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的大規模調整使得小麥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小麥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民主要的經濟作物。但是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管理技術上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減少了經濟效益。要保證小麥的優質高產 ,首先要從種植管理技術上下手 ,積極主動的採取科學 的管理種植方法,其次要在小麥生長過程中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因此,提高小麥產量是非常重要的。基於此,

本文詳細介紹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1做好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在小麥播種之前,需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機,並對土地進行翻整。首先,小麥種植人員應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播種,一般會選擇早播,以利於種子春化。其次,耕種人員應對土地進行多次翻整,為小麥播種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2播種

耕種人員需要根據土地實際情況進行播種,一般對於土壤肥力較低的土地,1000㎡土地播種39~42kg小麥種子即可,以有效保證小麥的產量,並有效預防土地超額種植情況的出現。對於肥力較高的土地,耕種人員可以將播種量控制在20kg/1000㎡以內。通過控制小麥播種量,可減少後期面臨病蟲害嚴重發生、大面積倒伏的危險。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3施肥

施肥時耕種人員應限制肥料用量,一般第一次施肥時100kg小麥種子的肥料用量為8kg,而且為了確保1000㎡土地能夠盛產675kg小麥,耕種人員應保證肥料施入量大於107kg,其中基肥和種肥用量比例應嚴格控制為1∶1。接下來的追肥可以適當減少,第一水時追肥量應控制在20%左右,第二水時為第一次施肥量的10%,剩下的第三至第五水的肥料總投量應控制在第一次施肥量的20%左右。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4定期除草和灌溉

在除草過程中,對於灰藜、萹蓄等雜草,耕種人員可用64%二甲四氯除草劑進行清除,保證根除效果。對於灌溉,種植人員需要嚴格控制每次的灌溉時間,一般灌溉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15d。具體來說,應按照“頭水早,二水趕,三水緩”原則來進行灌溉。頭水灌溉早有利於小麥早發,如果採用滴灌方式可以比澆灌方式提前兩三天,第二次灌溉能夠促進小麥根層脫鹽,第三次則有利於小麥幼穗分化。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5病蟲害防治

在小麥生長過程中,很容易感染病蟲害,因此種植人員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通常對於小麥蟲害的防治,一般將重心放在黏蟲和蚜蟲上,可以定期使用溴氰菊酯進行防治。對於小麥病害的防治,耕種人員應特別注意赤黴病,經常發生在小麥幼苗至抽穗期。當感染此病害時,在小麥揚花期會出現穗腐爛情況,而且當田間較潮溼時,被感染的部位還會出現粉紅色黴層。耕種人員可以根據這種現象來判斷小麥是否感染該病害。對於此病害,耕種人員應使用0.8~1.0L/h㎡咪鮮胺(C15H16C13N3O2)混合2.25~3.00kg/h㎡磷酸氫鉀和1.5L/h㎡米醋進行防治。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1.6收穫

種植人員應嚴格限制收穫時間,一般在7月25日左右完成這一過程。收穫完成後,小麥耕種人員需要對土地進行翻耕和鋪設滴灌帶,為小麥復播栽培做好前期準備。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2小麥復播栽培技術要點

2.1復播甘藍

為了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耕種完小麥後可以選擇復播甘藍。甘藍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品種,甘藍幼苗培育基本都是在每年的6—7月,剛好在小麥收穫後進行移栽。在進行甘藍種植時,種植人員應對甘藍品種進行合理選擇,一般選擇較早熟的品種,如甘藍8132,以確保其葉球正常生長。同時,甘藍正常生長離不開珍珠岩和草泥炭,因此培育基質應包含這兩種物質。另外,要對育苗盤的大小進行嚴格控制,通常尺寸為31.5cm×60.0cm×20.0cm,而且每個育苗盤上穴的數量應嚴格控制在200個左右。最後,種植人員可以利用氣吸式多空點種機種植甘藍。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2.2復播玉米

除了可以復播甘藍外,在小麥種植收穫以後,還可以種植玉米。在實際復播栽培過程中,為了保證兩者的有效銜接,種植人員可以通過遮陽網遮住陽光來控制玉米幼苗的生長速度。同時在小麥收穫以後,種植人員需要對土地進行整理、覆膜等,為玉米移栽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這些準備工作完成以後,種植人員就可以選擇玉米品種,一般需要選擇高產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另外,應嚴格控制種植株距,通常株距控制在40.0cm×25.0cm,而且為了促進玉米良好生長,種植人員還需對玉米進行定期澆水、保摘和除草等。此外,為了促進玉米快速生長,種植人員需要經常對其進行施肥。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3小麥高產栽培管理及復播栽培注意事項

3.1小麥高產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首先,種植人員應對小麥種子進行仔細的挑選,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其次,種植人員應積極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確保小麥植株間的距離適宜,避免出現過密或者過疏的情況,從而影響生產產量。再者,對於小麥病蟲害的防治,種植人員應對小麥進行不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理,確保小麥良好生長。種植人員還需要根據小麥的具體生長情況,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提高小麥的存活率。最後,種植人員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對其中出現的雜草進行及時清除,並且定期為小麥澆灌和施肥,為小麥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3.2小麥復播栽培注意事項

首先,種植人員應為復播栽培的農作物選擇良好的生長條件,即灌溉便利、土壤肥力比較充足的田塊。同時要及時收穫小麥,避免延誤後期復播農作物的栽培,而且在選擇肥料時可以將氮肥作為主要的肥料。最後,對於可以收穫的復播農作物,種植人員需要及時收穫,避免其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導致農作物出現受損情況。

小麥高產栽培及復播栽培技術,提高小麥產量

4結語

在小麥高產栽培和復播栽培過程中,影響小麥生長的因素非常多,如病蟲害、施肥、灌溉等。因此,為了促進小麥良好生長,實現產量提高,種植人員應對小麥的每個生長階段進行良好的管理。例如,種植人員應對小麥種子進行仔細的挑選,提高小麥的存活率。在播種之前進行土地翻整,保證土壤疏鬆,以利於小麥根系的生長。另外,種植人員需要及時收穫小麥,為復播農作物做好栽培前的準備工作。而且種植人員需要加強田間管理,對農作物進行定期施肥、澆灌和除草,給農作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