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关注后星标 ★ ,看穿复杂的金融世界


这段时间,

听到越来越多人在比较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

也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跑到香港,只为购买一份保险。

当然,这里需要抛开香港的局势而言。


有人说,香港保险比较好。

我有点忐忑。


因为我很清楚,

这里存在更多的是信息差,

以及双方的误解。


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

再结合官方资料、权威保险代理人的观点,

希望给大家还原最真实的——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1 香港保险流行的真相


哪些人在买香港保险?


①在广东生活、工作,收入较高的人群;

大多数香港人是从广东迁移过去的,

人文、语言接近,所以两地没有什么障碍。

而香港金融业起步早、保险的历史更长,

一定程度上有了口碑。


②从广东扩展到其他发达地区的人;

比如:有移民打算的人,在境外工作或有固定资产的人,有孩子、父母在国外的人。


③跟风的人,根本不清楚具体情况。

而其实这两年内地人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总量,

不过是三、四百亿。

和内地每年万亿级的保费规模相比,

也只是零头。


大陆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动机?


很多人以为“香港保险更便宜”、“香港回报率更高”,其实都有认知误区。


早期去香港买保险的人,

不是因为便宜,

而是比内地的产品功能设计更完善、更匹配。


另外,很多内地的保险代理人专业水平有差距,

没有诊断出真实保险需求,

也就没有推荐出更合适的产品。


而现在,内地也有了丰富的产品,

和专业的代理人。


2 投保币种


香港保险投保或理赔是用港币、美元计价。

针对这一点,

购买香港保险就要考虑汇率问题。


如果人民币升值,

那么香港保单就没有资产配置的优势,

毕竟交钱多,理赔金却会缩水。


反之,如果人民币贬值,

香港保单就有配置的必要性。

其次,如果考虑移民,

或者对美元资产有必要需求,

购买香港保单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很重要的一点,

未来20,30年,或更长时间内,

汇率会怎么变化,谁也不敢保证。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1985年至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


3 投保成本


首先,购买香港保险,

那就必然会去香港签字(时间成本,费用成本)。


其次,香港保险要求体检的时候,

体检项目比内地多,而且某些项目的检查很多医院都无法做。

因此,只能选择去香港体检或者在内地的昂贵医院检查。


当然,如果去购买大额保单的,这些成本都是微乎其微的了。

如果是首次投保,

有一些体检项目也由保险公司承担。


4 法律条款


内地保险,

投保基本可以在网上填单支付,

或者直接去保险公司营业部购买。


香港保险,

投保需提前预约,亲自赴港填单缴付保费,同时提供入境记录,或许还要求录制视频作为本人投保的佐证。

否则保单无效,不受任何法律保护。


比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

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

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另外,法律条款也不同。

例:内地法律失踪2年可宣告死亡,在香港是规定失踪7年才能宣告死亡;

如果在内地长期生活,在香港需要重新请律师准备赔付法律证明。


内地寿险,对于2年内自杀、投保人对被保人的故意伤害、酒驾、吸毒、战争等造成的身故均责任除外;


香港保险,对于1年内自杀、投保人对被保人的故意伤害、被保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身故不赔。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5 保费与保单收益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香港保险的时候,都听说香港保险比较便宜。

这一点,我持中立态度。


香港保险的设计,主要针对香港人群。

香港医疗水平较高,重疾发病率低于内地,所以重疾类保险定价时,香港重疾险费率较低。

但一切都不能以偏概全,

内地其实也有一些很有优势的重疾和医疗险,这里就不做产品推荐。


另外,对于分红保险,

目前内地绝大多数保险公司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在4%-6%之间(每月公布,可于官网查询),同时还有1.75%-3%的终身保底结算利率。


香港的分红险,收益在5%-7%之间。

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

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简单来说,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所以,希望也请所有的代理人、经纪人别简单对比就下定论,说哪个保险更便宜、收益更高,误导消费者。


6 保险责任


很多人说香港保险保障更全面,

其实不然。


重疾,以前香港保险的疾病种类确实优于大陆保险产品。

但是目前的大陆产品,

在疾病种类上已经超越香港保险,

无论在重疾种类,还是轻症种类。


在轻症赔付上,

香港重疾险的轻症赔付一般是预支保额,

即轻症理赔后,未来重症理赔时保额会相应减少(部分产品有保额还原功能);

内地重疾险的轻症一般为额外赔付,

不会影响到未来重疾或身故的理赔金额,有一些产品甚至能增加身故或重疾的保额。


而关于保险豁免,

香港保险,只可以给儿童附加投保人豁免,

内地可以给成人附加投保人豁免;

香港重疾险一般为累计赔至100%保额可豁免保费,

内地的重疾险,轻症即可豁免后续保费。


另外,在疾病的定义上,

不管是内陆的还是香港的保险,

都有赔付条件宽松和严格的疾病,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但总有部分代理人以偏概全,拿他们宽松的部分来比较另一方严格的部分,又有什么可比性呢?


还有一点要注意,

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大陆不尽相同。

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

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7 健康告知


很多自媒体上说香港“无限告知”,

其实有一些误解。


大陆的健康告知,属于具体性询问告知。

询问的非常的具体,疾病名称都一一罗列出来了。


香港的健康告知,属于概括性询问告知。

询问得比较宽泛,有时候需要回答一些概括性问题,不过这并非是“无限告知”。


只是香港保险的健康问卷,确实会相对严格些。

下面是一份港险的健康问卷,因为保险都秉承最高诚信原则,如果全回答出来,确实比较考验投保人、被保人的健康状况。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而关于不可抗辩条款,

大陆和香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受到“欺诈”的限制。


根据大陆保险法的规定,因投保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成立两年后的保险合同仍然不得解除;

而在香港保险法上,对于存在“欺诈”情形的保险合同,保险人可以免除“不可抗辩条款”的限制。


8 保单权利


内地保单,

依约定可获得的生存保险金、保单红利及退保后保单的现金价值,

均属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财产权。


而香港保单,

依约定可获得的生存保险金、保单红利及退保后保单的现金价值,

均属于保单持有人的资产。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不过保单可以设立第二持有人,

当受保人为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香港保单,保险公司一般准予为保单设立第二持有人。

主要的作用是当保单原本的持有人身故后,自动成为保单的新持有人,

而不需要委托律师办理复杂的转换手续。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9 外汇管制及风险


如果要购买香港保险,你就要考虑外汇的一些问题。

首先,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金的换汇额度,

超过5万美金的保险理赔款如何安全、快速的转移到大陆,

是你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香港的理赔金要打到我们的香港账户,

一般需要1-2个月。

然后超过5万美金的部分再转进内地,

需要多久?


如果是正规途径,就需要向外管局申请,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或者是把一部分转给另一个亲近的人,让那个人再转进内陆,

如果金额较大,就需要重复操作。

或许,还有一些“地下钱庄”,但就会涉及法律风险、资金安全问题,这个是要自己权衡的。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现在来说,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属于我国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例如香港地区发售的人寿和分红险。

境内个人购买上述产品及收取相关赔款,目前都属于未实现可兑换的项目。


不过,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推进,

我们可以用汇的资本项目肯定也会不断增加。


而内地的保险公司,

赔付会在一个月以内,

甚至有一些大公司有闪赔服务,1-2天就能到账。


对于需要救命的钱来说,刻不容缓。

所以,关于拿到钱需要多久,这也是我们要考虑好的。


此外,外汇政策风险是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

内地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

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

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10 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

旨在限制或免除其未来责任的条款。


香港保险免责条款较少,一般就三四条,

而内地保险免责条款一般都是十几条。


香港保险免责案例:

(一)投保前或保单缮发后90日内已出现徵状或病徵的疾病或因此而引致的手术;

(二)除自闭症外,任何受保人17岁前已诊断的先天性疾病;

(三)任何因爱滋病(AIDS)或人体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感染导致受保人罹患的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或癌病;及

(四)自致之伤害。


内地保险免责条款案例:

(一)投保人、受益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

(二)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拒捕、自伤身体;

(三)被保险人服用、吸食或注射毒品;

(四)被保险人在本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二年内自杀;

(五)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执照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工具;

(六)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呈阳性)或患艾滋病(AIDS)期间,或因先天性疾病身故;

(七)被保险人在本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患重大疾病、或因疾病而身故或造成身体高度残疾;

(八)战争、军事行动、暴乱或武装叛乱;

(九)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疾病。


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

香港保险免责条款第一条,

“投保前已出现徵状或病徵的疾病或因此而引致的手术”。

投保前出现的征状或病征属于免责,未来拒赔的概率很大,或许会引起纠纷。


11 写在最后


对于只生活在内地、收入普通的家庭来说,

不建议购买香港保险。

目前内地的保险性价比也越来越高,而且投保、缴费、理赔都比香港保险要便捷。没必要为了跟风而跑去香港投保。


人在哪里,就在哪里买。

适合,才是最好的。


毕竟当你躺在病床上需要救急时,

而理赔金却无法及时转移到内地,这样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但对于有境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人来说,

购买香港保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后出国留学、移民等都能派得上用场。


但在购买之前,建议先找一个靠谱的公司、靠谱的财富顾问。

可以先做好内地的保障,

再做境外配置。

当然,所有的资产都要适当配置,而不是一窝蜂的涌进去。


一个靠谱的保险公司,

它能给到你更好的赔付、资源以及附加服务。


一个靠谱的财富顾问,

也有可能是你一生的朋友。

ta 除了能给到你最优的保险配置方案,拿走担忧、解决心愿;

还能给到你更专业的金融知识,帮你解决理赔等问题,以及一连串的附加价值,包括工作、生活、家庭关系、教育、健康等等。


权威解读: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


「 End 」


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汇保险业务常见问题答疑”,

人民精算师,理享家,郑荣禄博士,部分权威保险代理人(包括大陆、香港)。

如有解读错误,欢迎留言指正,我们会置顶以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