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天气渐热,又到了吃冷饮喝凉茶的时候

好多小伙伴一不小心,痛经的毛病又犯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用艾灸怎么治疗痛经的问题!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

分为原发性和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本病中医辨证以胞宫气血失和为主要病机,涉及冲、任二脉及肝、肾二脏。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症,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可放射到腰骶、肋胁、乳房、股内侧、阴道或肛门等处。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甚则疼痛难忍,面青肢冷,恶心呕吐,周身无力,甚至晕厥。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灸疗法

穴位:关元、三阴交、腰阳关、次髎、地机、足三里等。

灸法:药线灸法、艾灸盒灸、熨灸、艾炷灸、艾条温和灸等。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原发性痛经的古今治疗都体现了调养脾胃的重要作用,从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分析,妇女之经行腹痛,总不离冲任失调,冲任之血总由阳明水谷所化,阳明胃气又为冲脉之本,脾胃虚损致血气不和是发病总的病机,太阴阳明为本,冲任失固为标。

调补脾胃既使气血有源,血海充盈,气机舒畅,阴阳平和,邪无所客居之处,后天之本得以固,冲任之脉得以盈,则月事调和,而无痛发。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脾经的三阴交、地机,脾经交会穴中极、关元等,也体现了从脾胃论治的重要性。

从脾脾胃立论,以调理太阴阳明,培补脾胃生化之源为总纲,选取双侧脾俞、胃俞、上髎,采用艾条治疗、大艾炷治疗、小艾炷治疗三种不同的灸量灸法进行调治。

痛经不要怕,艾灸巧治有妙招!

一般患者每日施灸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可施灸2次。治疗时间最好为经前7日日至月经来潮时停灸,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多可见效。

除了灸法外,有原发性痛经的年轻女性们还应注意经期保健,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经前情绪紧张,少食生冷刺激食物;

注意保暖,忌剧烈运动、涉水等活动。因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利于消除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