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鲁迅在一百多年前说透的道理,以前不明白,现在经历了恍然大悟!


“中国人向来因不敢正视人生,只好

,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人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鲁迅在一百多年前说透的道理,以前不明白,现在经历了恍然大悟!


中学每每学到鲁迅的文章都很头疼,总以为他被过分解读得厉害。现在再回头看,才发现自己犯了个最大的错误:因为自己胃口不好而去责备食物。

鲁迅的文章用典丰富,而且由于受到当时险恶环境的限制,很多观点不便直说,只能采用各种隐喻、借古讽今的手法来表示,缺乏阅历的人是不大容易看懂的。

鲁迅在一百多年前说透的道理,以前不明白,现在经历了恍然大悟!


鲁迅的书放在现在依然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和胡适不同的也是最遗憾的一点,是他“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只挖掘和揭露人和民族的劣根性,而不去寻找改进的办法,那真是如他自己所说,“最苦痛莫过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了。

鲁迅在一百多年前说透的道理,以前不明白,现在经历了恍然大悟!


日本的“幻灯片事件”对鲁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片中的中国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两者产生的麻木中国人形象深深地刺激了青年鲁迅

“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他深深感到了民族性的弱点和劣点,认为“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 ,因此他决心“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揭露国民性。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

鲁迅在一百多年前说透的道理,以前不明白,现在经历了恍然大悟!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谈得最多的一是“看客”,二是“奴性”

。他后来写的很多小说和杂文,都谈及了中国人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的劣根性等等……

早年读鲁迅,只见其尖刻犀利。

如今读鲁迅,默认了学界的评价: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