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历史上三位没谥号的皇帝

谥号、庙号和年号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它们往往一起出现容易搞混,而且由于不同的皇帝让人记住的方面不同,就更容易让我们对此混淆,比如说李世民,学历史、讨论历史的时候我能都称它为唐太宗或者太宗皇帝,太宗就是他的庙号.

而隋炀帝就是杨广的谥号,他本来的庙号是隋世祖,但是他的庙号知道的人就不如谥号多,还有我们常说的乾隆、雍正这些就是年号。谥号,是王侯将相那些有身份的人去世后后人给他的评价,对他一生的功绩或者所做所为有个定论。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在古代有专门负责管理谥号的机构,可能很长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也可能很短就几个字,古代皇帝的谥号就比较严格了,不是哪个人哪个机构就随随便便给取了,必须要继承皇位的人来参与给先帝取谥号,末代帝王由下一个王朝来取或者如果其家族成员新建政权来取。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不计其数,他们的谥号各有不同,但是极少数的帝王没有谥号的,而且是都是很著名,存在感非常强的皇帝。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父子无谥号——始皇帝和二世

谥号是从西周开始有的,但是到秦始皇这里就被废止了,因为皇帝死后取谥号的要么就是大臣要么就是继任皇位的晚辈后生,大臣给皇帝取谥号,晚辈后生给长辈取谥号,秦始皇觉得这样不妥,从级别和辈分来看,他们议论先帝有点大不敬,于是乎废除了。

秦始皇以为自己是始皇帝,接下来的皇帝是二世三世那么叫就可以了,一直到万世。他希望秦朝有万古基业,而且几世就是第几个皇帝也算是一种评价吧。所以从秦始皇到儿子秦二世都没有谥号,后来到了汉朝谥号的制度又恢复了。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末帝无谥号

爱新觉罗·溥仪没有谥号,因为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溥仪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新社会了,国家进入新时代了,过去那些封建时代一些东西已经成为历史了,按照谥号的规则应该是下一任皇帝取,但是新时代没有皇帝了,溥仪是新时代的公民了,也就没人给他取谥号了。

“清废帝”是不是溥仪谥号

这个可以肯定地说,清废帝并不是溥仪的谥号,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叫过废帝,但是废帝并不是谥号,废帝只能算作后人给的一种称呼,废帝是指战乱中或者政变中退位的皇帝的一种统称,它不能算作正式的时候,就是说你不是正常情况下退位让位子孙的皇帝,那么即便没人给你取谥号,你自然而然就可以叫废帝,就像亡国之君自然而然就可以称为末帝一样。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历史上也有过很多被称为废帝的皇帝,但是废帝并不是他们的谥号,因为很多被称为废帝的皇帝都有自己正式的谥号像曹叡,就被称为魏前废帝,但是他的谥号是魏明帝,所以废帝不能作为正式谥号。

溥仪后人曾为溥仪取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但是如果以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根本不能作为谥号,前面说了末代皇帝的正式谥号应该是来自下一个王朝来追谥,或者其家族成员建立新的王朝政权来取。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南明取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后来清朝在中原建立建立政权后,追赠崇祯的谥号为“庄烈帝”,这样可以算作是正式的。但是现在封建时代结束了,不再有下一个王朝,也不再有下一个皇帝,所以溥仪这个谥号按照历史上取谥号的惯例并不能算作他的正式谥号。

封建社会两千年,三位皇帝没谥号,溥仪真的叫清废帝吗

今天无论我们怎么称呼溥仪那可能为了学术讨论为了聊历史时更方便了,叫什么已经不能成为他的正式谥号,毕竟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无法去打破历史,它作为从封建时代走到新时代的皇帝,在整个历史上是比较特殊的,作为一个在新时代生活过很长时间的皇帝,没有谥号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了,他比那些有谥号的皇帝更荣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