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琉璃太子佛--關於“浴佛節”的起源

琉璃太子佛--關於“浴佛節”的起源

浴佛節的起源,是因悉達多太子在蘭毗尼園無憂樹下(亦稱婆羅樹或波羅叉樹)降生時,九龍(亦說二龍)吐水洗浴聖身的傳說而來。在古代,它已成為佛教故事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羅伐底近代出土的佛傳雕刻,都有這種情景的構圖。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的記載,摩耶夫人懷胎臨近產期,一日出遊蘭毗尼園,行至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難陀和伏波難陀龍王吐清淨水,灌太子身。因此,後世佛教徒紀念佛陀誕生的儀式,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淨地設灌佛盤,在盤中的蓮臺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然後灌以香水,以表示慶祝和供養,就叫做“浴佛”或“灌佛”。這一天是佛教四眾信徒的歡喜節日。

琉璃太子佛--關於“浴佛節”的起源

浴佛的儀式源於印度,“五色香湯”所用香料自然也來自印度。五色是指青、赤、白、黃、黑,《佛說灌洗佛經》中說,青色香水是由都梁香、藿香、艾納3種香草揉搓後浸泡製成;赤色香水用鬱金香揉搓、浸泡而成;白色香水是用丘隆香搗碎後浸泡;黃色香水則用白附子搗碎、浸泡而得;黑色香水稱為玄色水,被認為是井華水,即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

琉璃太子佛--關於“浴佛節”的起源

琉璃太子佛,淨琉璃,不生鏽,不掉色

粗略看一下,印度這些原料多是現在製作香水的原料,用來喝可能難以入口吧。所以傳到中國後,老百姓為了口感更好,不多,是為了更適合本土而有所改良,用青秦皮代替都梁香、藿香、艾納來製作青色香水,製作赤色香水時則用面色替代,在白色香水裡增添胡粉,黃色香水中加入梔子。秦皮、胡粉、梔子都是常見的傳統中藥。喝點兒強身健體的中藥也不錯嘛。

但是喝了一段時間後,大家又不滿足了,飲料嘛,還是甜的好喝,最後乾脆改成了糖水。《東京夢華錄》記載:“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


琉璃太子佛--關於“浴佛節”的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