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公元219年,關羽因為過於大意,中了呂蒙白衣渡江之計,腹背受敵,最終難敵,敗走麥城,被潘璋手下馬忠所擒。而就在此之前,關羽攻打樊城,斬殺了曹操的兩位有名大將,差點逼得曹操遷都,也因此,威名四方。那麼,為何孫權擒得關羽後,沒有暫時收押,以獲取更多的好處,而是選擇“撕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解決一個基本疑問,就是殺關羽是孫權的意思,還是呂蒙他們的主意呢?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許多人認為,孫權可能根本就沒有下命令殺關羽,但是呂蒙覺得關羽對東吳是個威脅,就利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將關羽給殺了。當孫權知道時,已經晚了。為了轉移禍患,部下謀臣出了個主意,就是嫁禍曹操。

先來分析一下這個觀點,表面看來,是有道理的。這是因為,在孫權做東吳領導期間,主動挑事的概率比較低,一般都是積極防禦,消極出擊。但是,實際不然,荊州之爭,並非小事,當初呂蒙裝病,由陸遜暫接職位,都是經過孫權批准的。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這場爭奪之戰的發展趨勢是在孫權的掌控之中的。另外,關羽並非蜀漢的一般大將,他是劉備的骨幹力量,關係著東吳和蜀漢的外交關係,呂蒙和陸遜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不會逾越本分,不請示就擅作主張,因此,幾乎可以斷定,關羽之死,孫權是授權了。

那麼,就引出了我們要探討的主要問題,既然是孫權授意的,為何他要這麼做呢?他難道不怕破壞與蜀漢之間的關係嗎?如果關羽對劉備意義重大,留關羽活命是否可以換來更多利益?

作為東吳之主,孫權這麼做,肯定是考慮過後果的。在和劉備爭奪荊州之時,東吳和蜀漢的關係已經破裂了。劉備對於荊州,態度堅決,孫權是知道的。但是,荊州對於東吳的意義更是非凡,它關係東吳的生存和成長。

後果考慮了,依舊選擇這麼做,自然是衡量利弊,殺關羽是利大於弊,權衡之後決定此人不能留。《三國志》中對關羽之死,並沒有描述很清楚。而在《蜀記》中,卻說孫權曾經想留下關羽抵抗劉備、曹操,但是他的謀臣和將士都不贊同,認為關羽是虎狼,當初曹操想收到麾下都沒能成功,如果不除掉只會留後患。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孫權聽取了謀臣將士的意見後,才決定殺掉關羽。

這裡,其實孫權聽取部下意見後,做出的決定只是表面現象,真正想殺掉關羽的一直都是孫權。孫權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在赤壁之戰中,部下大部分人都主張投降,但是他還是選擇少數主戰派,因為在他心中,一直是這麼想的,而魯肅和周瑜,只是自己想法的支持,或者說是支持者,並不是孫權採用了他們的意見。

在殺掉關羽上面也是一樣的道理,孫權想要除掉關羽,但是又不想讓別人說他不愛惜人才,不講情義,就假裝向部下徵詢意見。實際上,如果孫權還能像赤壁之戰那樣,堅決站在自己的立場,關羽根本不會被殺。他完全可以向部下陳述厲害,以君主的身份說服部下還是很容易的。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但是,他這次選擇了聽從部下的,和赤壁之戰的主戰派一樣,他其實還是在尋找自己心中想法的支持者。找到了,就趕緊行動,殺了關羽。從孫權的一生來看,他是一個固執己見,又隱藏很深的人。晚年,他也不聽陸遜勸,殺了太子,氣死陸遜。

不過,孫權他也是知道後果的,他明白,殺了關羽,劉備不會善罷甘休。但是,他想,以劉備和諸葛亮的智慧,應該不會不顧曹操方面的壓力,而和自己翻臉。說實在的,他高估了晚年的劉備忍耐力。

或許又有人說,劉備是為關羽報私仇,講義氣。這麼想的,一般是對《三國志》不是很瞭解,把《三國演義》當得太真。那時,劉備已經混上了皇帝的位置,關羽雖然從一開始就跟著自己闖天下,情同手足,但是和江山相比,他會如何選擇還需要仔細斟酌。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孫權沒想到,那時的劉備剛拿下漢中,又稱帝了,已經有些自大的情緒了。再加上年歲已高,能夠在戰馬上打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孫權又拿走了當初《隆中對》戰略藍圖中的風水寶地,劉備豈能依舊忍耐大度?因此,對於劉備的親征他沒有想到,也是他殺掉關羽的一個原因。

總之,孫權殺掉關羽,是自己的決定,並非受他人言語影響。關羽當時掌管水軍,把守荊州,如果關羽不死,劉備反而會和孫權談判,這時,孫權即便能夠得到荊州,放回關羽,但是,會如同放虎歸山,關羽會捲土重來,荊州還有再次失去的可能。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活捉他不是更有利,為何要殺害?

劉備這邊,除下關羽,沒有其他的大將暫時可以統領水軍。所以,關羽一死,荊州才算真的安全。如果留著關羽去談判,荊州只是短暫安定,不會有長久之安。孫權明白其中利害,所以,即便冒著和蜀漢決裂的風險,也要除去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