仅为他人做了开路先锋,最终难逃被人绞杀的可悲下场,而且成了清朝入主中原的借口,他自己更是身败名裂,为世人所唾骂!

我们今天借古喻今,回顾刘宗敏人生的最后细节,从他悲惨的下场中得到一些启示:人不能像刘宗敏那样有点小成绩便沾沾自喜,意得志满,尽失初衰,只求享乐,骄奢淫逸,结果功败垂成,死于非命,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民国之前,对于农民起义,多数观点认为破坏大于建设。所谓的农民起义军头领,基本上也就是山贼流匪。稍后有所改观,却又将所有的山贼流匪全部变成了正人君子。

刘宗敏说:你们这样做,我很喜欢。

刘宗敏是什么出身?贫下中农,老爸交不上租税上吊自杀了,老妈冻死街头,是老舅收养了他。而后送他拜铁匠为师傅,学了锻铁的手艺。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农民军杀了过来,刘宗敏这就从铁匠摇身一变,成了李自成的部下。

李自成是匪,刘宗敏自然也成了匪。李自成杀人放火吗?看来是有的。所以刘宗敏跟着他,自然也杀人放火。而既然杀人放火可以做,欺男霸女可以不可以,当然也不在话下。

但在这个时候,李自成还在弱势阶段。崇祯十一年,朝廷派洪承畴、孙传庭等领兵镇压农民军。曹变蛟大败李自成于潼关,当时李自成手底下仅有十八人,潜伏在商洛山中。抢来的浮财自然是没了,抢来的女人也都跑了。只剩下刘宗敏这些人,还跟着李闯王继续闯。

而转眼到崇祯十三年,刘宗敏流窜到湖北,身边又有了两个女人,你说哪里来的?难道还是明媒正娶不成,当然是抢来的。同年八月,他和李自成又被杨嗣昌围困于巴西、鱼腹诸山中。这时候女人又成了累赘,你说咋办?

刘宗敏的答案很简单,女人嘛,不能要就砍了。所以他又杀了这两个老婆,表示要与李自成共存亡。

一年之后,李自成又起来了,打破了洛阳城,杀了福王朱常洵。刘宗敏此时又有老婆了,你说哪里来的?战利品呗!

再往后,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刘宗敏便当上了“权将军”。李自成攻破西安。刘宗敏更当上了侯爵,这时候他的女人就更多了,当然也是非抢即盗。

待攻入北京城,刘宗敏简直就是要升天了,对于明朝的降官们,更无非两句话:钱,拿来;女人,送来!

为了要钱,刘宗敏命人特别赶制了五千副夹棍,用来逼迫明朝官员们交钱。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凡不从者,必将夹碎他们的手足。他还觉得力度不够,于是命人在门口树立了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

最终,他从明朝官手里得了七千万两白银,铸成数万块银饼,后来用骡车运至西安。

而后一项,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吴三桂的女人陈圆圆,被刘宗敏强占,直接导致了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李自成知不知道这件事?我感觉他事先并不知道。但大顺的惯例,使允许刘宗敏这么干的。刘宗敏一辈子抢了那么多女人,李自成从前也没说过一个不字。

所以这一回,李自成即便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伟人说过,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原因就在这里,李自成的大顺军,从头到尾都是土匪作风,这样的人能成大事,那才是真的悲剧。

至于刘宗敏的最终结局,是吴三桂拒不投降之际,李自成原本无意亲征,而打算让他领兵出征,刘宗敏居然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好拉着刘宗敏一块出征,而后吃了败仗又一块撤退。

顺治二年,刘宗敏在通县九宫山作战中被杀,结束了强盗的一生。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在李自成一生当中刘宗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李自成估计早凉凉了,若李自成当时能够改朝换代换代成功,刘宗敏绝对是开国第一功臣。



刘宗敏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亡,他是由亲戚抚养长大。而由于他的父母都是被当官的逼死的,所以他对朝廷、官员打小就充满了仇恨。

公元1634年,农民起义军一路杀到刘宗敏家这来了,刘宗敏知道农民军是要“杀官”的,于是想都没想就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因为他想报仇,他要杀官。

刘宗敏是个手艺特别高超的铁匠,由于常打铁的缘故,他练出了一身好力气。他力气大,打仗相当勇猛,屡立奇功,慢慢被李自成所器重,成为他帐下最得力的大将,成为了大顺政权的二把手。

现在看来,铁匠在以前也是有发展潜力的,纵观中国历史,铁匠出身的名将也是不少的,除了刘宗敏,大唐猛将尉迟恭也是一个铁匠出身。

刘宗敏是李自成的贵人,他曾多次救李自成于绝境之中。在潼关之战李自成兵败后,是刘宗敏暗地帮助李自成收拾残兵,积蓄力量,让他有了东山再起的基础。在起义军被明军逼入绝境,困于鱼腹诸山中时,也是他鼓舞军队斗志,并且身先士卒,杀出一条血路来。

李自成的成功离不开刘宗敏,于是李自成对刘宗敏也是很感激,在襄阳刚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后,就封刘宗敏为“权将军”,在攻破西安后,又立马将其封侯。

在攻取北京之战中,刘宗敏自率一支军队入山西,出固关,一路势如破竹,进逼北京,并与李自成会师于北京城下,没过多久就攻克了北京城。刘宗敏能够自率一支军队,足以看出他在李自成阵营的地位。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刘宗敏成为了文武官员之首,李自成还给了爱将刘宗敏一个肥差,那就是对明朝官吏进行拷掠索饷,由于刘宗敏对官吏很是痛恨,于是对这些明朝官吏态度不是很好,殴打是常态,对于不交钱的更是直接凌迟处死!


而在当时李自成攻破北京后,还有一个重要势力在观望,那就是吴三桂,吴三桂在明亡后,一直在寻找依靠,进行投机活动。而当李自成派人去招降吴三桂时,并拿了其家人威胁吴三桂,吴三桂没办法只好选择与李自成议和,不过为防止李自成有诈,他暗地里与清军也有联系。但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了自己的父亲吴襄被大顺军拷打追赃,同时又得知了李自成在北京城的所作所为,认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对明朝官吏相当痛恨,自己投降难道大顺军会好好对自己?于是选择投降了清军。


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后,吴三桂军与清军合力进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大败,刘宗敏也中箭负伤了,最终大顺军撤出了北京,逃往老巢西安,从此之后几乎没打过胜仗。


逃亡到西安后,清军并没有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而是对其进行穷追猛打,李自成逐渐向东南逃窜。这个时候由于连败军心不稳,很多将士或是选择投降了清军,又或是投靠了新兴的南明政权,这让李自成开始猜忌手下,后来更是听信牛金星谗言,杀死了大将李岩。

而这个时候的大顺军,已经是一盘散沙,被清军逼的不断的撤退、逃亡,而刘宗敏自己最终在撤退中于九宫山作战中被俘,被俘后没过多久就被清军杀害,年仅38岁。


至于刘宗敏强占吴三桂小妾陈圆圆这件事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个人认为是假的,毕竟这个出自吴伟业的《绥寇纪略》之中,并不算是正史。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吴三桂真的可能做不到,吴三桂降清是权衡了利弊才做出的选择。

假若真是刘宗敏抢占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投降清,间接导致李自成兵败的话,我想即便他再深得李自成宠爱,李自成都会一怒之下将他直接砍了的。但在后来刘宗敏一点事没有,依然还是大将。此后刘宗敏还曾多次直言顶撞李自成,李自成也不曾怪罪于他。


夏目历史君


在明朝后期,农民起义军将领刘宗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硬汉。


和明朝大多数投降清军的软骨头相比,刘宗敏的档次着实是提高了一大截。刘宗敏作为李自成军队中的核心将领,他的身上由太多农民起义军的共同点,例如短视、暴怒、残忍等等的性格缺陷,但是可能正是这样的性格缺陷,才让后人对于刘宗敏的形象有了更加鲜明的认识。


每一个战乱年代的将领,他的某个性格缺陷,或者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后世用放大镜来进行无无限的方法,当刘宗敏追随李自成一路北上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交给了他一向极为特殊的任务。


这个特殊的任务就是让刘宗敏去帮他搞钱。


对于刘宗敏来说,这种事情是他最想干的,也是最情愿干的,因为可以从中捞到不少的油水。在此之前,李自成就听说这些京官一个比一个有钱,就是都装在了口袋里面。刘宗敏在萝卜加大棒的招呼下,从那些士族官僚的身上撬出了7000万两白银。


听到这个数字,可能崇祯皇帝知道的话,绝对会从那颗歪脖子树下面气的跳起来。


在帮李自成搞钱的同时,刘宗敏还抓了吴三桂的老爹和陈圆圆,准备进京的吴三桂听到了这个消息“冲冠一怒为红颜”,马上带领大军返回了山海关,并且再次将已经经过交接仪式的山海关据为己有。


李自成听到后,想要极为挽回这种局面。可是在得知吴三桂已经铁了心的时候,李自成准备拍刘宗敏前去攻打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刘宗敏不满意了。为什么你在北京城享福?我却帮你去打?


刘宗敏的态度一时间显得十分的嚣张。


李自成在万般无奈之下自己带兵亲自征讨山海关,刘宗敏看到这种场景,自己也跟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山海关。山海关一战中,刘宗敏被射了一箭,最后跟着李自成退守到了武昌。清军围攻武昌,刘宗敏试图突围的时候,被清军抓了个正着。


同样是将军,面对着愈来愈强的清军,我们一定会觉得刘宗敏会投降,可是性格倔强的刘宗敏说什么也不愿意投降,不愿意做满清的鹰犬,当刘宗敏试图冲出清军包围圈的时候,不幸被清军抓获。


清军的一把大弯刀架在他的脑袋上问他投不投降的时候,刘宗敏誓死不投降,直到一把弓弦紧紧地勒住了他的脖颈,直到刘宗敏的双腿猛地一蹬,停止了呼吸。


刘宗敏都没有说出一句服软的话。


上天可能就是如此的垂爱刘宗敏,让他在明末的这种历史泥潭中,成为了一条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和明末太多所谓的“股肱之臣”相比,刘宗敏是一个大写的英雄。昔日的农民起义军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标杆,成为了道德的楷模。


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农民起义军将领都能如此铁骨铮铮,那些食君禄的明朝臣子们却在满清的铁骑之下成为了叛逆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