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離不開曹仁的神助攻,于禁表示太坑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率荊州軍北上圍攻襄樊,曹仁告急,曹操派于禁領七軍增援前線。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離不開曹仁的神助攻,于禁表示太坑了

原本以為這將是一場名將間的精彩對弈,結果連綿大雨引發洪水。于禁全軍被淹,無奈投降。

對於水淹七軍,不少人覺得於禁不是敗在戰術上,而是敗給了天意。

《三國志.魏書.蔣濟傳》司馬宣王及濟說太祖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

確實,在於禁的增援部隊抵達前線之前,襄樊地區已經進入雨季。那為何曹軍主將沒有對雨季可能造成的影響而進行預判呢?

哦,對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襄樊戰場上的曹軍主將是誰?

在戰場上,尤其是多部隊協同作戰,最忌諱的就是將令不一、各自為戰。我們比如看下辨之戰,張飛加馬超加吳蘭,這是什麼陣容啊!結果就是因為沒有明確劃分誰是主將、誰是副將,才導致被後輩曹休擊敗。

沒有主次、沒有配合、無法協同,仗就沒法打。

在戰場上只能有一個頭,所以在襄樊戰場上一定有一個主將。

很多人覺得主將肯定是有假節鉞之權的左將軍于禁。錯!其實主將是隻有假節之權的徵南將軍曹仁。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離不開曹仁的神助攻,于禁表示太坑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曹仁一直是中部戰區的司令長官,督片區軍事。除非有明確下令,不然的話任何增援部隊和協同部隊都應該歸曹仁指揮。徐晃的增援部隊例外,因為徐晃參戰的時候,曹仁已經是據守孤城,與外界失去了聯繫。

第二:大家可能都覺得按軍職編織,左將軍應該大於徵南將軍。其實不一定,《宋書·百官志》中記載“四徵,魏武帝置”,說明此時的四徵將軍是曹操特製的,已不再是漢朝時期的四徵將軍了。而且在當時的曹營,並沒有左將軍大於四徵將軍的說法。

第三:就是關於假節鉞和假節的事,假節鉞的權力高於假節是晉朝才有的明確規定。而且在漢、魏時期多次出現假節約束假節鉞的特例。所以也沒有明確規定誰大於誰,具體還是視情況而定。

第四:曹仁畢竟是家將,而於禁是外將。

第五: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曹仁和于禁誰主誰次,但是據《資治通鑑》記載: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這也是最直接的證據證明在襄樊戰場是曹仁是可以並且指揮了于禁的。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離不開曹仁的神助攻,于禁表示太坑了

還有一個小細節,末將在這裡提一下:在電視劇《新三國》中,曹操令于禁率七軍增援襄樊,同時令龐德擔任其先鋒。其實龐德並不是于禁的先鋒,而是一直駐守在樊城一帶,受曹仁節制。

我們弄清楚了主次,再來看一下戰事。

當關羽開始北上的時候,曹仁就開始備戰。防禦戰首先注重的就是外圍據點。

《三國志.魏書.龐德傳》仁使德屯樊北。

曹仁命令龐德率部屯駐於樊城的北部,與樊城互為犄角。但是樊城北部的地勢比較低窪,而又正是雨季時期。為應對雨季有可能引發的洪水,所以曹仁為龐德準備了小船。當於禁的增援部隊抵達襄樊的時候,曹仁依舊命令其屯駐於樊城北部。

曹仁的戰術還是很明顯的,就是據外圍拒敵,援軍到後就企圖在外圍野戰中和關羽一決勝負。然而曹仁怎麼也沒預料到那年的雨季如此長如此猛,引發多年不遇的洪水,于禁、龐德所部頃刻間被水淹沒。又只准備了為數不多的小船,根本無法抵禦關羽的大船。

最終,于禁投降、龐德戰死。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離不開曹仁的神助攻,于禁表示太坑了

所以說,于禁的戰敗雖是天意,也有人為。曹仁預判不準、準備不足,還是應該負很大一部分責任的。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三國志.魏書.曹仁傳》《三國志.魏書.蔣濟傳》《三國志.魏書.于禁傳》《三國志.魏書.龐德傳》......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