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都说美国人登陆了月球,那么宇航员是怎么返回的?

巴布衣


先说答案:乘登月舱的上升级,回到月球轨道与指令/服务舱对接,然后一起返回地球。

先看一下阿波罗登月飞船的结构,分三段:服务舱、指令舱、登月舱(登月舱又分成上、下两级)。

飞船在进入月球轨道后,登月舱与母船分离,登月舱落向月面完成登月任务,指令/服务舱仍然环绕月球轨道飞行。

登月任务完成后,登月舱的下半级留在月球上,上半级飞离月面,回到月球轨道与指令/服务舱对接。待登月宇航员从登月舱进入到指令舱后,登月舱的使命完成,与指令舱分离。服务舱带着指令舱返回地球,登月舱的上半级留在月球轨道上。

等到指令舱和服务舱回到地球轨道时,服务舱使命完成,也将被抛弃,最终只有指令舱带着宇航员回到地面。


我是理工男“稻壳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我一起闲扯科学,乱谈八卦。

砖业科普稻壳张


这个问题不是十分清楚,但分析一下大概方法不会很离谱。由于离开月球需要克服月球的引力,虽然月球比地球的引力小很多,但是从月球直接返回地球需要携带的燃料也不是登月的登陆器能够携带的,即便是能够登陆一个足够大的登陆器,从月球发射飞离也是及其困难的。但也是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登月返回问题。就是要完成登陆月球并返回地球的任务设计中,需要设计一个接应登陆器返回仓的绕月飞行的航天器。在登陆器返回仓完成探月任务返回时在空中接应,如果这个登月返回仓具备返回地球的条件直接与接应航天器对接,被航天器携带返回地球的上空环绕地球飞行。再在合适的时间位置投放返回地球。如果登月返回仓不具备返回地球的条件,航天器上就需要携带用于返回地球的飞船。这样就需要把返回仓里要送回地球的货物转移到与航天器连接的用于返回地球飞船里,之后可以抛弃返回仓减轻负荷。之后开启航天器驱动装置,使航天器加速离开月球环绕轨道直至回到地球的环绕轨道,然后投放飞船回到地球特定位置。


臆想天开


登月是一项大工程,在载人登月实施前,就要考虑登月所有的环节,包括试验载人交会对接等技术,宇航员坐着飞船去,那就也得坐着飞船回来呗,毕竟他们没长翅膀。

虽然登月飞船体积比较大,载人登月时候,燃料也会消耗,可能不足以支持那么大体积质量的飞船重新从月球起飞,但是可以想别的办法啊,只要人有栖身的地方,飞船小一些也无所谓。美国登月就是在试验了各种需要用到的技术,然后才用可分为上下两级的飞船登月。上下两级都有推进器和燃料箱,下降级的燃料在着陆的时候就算用完也没事,上升级的燃料可是没动,宇航员在月球操控飞船起飞前,可是将飞船内可扔的东西全都给扔了。另外还有另一个飞船,也就是命令指挥舱,等待在月球轨道,当上升级起飞进入轨道后,重新对接,命令指挥舱也装着推进器,配备着足够返回地球的燃料。

我国月球探测来说,大方面是分三步,包括无人探测(绕落回三步走)、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建设。目前绕落回的“回”已经在计划中,2019年年底或者2020年,我国要进行嫦娥五号,目的是月球探测最后取样返回。从流传的一些探测器设计图,虽然不知道是哪出来的图,但是最终可能还是得参考分级的飞船,将登陆器做成上下可分离的两部分,最后只需要有一部分能将样品重新送入月球轨道就差不多了。

“回”对探测器的要求更高,整体计划得分成几步实施,探测器分离和交会对接的次数也比较多,但总归是有办法的。至于载人登月嘛,也还是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


来看世界呀



你可能没有见过登月舱的照片,实际上登月舱用三条“腿”着落,由于月球引力很小所以很小的推力就能离开月面。动力是登月舱自带的火箭发动机提供的,返回时舱体分成两段,着落部分留在月球,返回舱返回地面。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载人航天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部分组成。飞船高29米,重量约46吨。

“阿波罗”号飞船的指挥舱是飞船的大脑,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舱内充满纯氧,温度为21摄氏度~24摄氏度,分为前舱、航天员舱和后舱。前舱放有着陆设备、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等设备。航天员舱为密封舱,存放了可供航天员生活14天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生设备。后舱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储箱及姿态控制、制导导航、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指挥舱的中央并排安放了指令长、驾驶员和飞行工程师3名航天员的座椅。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3名航天员躺在椅子上,其余时间航天员可以离开座椅活动。

飞船的服务舱是圆柱体,里面装有变轨主发动机、3副氢氧燃料电池、姿态控制和电气系统等,其中变轨发动机的推力达95·6千牛,可把飞船从月球轨道送回地面,服务舱的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该舱又分为6个隔舱,舱内安装主发动机、16台小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姿态控制系统等,这些发动机除用于姿态调整外,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服务舱分离等。

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下降级由下降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四个仪器舱组成,用于从月球轨道降落到月面,可以把两名航天员送入月球上。上升级为登月舱的主体,由航天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储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在登月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完成任务后航天员乘其返回环月轨道与停泊在这里的指挥舱会合。



放小孩的风筝线


宇航员登月完成任务后回到登月舱,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母船结合,然后抛弃登月舱,剩余的指挥舱和服务舱返回地球轨道;最后抛弃服务舱,指挥舱返回地球表面。

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技术途径是选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即将一艘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然后2名航天员乘登月舱在月面上降落,进行月面探险。另一名航天员仍留在指挥舱中绕月球轨道飞行,并进行科学实验。返回时,在月面上的2名航天员启动登月舱的上升段发动机,飞上月球轨道,与指挥舱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入指挥舱后,抛弃登月舱的上升段,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在再入大气层前,抛弃服务舱,仅指挥舱在太平洋上溅落。

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但是在那时自己夜里翻云覆雨时不能尽力,一般要关“葳薪”bt~c:跟数子(即后面接{}1,2,0,1)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将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入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载人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入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降落。 “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均登月成功。


周瑜97513


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就是著名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至今其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还在,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风会把脚印吹走了。登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大型的运载火箭的发射,到月球轨道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返回地球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充满了风险。

登月的飞船中是有一个叫做轨道舱的结构,而这个部分是用来绕着月球进行运转的,登月舱之前是和轨道舱链接在一起,在绕月轨道释放之后就开始向月球降落,登月舱就是一个小型的飞船结构。当登月舱到达月球之后,轨道舱继续在月球上方飞行。

当宇航员完成在月球的任务要返回的时候就需要重现进入登月舱,然后利用携带的火箭发动机点火产生推力,登月舱的一个小舱段就飞行太空与轨道舱进行汇合。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宇航员就要开始返回地球的过程了,而这个过程就和目前宇航员从空间站返回地球一样,这是通过返回舱来进行的。

返回舱脱离轨道舱后就开始进入大气层,通过热障区就会打开巨大的降落伞减速,最后溅落在大洋之上,这就完成了整个返回的过程。


航空视界


你可能没有见过登月舱的照片,实际上登月舱是用三条“腿”着陆的,由于月球引力很所以只需要用很小的推力就可以离开月球表面。动力是登月舱自带的火箭发射机提供的,返回时舱体分为两段,着陆部分就在月球,返回舱返回地面。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载人航天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飞船高29米,重量约为46吨。

“阿波罗”号飞船的指挥舱是飞船的大脑,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舱内充满纯氧,温度为21-24℃,分为前舱、航天员舱和后舱。前舱放有着陆设备、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等设备。航天员舱为密封舱,存放了可供航天员生活14天的生活用品和应急救生设备。后舱有10台姿势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储箱及姿态控制、制导导航、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指挥舱的中央并排放置了指令长、驾驶员和飞行工程师3名航天员的座椅。飞船发射和返回的过程中,3名航天员躺在椅子上,其余时间航天员可以离开座椅活动。


飞船的服务舱是圆柱体,里面装有变轨主发动机,、3副氢氧燃料电池、姿态控制和电气系统等。其中变轨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95.6千牛,可把飞船从月球轨道送回地面,服务舱的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该舱分为6个隔舱,舱内安装主发动机、16台小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姿态控制系统等,这些发动机除用于姿态调整之外,还可以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服务舱分离等。

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下降级由下降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四个仪器舱组成,用于从月球轨道降落到月面,可以把两名宇航员送人月球上。上升级为登月舱的主体,由航天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储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在登月的过程中,两名宇航员将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完成任务后航天员乘其返回环月轨道与停泊在这里的指挥舱汇合。


镜像科普


登月的人根本没有返航,那是一张单程票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登月只是一场战略欺骗,但他们却找不到确实证据。

这是因为他们的脑洞还不够大,还停留在登月录像造假的阶段。

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登月是真的,但那是一张单程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不是阿姆斯特朗,也没有返回地球。

他永远的在长眠在月球之上。

这也完美解释啦,美国航天员如何在登月后返回地球,以及阿姆斯特朗后来为什么一直在沉默中去世。

▇▇▇「001」

返航的飞船,只有绕月部分,登月舱已经随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留在月球。

绕月返回,是美国已经掌握的技术,1969年的美国航天技术可以做到。

而登月行动,登月的视频都是真的,音频是阿姆斯特朗配音的,唯一造假的,是登月舱和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不是阿姆斯特朗,且拿的是单程票,没有返航。

我们不知道,持单程票,登上月球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他究竟为什么会做这样的牺牲?也许他身怀绝症,也许他拥有坚定的信仰,谁知道呢!

▇▇▇「002」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之后,几乎很少再有他的新闻,他一直保持沉默。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创造下这样的伟业,却一直沉默,正常吗?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登上的月球的不是他,真正的荣誉属于某个永眠月球的某位老友,他心怀愧疚,因此一直保持沉默。

如果你有情感困惑,遇到麻烦,财运不佳,事业不顺,夫妻关系不合情感不佳等问题微信搜索(PJX366)专业情感咨询指导、情商思维、经营感情、两性解惑,解决你的困难,解惑转运,好运不断。不再为情所困。


大飒是


“太空员”一般都称为“宇航员”。

月球是目前人类唯一登陆的地外天体。美国从1969年7月开始共6次登月,共12名宇航员登过月球,对月球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于是就有人产生了宇航员登月后怎样返回地球的?等这样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太空飞船一般都有不同的太空舱,它们的作用也不同。对登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指挥舱和登陆舱。到达月球指定轨道后,登陆舱就会和指挥舱分离,缓缓着陆。此时指挥舱会减速,依旧环绕月球轨道飞行。

在完成任务后,宇航员会回到登陆舱。此时登陆舱燃料还很丰富,并且由于月球引力小,同时没有空气阻力。当引火点燃后,登陆舱很容易离开月球表面。


加速后,登陆舱进入指定轨道并对接成功返回地球。进入地球轨道后,飞船会减速并下降高度。甩掉指挥舱的服务舱,只保留上半部分进入大气层。并通过降落伞进行最后减速,直至安全降落。


弄潮科学


当然是靠登陆舱返回的,登陆舱下方的喷嘴,提供推力,没有地球上的引力和大气层阻力,



大概一个汽车的动力就可以让登月舱升空到月球轨道和轨道舱对接。对接完后回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