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如果說2019年是車市“寒冬”,那麼,2020年一開年似乎就進入了“冰河時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暴發和蔓延,讓居民自危,商戶閉市,城市慢轉,小至個體,大到組織機構,都正經歷著一場浩劫。

疫情下的恐慌,難以復工的困境,消費者的躲閃,讓不少才依舊在寒冬中的車企“有苦說不出”,長安汽車亦難逃這“苦”的荼蘼。在“寒冬”和“疫情”的雙重夾擊下長安汽車究竟要如何“長安”?又該使出怎樣的“武藝”才能跑贏這場忽來之“疫”?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推進第三次創業

都說,逆勢出勇者,在寒冬陰霾不散、競爭快速升級,國內汽車市場開啟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長安顯然想做一個逆流“勇者”。

“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將來的某一天,這個時代淘汰了你,就真的與你無關了。”可能有些記性不差的吃瓜圍觀群眾都還記得,在2018年的4月,張寶林向全世界宣告:長安汽車正式開啟第三次創業,在2025年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全球前十。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何為第三次創業?就其核心而言,是“創”業:長安汽車要以歸零心態,實現企業自我突破;是“創”新:長安汽車將勇於變革,積極嘗試新方法、新模式,來為客戶創造更好的服務和愉悅的體驗;是“創”變:長安汽車將以全新的開放心態,積極與其他相關類別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是“創”速:長安汽車要以創業公司的高效性和敏捷性去應對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新需求。

客觀來說,在當前國內市場已從增量競爭轉換到存量競爭,以銷量論英雄的淘汰賽已然開始。相對於此前多年的“風平浪靜”,突如其來的“驚濤駭浪”,難免會讓長安在銷量下滑的風浪裡,被雨水拍打的啪啪作響。據長安汽車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全年淨虧損約達到 24 至 29 億元,同比下滑452.56%至526.01%。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如果說2018年的車市“暴風雪”讓長安茫然,那麼,2019年的“寒冬”則是讓長安清醒。“強主業、穩轉型、拓市場、建生態。”在長安汽車2020開工喊話中,朱華榮明確表示,要加快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堅決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實際上,長安汽車在智能化領域已經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據瞭解,2016年,長安首度實現2000公里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2017年12月,獲得美國加州無人駕駛測試牌照;2018年3月20日,成為中國首家量產自動駕駛二級核心技術的企業。

近年來,長安不論是牽手百度共同研究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還是聯合騰訊打造“梧桐車聯”,或是與蔚來共同出資打造全新合創公司,進軍智能新能源車領域;亦或是與華為結盟共同打造全新用車生態,都按照其既有規劃紮紮實實的打出一套行雲流水般的“組合拳”,快準狠的敲開了智能化的大門。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以客戶為中心,打造經典產品

當流量時代撞上車市寒冬,營銷焦慮也變得愈發吐凸顯,在一場場難達消費者痛點的燒錢遊戲後,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和直觀銷量卻是微乎其微,到底該如何贏得應有信賴?

於長安而言,其選擇迴歸本心,“以客戶為中心,不遺餘力打造經典產品。”不論是從“2倍工程”還是“五大承諾”上來看,長安都在“不怠慢一個客戶,不丟掉一個訂單”的路上而努力給客戶最好的服務。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迴歸最根本直觀的產品上,其實,2019年對於長安來說並不友好。

此前長安汽車曾公佈了2019年銷量數據,去年長安汽車累計銷售新車1,759,971輛,較2018年同期下滑15.2%。其中,自主品牌(重慶長安、河北長安、合肥長安)全年同比下滑7.84%至84.95輛;合資品牌,長安馬自達2019年銷量為13.36萬輛,同比下滑19.7%,而曾一直被當做“利潤奶牛”的長安福特2019年銷量為18.39萬輛,更是同比大跌51.3%。

2019年的寒冬對於各界而言無疑都是“冷”的骨子裡,每一次的負增長數字都好似“血腥電影”,不停的刺激著車企神經。而深究長安此次下滑的根源問題,也無外乎是在寒冬下,其原有產品缺乏競爭力以及相關車型老化嚴重。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其實,長安也深刻意識到了這一系列問題。在此前,汽車頭條曾對朱華榮進行過採訪,他直言:“對企業而言,生產出用戶剛剛需要的產品更吻合商業邏輯,但保持研發的高壓狀態,提供超越用戶需求的產品,企業才能不斷品牌向上,才能走得更加穩健。”

根據規劃,2020年長安將發佈品牌換新計劃,進一步明確長安汽車的品牌使命、以及定位人群、品牌設計語言等,V字標品牌將有新的序列和族群產生。另外,長安的高端品牌也將正式發佈,持續強化“高質量產品提供者”形象,以卓越的產品力助推品牌向上。

可誰也未想到,原定在2020年3-6月裡的幾款新車上市,卻被席捲而來的疫情撞了一個滿懷。在疫情和寒冬同時存在的2020年伊始,很多人依舊是在站在在2019年的時間路口四顧心茫然,但在長安2020年的開工喊話裡,朱華榮說到的最多的一個詞是“堅決”。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持續創新改進,堅決提升效率

儘管長安有著“堅決”的態度,但也依舊要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於疫情和寒冬帶來的實質影響,其究竟打算如何應對?

“持之以恆,把效率打造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朱華榮表示,長安將歸零思考,大力推進“8+S”改革,快速應對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堅決推進“1/2工程”。

面對消費新升級、產品新形態、技術新模式、價值新結構以及競爭新格局時代,“效率”一詞自然是當下社會和車企最為關注的核心詞彙,暫且先不談長安的“8+S”改革,單以其“1/2工程”來說,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見長安之“堅決”。何為“1/2工程”?即售前千臺車維修頻次下降1/2,千臺車問題數下降1/2,一次下線合格率提升1/2,小時產量由42輛提升至55輛,效率提升1/3。

長安汽車如何“長安”?朱華榮:只爭朝夕

實際上,深諳“不破不立”道理的長安汽車,在此前一直為瘦身減負加快轉型而進行結構調整。2018年4月,長安汽車宣佈優化品牌架構,形成四大獨立品牌,即高端品牌、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和凱程汽車;2019年11月,長安汽車將長安標緻雪鐵龍汽車有限公50%的股權掛牌轉讓,剝離虧損業務;同月,長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戰略投資者增資28.4億元,實現了混改。

如今,在汽車行業大轉型之時,長安汽車已經毫不猶豫的提筆而答,寫一份為未來而做的答卷。2020年,早春已立,長安面臨的是未知亦是希望,願能如朱華榮所言:“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