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DRG入組總不對,這些錯誤你犯了嗎?


一、存在的問題

1. 編碼人員對臨床知識掌握不夠全面

編碼人員臨床知識有待加強,編碼人員絕大多數不是臨床醫生,對臨床知識缺乏瞭解,容易錯填手術編碼。

如:醫生填寫脊柱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棘突植骨融合術。棘突植骨融合術只是普通的植骨術,常見的植骨一般又分為自體骨移植和同種異體骨移植,編碼也不相同,如果對手術不夠了解,容易填寫成脊柱融合術,導致病例分錯DRG組。

2. 分組規則存在一定的邏輯關聯弊端

DRG分組器的分組規則有待改進,特別是在主要診斷與操作智能匹配方面的改進,該規則的主要原理是主要診斷與主要手術與操作的匹配。

如:闌尾炎匹配“闌尾切除術”或“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由於規則不完善,導致一些真實的對症治療操作被分組器分在了與主要診斷與手術及操作無關組(QY組);

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溶血貧血等主要診斷的疾病填寫“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操作,糖尿病患者,同時具有子宮內避孕裝置,住院期間患者要求取出避孕裝置,做了取出避孕裝置的操作,填寫了該操作,導致該病例不能入組,病例就將被分組器分到QY組,這將直接導致醫療單位的DRG組數下降,CMI值的真實可靠性也隨之受影響。

在基本掌握了分組原則的情況下,為了讓病例入組,醫院會刻意規避填寫實際已行操作。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不填操作,影響到病案首頁完整性,容易造成醫患糾紛。

3. 使用的手術、操作字典庫手術、操作不夠全面

支持分組器分組規則的《手術字典庫》缺少一些疾病的對症治療操作,這些操作主要集中在內科組的部分常見操作。填寫患者住院期間接受的所有手術與操作是客觀反映患者治療手段的最好方式,由於目前分組器分組規則存在一定侷限性,繼而數據分析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也大打折扣。

4 . 醫療植入物費用不容易控制

  某DRG組的費用權重取的是該DRG組費用的平均值,由於目前付費模式較為粗獷,沒有制定精細的付費服務項目,所以在醫療付費中有一定的缺陷,其主要體現在醫療植入物的使用上。

進口植入物與國產植入物之間有較大的差價,相同疾病診斷和手術使用的植入物不同,醫療費用差異較為突出,如:某股骨骨折伴膝開放性損傷患者做了股骨骨折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DRG分組器把它分在ID33組(髖、股骨部位其他手術,伴合併症與伴隨病),術中使用的鋼板是進口植入物,使用了此類鋼板的病例治療費用很有可能超出支付標準。

另一種是植入物使用的數量,如: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休克的患者,做了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使用了2個支架,DRG分組器把它分在FM11組(經皮心血管操作及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植入,伴AMI/HF/SHOCK),植入多個支架與植入一個支架的病例同樣都在一個DRG組,該病例也極有可能超出支付標準。醫院很可能出現部分DRG組或部分科室盈利,部分DRG組或部分科室虧空的情況。

5. 未達到出院條件的病例影響DRG組CMI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如:患者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患者或患者家屬不願繼續治療等未達到出院條件出院或轉院病例,醫療費用一般比正常醫囑出院病例低,在分組後,影響到CMI值,從而醫院績效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6. 收治患者容易出現推諉現象

  對於少數一些特殊情況的患者,存在住院天數長,或預測治療費用高於DRGs支付標準,醫院容易出現視患者病情收治患者的推諉或不走DRGs途徑付費的現象等,患者看病難的現狀就難以得到緩解。


二、對策

1. 病案首頁診斷的準確性有待加強,因為DRGs是按病種付費,如果主要診斷選擇錯誤、漏填

併發症與合併症、手術操作漏填或填錯,繼而對醫院的經濟效益就會產生影響,所以必須加強疾病編碼人員的相關專業知識培訓以及醫師填寫病案首頁的規範,醫療單位應定期安排各科臨床醫師到病案科普及臨床專業知識,讓編碼人員理解掌握各種手術的概念,以便於準確編碼,並定期組織醫生培訓病案首頁的填寫規範。

2. 應當完善相關診斷與操作的對應入組規則, 尤其是內科組。

如:腦梗死恢復期對應物理療法,針灸,高壓給氧等操作,肢體功能障礙相關診斷對應物理療法、針灸等操作,胰腺炎、肺炎等疾病對應抗生素注射,糖尿病對應胰島素注射,新生兒黃疸對應藍光照射,腦梗死或心肌梗死使用了尿激酶或阿替普酶等溶栓藥物的患者填寫血栓溶解劑輸入,並且能夠識別入組。原則是要能讓更多的治療性操作和診斷性操作能夠被分組器識別,並且能夠正確入組。

3.在沒有其它更精細的手術編碼庫情況下,分組器分組規則也應擴充目前現有的北京版ICD-9-CM-3字典庫手術操作編碼種類,

並維護到分組器裡能識別,讓分析規則更貼近臨床,以促進DRGs分組規則更加完善、更加體現智能化,充分發揮其在衛生管理工作領域的強大作用。

4.存在醫療植入物的手術可以指定使用某幾種固定範圍內的醫療植入物來保證費用的穩定,再通過一件該醫療植入物為費用基數,植入物使用數量增加,費用基數也應有一定相應的上浮。

5.可以指定製與各DRG組相關的臨床路徑,未達到條件的病例可以退出該路徑,可以通過病案首頁離院方式或診斷編碼Z53與其相關聯。

6.制定一些特殊重大疾病DRG組的住院天數,超出部分給予每天一定的補償,這樣不但能緩解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隨著去年CHS-DRG分組規則的出臺,雖然對各地DRG應用和付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在醫院的具體應用中,還是要結合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應用和實施,醫務人員也應積極學習DRG分組和疾病編碼相關知識,提高相關業務能力,方能更好的適應DRG付費時代的到來!


作者:雲南省紅河州 章桐嘉 張敏 白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