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西安航空打造一體化產業鏈 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

人類社會百年航空史表明,航空硬科技極大地帶動了其他產業乃至全球科技的進步與飛躍。現代經濟正在形成一個以航空、數字化、全球化和以時間價值為基礎的全新競爭體系,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航空產業是關係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戰略性產業,具有產業鏈長、輻射面寬、帶動效應強的特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標誌,被譽為工業之花。它集聚了很多科學基礎,對硬科技的發展有極大的需求和牽引。

近年來,西安將航空產業作為龍頭產業、硬科技產業、軍民融合產業來抓,依託優勢,搶抓機遇,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航空產業的部署要求,促進航空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航空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體化產業鏈助力航空產業快速發展

西安城市發展優、主導產業優、支持政策優,特別是西安硬科技“八路軍”中的航空產業,以“航空引領、三機並舉、軍民融合、產城互動”為導向,以航空基地為核心,鑄就了全國獨有的一體化全鏈條:產業基礎強、專業優勢強、平臺支撐強。

2017年,西安航空產業產值達5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已經形成了集飛機研究設計、試驗試飛、生產製造、產品支援、綜合保障及教育培訓為一體的航空產業體系。

目前已研製生產了“轟六”、“運七”、“飛豹”、“新舟60”、預警機等30多種型號飛機,並承擔著我國先進殲擊機、殲轟機及大運、大客、艦船等動力裝置的核心機制造、整機總裝總試任務。

西安擁有全國最大的飛機制造企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國唯一的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全國唯一的飛行試驗研究鑑定中心——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航空單位達到307家,國有科研院所16家,航空相關院校19家,民營航空企業251家,涉及航空計算機、航空發動機、飛機起落架、飛行數據採集記錄系統、機載設備、飛機強度試驗等領域研發製造。

多年來,西安航空基地全力構築適宜航空產業發展的特色環境,形成了四大專業優勢:超過1000餘家企業落戶生根,圍繞航空及高端裝備產業鏈深耕細作,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協作鏈條和就地生產配套能力,具備製造專業優勢;擁有5所航空相關高校學院,每年輸出研發、設計、製造、飛行、維修、乘務等各類航空專業人才近萬人,具備人才專業優勢;擁有3個國家級工程中心、7個省級技術創新平臺、23個市級工程實驗室,具備研發專業優勢;悉心培育了一批懂市場、懂研發、懂製造、懂產業的專業服務團隊,貼心提供零距離的“店小二”服務,用心助力廣大客商投資興業,具備專業服務優勢。

航空產業迎來突破發展新時期

我國從2009年起開始逐步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陝西空域是國家空管委確定的兩個重點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之一。同時,根據2016年國務院頒佈的《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通用航空製造業規模保守估計將達到3000億元。

發展民用飛機成為航空產業另一突破口。據《2017—2036年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預測,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旅客週轉量年均增速為6.8%,貨郵週轉量年均增速為8.6%。預計到2036年末,中國民航運輸行業客機機隊規模將達到7079架,其中大型噴氣客機6065架,支線客機1014架;貨機機隊規模將達到748架。國外航空運輸市場也在持續增長。因此,集群發展是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優化產業結構 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

目前,西安市硬科技航空產業規劃已出爐,到2021年,依託西安閻良航空基地等航空產業聚集區,健全以整機制造、航空發動機、飛機起飛著陸系統等為主的航空工業體系,全市航空製造產業總產值800億元,航空服務業實現產值200億元。

西安將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形成比較規範便捷的航空服務體系。形成1-3個有明顯市場競爭力的整機型號;大中型軍用飛機研製、支線渦槳飛機及主要機載設備的研製配套等佔據國內航空市場主導地位;飛機關鍵產品產業鏈基本成型,整機產品本地配套率超過60%(按價值計算);打通軍轉民、民參軍的軍民融合體制機制通道;建立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多贏的航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的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機制。

西安把航空服務業作為航空製造產業鏈上下延伸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進和培育,補短板、創品牌,構建航空全產業價值鏈條。到2021年,全市航空服務業產值達200億元。

1、航空維修

西安將充分利用航空維修與航空製造產業間的密切關聯性,依託西安航空製造優勢,促使兩個產業形成上下游配套關係,相互支撐、帶動發展,打造航空維修產業集群,將西安打造成國內知名的航空維修基地。

2、航空培訓

堅持合理定位、強化特色,立足民航培訓,發展通用航空培訓,構建航空企事業單位、行業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體系,建設面向“一帶一路”的航空培訓基地。

3、航空物流

以提高航空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為重點,實施空地資源跨業態聯合,促進航空物流產業集中、集約發展,打造國內航空物流產業高地。

4、航空旅遊

發揮西安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優勢,按照國際化的標準,高品質、高起點建設西安低空旅遊產業體系,引領高端消費新熱點,不斷延伸通用航空和旅遊產業鏈條。

5、航空中介服務

發揮航空中介在航空產業鏈的支持服務作用,圍繞航空產業鏈關鍵點、軍民融合重點環節,發展航空關鍵技術服務、信息溝通服務、航空保險租賃等中介服務。

未來,西安市將聚焦通用航空、無人機等軍民融合重點產業鏈條,構建低空運營網絡,推動航空整機制造、航空關聯製造、航空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航空全產業鏈,重點實施“5555”戰略(打造“五個百億產業”;提升“五個產業聚集區”承載力;創建“五個特色小鎮”;建設“五個航空機場”),從而增強航空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快速提升產業實力,為西安建設硬科技之都注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