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关羽北伐时期,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见死不救?

第一军情


看演义和三国志,关羽北伐都是得到刘备的口头命令。

费诗从汉中去荆州宣达关羽等四方将任命时,忠汉的关羽对刘备擅自称王极为不满。关羽态度极不友好,关羽是端坐在大厅大椅上的,而且费诗还没开口,关羽就发话了:‘‘汉中王封我何爵?’’王不封爵这是古制,熟读春秋的关羽不可能不懂!再岂有坐受王命之理?经费诗解释关羽才勉强受命前将军封号。但当听说黄忠为后将军后,又来了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又点评张飞马超赵云。费诗回汉中将情况报知刘备诸葛亮法正。刘备大惊,这些作为在刘备诸葛亮法正看来不是人臣之礼。加上关羽平时称呼刘备为大哥而不是‘‘主公’’,又一直打着‘‘汉寿亭侯关’’字大旗,表明了关羽誓死忠汉的决心。

诸葛亮从刘备大惊上看出了刘备的心思,立即建议再封关羽:领襄阳太守,假节,督都荆州事的重大任命。因襄阳在曹仁手上,就教关羽起荆州之兵攻取襄阳。刘备同意,费诗再赴荆州传达任职及:就取荆州之兵以取襄阳的教令(口头命令)。刘备诸葛亮还要求关羽每日报告战况,又派出大量探子打探消息,也是每日必报,有这双每日必报,刘备诸葛亮对荆州战况如何是了如指掌。

表面上看关羽取襄阳只是一个小地域争夺,但曹操知道,襄阳是南阳许都的最后保障,襄阳一失,许都难保。曹仁守襄阳是防守底线,江陵南郡都可丢失,襄阳不可失。因此关羽取襄阳不是夺一地,而是动援曹操的根本,不可避免地造成关羽以半州之地之兵对抗曹操全部。

刘备如果想不到这点还情有可原,诸葛亮枣绝对想得到。他们的目的是借曹操之手除去关羽这个最后的忠汉大将。在军事安排之刘备诸葛亮可是大动了脑瓜子,刘备前妻兄糜芳为南郡太守,刘备的干儿子前往上庸监军孟达,马超镇守临沮。这样即使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仍然在自己的绝对掌控下,不会有大的损失。

事情的发展太出人意料之外了!关羽七月出兵,当月击败曹仁,兵围襄阳樊城。八月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九月徐晃救援樊城,曹孙联盟秘密建立。十月下旬孙吴袭取江陵,并招降傅仕仁糜芳(刘备的大舅哥居然投降他人,这可是谁都想不明白的事)。关羽以区区不足五万兵攻打坚城襄阳樊城不可能破城,为围襄阳樊城,关羽竟然分兵建立七座大寨,给了徐晃各个击破的机会。闰十月初,徐晃副将徐商吕建连破偃城围头四塚五寨斩傅方等二将,击败关平廖化,徐晃与关羽决战获胜,樊城之围解除。曹仁立即倾樊城之兵协同徐晃攻破关羽主寨大败关羽。从闰十月关羽兵败,关羽先回江陵,再走南郡,再北上临沮,守麦城,至十二月底被伏杀,时间长达近三个月,刘备硬是做到了不派一兵一卒救援,连离麦城仅六十里的临沮马超也做到了见死不救。

刘备在诸葛亮的千算万算下,没算到被自己欺骗了十多年的大舅哥孙权会翻脸袭取江陵等地,更没想到追随了自己近三十年的前大舅子会降归他人,也想不到自己的干儿子刘封会逼得孟达带东三郡投降曹操。


逍遥1906


其实我们从刘备下达给关羽的命令来看,关羽本身已经是战场抗命加擅离职守了。我们回顾当时的情况是刘备为了牵制曹操增兵汉中,给关羽下达进攻襄樊的作战指令(进攻不是攻克),也就是说关羽这路军实际上只是佯攻的,真正的主攻战场在汉中,这也是刘备没有给他增兵的主因。关羽擅自改变作战目的非夺取襄樊不可,主观上已经是抗命了;而将荆州兵全部调离荆州不设防,以至于荆州被孙权偷袭成功,认真追查下来,关羽有擅离职守之罪。

其次,襄樊战役中关羽被徐晃击败撤退时总兵力还有两万多。而吕蒙袭击荆州时候兵力也就两万多。凭借这时候的吴国兵力,是不可能包围得了关羽部队的,关羽这时候只要收拢部队撤退到上庸或者临朐完全可以保住部队保住性命。但是关羽觉得丢了面子,非要跟吕蒙赌气,选择了发兵攻城,致使大量士兵阵前投降,关羽从荆州战场撤退的时候兵力只有两千多,逃到麦城的时候只剩下三百多。所以,不是刘备诸葛亮见死不救,而是压根就没想到关羽会连续犯下那么多错误。


优己


很多历史阴谋论认为,关羽北伐没有得到刘备批准,诸葛亮对关羽也心存芥蒂,所以刘诸二人心照不宣才造成了关羽败走麦城最终送命。其实,这种观点完全属于一种武断猜想。在了解关羽之死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清除关羽为什么要举行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欣慰刘备取得汉中大胜之后,关羽决定发动北伐,一举摧毁曹魏集团在荆州北面的门户襄阳、樊城。在发动北伐之前,关羽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这次会议基本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计划,将后防交给了比较可信的人。但是当关羽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连战连捷之后,却遭到了东吴吕蒙的偷袭。

后方受到袭击,关羽不得不率军回防,此后一路遭到埋伏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擒获遭到杀害。这一战,让蜀国从巅峰瞬间滑落,成为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方,也因为关羽的丧命才导致刘备后来发动复仇性的夷陵之战。蜀国也因此失去了最好的统一华夏的机会。

当然,在关羽北伐之中,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见死不救呢?首先,关羽是刘备集团的重要将领,镇守一方,被赋予了独自发动战略行动的特殊权利,这也是当时刘备和诸葛亮将关羽留在荆州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其二,当时一直在交战状态,关羽事先并没有通知刘备诸葛亮,从距离上看,当时荆州到成都往返需要数月,这还是比较顺利的情况;其三,刘备刚取得汉中大胜,军队急需休息,即便第一时间获知荆州军情,也不能迅速集结力量支援关羽。

而关羽正由于高傲的性格,引发了东吴孙权的不满,将原本属于盟友的东吴推向了曹魏。在孙权和曹操的联手绞杀下,一代名将最终陨落。(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关羽北伐前其实已经与刘备有矛盾了,许多人仍然认为,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情比金坚,因此才搞不懂关羽为什么要北伐?刘备为什么不去救关羽?如果你了解关羽北伐真正的意图,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答案就是关羽北伐其实是为了去救汉献帝,而刘备不允许。至于诸葛亮,完全是跟着刘备步伐走,所以诸葛亮也无动于衷。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219年发生许多大事,其中许多事情都跟关羽有关系。首先,刘备和曹操围绕汉中进行攻防战,战况之惨烈,让人生畏。魏军损失主帅夏侯渊,蜀军损失雷铜、吴兰等将。最后的结果是曹操亲率大军于刘备相持于汉水,最后坚持不下去,曹军退走,刘备随之占有汉中。

刘备占有汉中后,声势大振,几乎是天下震惊。这时许多人都盼望刘备这个皇叔能够解救汉献帝于水火之中。为什么这样讲呢?

汉中之战后期,刘备帐下刘封、孟达等将已经东进到荆州襄阳附近,占领了上庸和房陵,再往东走就是襄阳地界,而一旦刘备和关羽的军队合击襄阳,拿下南郡,那么下一步就是近在咫尺的许都,而汉献帝就在许都。

许多人看到刘备声势浩大,于是在魏国内部发动叛乱以相应刘备。史载:魏讽集结众徒,联合长乐卫尉陈祎刺杀在邺城留守的五官中郎将曹丕,目的是响应刘备。

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这是在魏国四都之一邺城发生的叛乱,再看许都的情况,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谋划挟持汉献帝逃出许都,奔往汉中,相应刘备。

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结果是密谋失败,三人都被曹操斩首。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有这么多人谋反呢?两个原因,一是曹操于公元208年称魏王,汉献帝下昭允许曹操外出设天子旌旗,出入也仿天子礼仪。换句话说,此时的曹操虽然是魏王,但是形式上跟皇帝没有区别。因此,许多忠于汉室的大臣都怨恨曹操。

二是此时刘备拿下益州,正快马加鞭的赶往汉中与曹军作战。刘备名义上是皇叔,心存汉室,因此,为了声援刘备,魏国后方发生了多起叛乱。

令大家失望的是,刘备在拿下汉中后,并没有打起解救汉献帝的旗帜,而是在汉中自立为王,称汉中王,将汉献帝封他的左将军印玺送了回去。许多人很不解和生气,这其中包括关羽,于是才发生了关羽怒辞前将军官职的事情。

刘备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前去宣令,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关羽以不和老兵黄忠同列为理由拒绝了。关羽真的是简单的看不起黄忠吗?不是的,其实关羽怨恨的是刘备。

关羽是真正的心存汉室,他曾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候,因此,关羽时刻心存感恩之心。相比于汉寿亭后,刘备封的前将军就是个虚名,关羽根本不屑。那么关羽的要求是什么?关羽要求刘备拯救汉献帝,立刻北上伐魏。关羽是第一次这样忠君爱国吗?不是的,早期就是这样。

关羽曾经和刘备一起投奔过曹操,曹操与天子打猎在外,关羽劝刘备,在曹操身旁无人防卫时偷袭曹操,拯救汉献帝,但是刘备拒绝了。

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两人相比,关羽比刘备更忠于汉献帝,更忠于汉室天下。因此,当关羽看到刘备已经具备北上解救汉献帝的实力后,没有率兵进兵襄阳,而是在汉中称王。这时关羽很失望,所以关羽决定,你不救,那么我亲自来。于是关羽悍然发动了北上攻击襄、樊的举动,起兵前,关羽没有通知刘备,因为他知道,通知刘备只能引起刘备的怨恨。

关羽北上进攻襄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此时的荆州太守并不是他,而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当时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而襄阳当时在曹仁控制下,因此关羽属于遥领。

荆州最重要的地盘是南郡,南郡太守却是糜芳,关羽只有占领襄阳后才是名副其实的襄阳太守,因此,关羽决定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给刘备看,也是给汉献帝看,让天下人都知道,还有一个关羽心存汉室,要去拯救汉献帝。

关羽北上围困襄樊,时间长达半年时间,在这期间,关羽只派人呼叫孟达和刘封,要求两人赶来襄阳助战,并没有去通知刘备。

按照正常程序,关羽在发动战争前,必须派人征得刘备的同意,然后与刘封和孟达遥相呼应,这样的话,襄樊必克。而关羽看出刘备只有称霸之心,根本无解救汉献帝、忠于汉室之心,于是从始到末,关羽都没有给刘备写过一封汇报的信。

至于诸葛亮,诸葛亮向来对于刘备的决定唯命是从,再加上诸葛亮此时督管成都,立荆州太远,因此,诸葛亮甚至都不知道关羽会这么大胆,单枪匹马的领着荆州兵去围困襄樊。

其实这时孙权有意思想帮关羽一把,于是派人与关羽联系。关羽觉得孙权也是个只想称霸一方的人,无忠于汉室之心。于是关羽怒斥使者,让吴军停止前进。而关羽在粮草不够用时,却擅作主张,拿了吴军防区的粮草,这让孙权很恼火。再加上孙权一直想夺回荆州,于是后来孙权和吕蒙一起策划了袭取荆州的事件。

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因此,北伐时期的关羽其实是势单力薄的,刘备靠不住,忙着在汉中称王。诸葛亮更靠不住,一切都听刘备的。糜芳靠不住,是刘备的小舅子,只想守住南郡就行了。孙权靠不住,只想夺回荆州。而关羽忠于汉室,想要解救汉献帝,于是在没有通知刘备的情况下,毅然发动了围困襄樊之战。

最后的结果是关羽几乎得罪了身后及旁边的所有人,刘备、诸葛亮、孙权、糜芳以及公安守将傅士仁,在刘备不援助,诸葛亮不知道,孙权偷袭,糜芳、傅士仁投降的情况下,先败于曹军,后被吴军追杀,最后命丧临沮,可悲可叹!


每日趣评


其一,关羽北伐并未得到刘备授权,属于自发行为。刘备在219年5月夺取汉中,7月晋升汉中王,封5虎将。刘备此时志得意满,遣人送信至关羽处。此时的关羽料定曹军新败,士气不高。而关羽自211年刘备入川后,独立经营荆州已有8年,治水军数万,兵强马壮,想在刘备当上汉中王时献上一个大礼,因此在219年7月从南郡出兵攻打樊城。因此,关羽孤军北伐,并没有其他友军策略性的支援行动。



湘水划界:孙刘联盟已趋破裂

其二,刘备在219年5月结束汉中之战,回到成都,开始筹备晋位汉中王的事。汉中之战是恶战,刘备集团几乎全部重要人物都上场了,已经到了男子为战,女子转运的倾国之战。战争结束后,急需休整。后来关羽兵败,刘备也没有立刻发动复仇之战,而是准备一年半后才开始向东吴兴师问罪。此时的刘备集团相当疲惫,不能够支援项羽。

定军山:黄忠刀斩夏侯渊

其三,项羽败报之前,一直处于胜利之中。刘备虽然忧心,但是关羽为人高傲,有意在刘备面前表现。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都要亲自督率大军前来支援,以关羽一军而使中原震动。而关羽修治南郡城池,沿江烽火台数百座,看似稳妥。于是刘备集团就放心地让关羽继续疲敌。

其四,刘备志向不在东向长江,而是北上关中,拿下三秦之地。关中地区虽然残破,经过曹操屯田,也依然是天下富庶之地。尤为重要的是,关中地区是汉朝高祖皇帝发迹的起点。占领了关中,就可以借用蜀中和荆州的资源,立于不败之地,收服天下人心,霸业可期,王业可安。因此刘备集团的所有部署都是针对关中方向,准备在汉中修养一两年,出关争夺天下。关羽此时的战略进攻,让曹操马不离鞍,纵然不能攻下樊城,作为疲敌之计也是好的。况且,把军事部署从北进转到东进,涉及到的调整内容之多,也非一日能够完成。

其五,刘备集团并未预料到东吴反水,更没料到国舅南郡太守糜芳竟然献城。这人可是从徐州就开始跟着刘备的人,20年的交情,而且还是刘备的小舅子。


麦城:高傲者的墓志铭

其六,荆州失守到关羽最后失败不过旬日之间,其败亡之速,消息传到成都,早已木已成舟。刘备派遣军队解救不及,只能寄希望于上庸地区的东三郡的蜀军能够挽救关羽败亡的命运,可是刘封刚刚占据上庸,兵少力乏,如果贸然出动,容易腹背受敌。况且,吕蒙早已料定关羽败退路线,中途截击,也让刘封救援不及。


而知而行的历史


这种说法太片面,刘备诸葛亮当时远在汉中(今四川,陕西),关羽在荆州(今湖北),相距上千公里, 来回通信要半月之上。战场形势本就瞬息万变,既然让关羽守荆州,关羽就有自己的行动权利。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关羽之败,盖由其刚而自矜。刘备当日,力岂足取许、洛,所以令羽进军,亦以方图汉中,用为牵制之计耳。曹公既悉引出汉中之兵,初计可谓已遂。襄、樊不下,外援踵至,虽谓孙权之谋,亦宜退兵以全其峰。

意思是说关羽的失败就是由于关羽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关羽的东线进军主要是配合刘备西线占领汉中。后来,曹操军队已经全部撤出汉中。东线的压力已经很大。此时的关羽围攻襄阳、樊城久攻不下,并且刘备西线的外援很久就没有到,战事胶着,即使不被东吴孙权虎视眈眈,也要退兵自保。

但是关羽没有。东吴陆逊示弱,关羽竟然相信。将后方力量调往前线。此时曹操为了不得罪刘备,将孙权的秘密告诉关羽,关羽还在犹豫要不要撤退,典型的急功冒进。加上关羽的骄傲自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糜芳、傅士仁额投降,刘封、孟达的不营救。完成关羽得敗走。

关羽敗走中,北有曹操,南有孙权。非常被动,回天乏术。但是,令人意外额是,关羽那么快就被捕。其实,在围堵关羽之时,曹操一直有机会抓住关羽,但是她没有。后来,孙权杀了关羽,而曹操相对聪明,关羽占了地盘,还将仇恨和战火引到了东吴。

刘备和诸葛亮一直远在汉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帮助。三国志记载,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的将军。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关羽会那么块就兵败被杀。


笑谈古今天下事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2-3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市面上近来流行很多阴谋论说刘备、诸葛亮故意不救,这些无稽之谈,实在不值一驳,下面我梳理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刘备集团错误估计了孙吴和自己的关系

周瑜去世之后,孙吴集团一直是鲁肃当家,鲁肃是一个孙刘联盟抗曹战略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在他当政的期间,他可以说尽心竭力的维护孙刘联盟,一些小摩擦他都有能力克服,一直让两方的关系保持亲密,“孙刘是一家,曹贼一起打”的架势深入人心。

但关羽北伐期间,鲁肃已经去世,他所维持的孙刘同盟关系也随他一同入土,孙吴集团的战略方向变化非常快,从在东线全力抗曹到不惜一切代价取回荆州,这个一百八十度转变是刘备、诸葛亮所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孙权的态度一向是抗曹但是不跟曹操决裂,可是这样不顾一切的背盟,没有先例,也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孙吴方面,孙权、吕蒙、陆逊等还释放出很多两方联手把曹操按住摩擦的假信号,这一连串的背后捅刀子,关羽都措手不及,更不要说远在四川的刘备、诸葛亮了。

第二,刘备很忙

这不是开玩笑,关羽北伐的这个时期,刘备和诸葛亮真没闲着,甚至比关羽还要忙。

这一年,刘备打了将近一年才勉强得到汉中,杀掉夏侯渊。次年春天紧接着曹操大军压境,两方在汉中展开生死对峙,对于刘备来说,能否保住革命的星星之火,这一战至关重要。

同年十月,关羽威震华夏,擒于禁,斩庞德,何等威风,而这此前不久,刘备刚刚结束和曹操的汉中对峙,汉中刚刚稳定下来。

刘备集团的汉中一役,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两边长时间虚耗,双方损失都非常大。急需休养生息,稳定成都的小朝廷。分兵布置汉中的防守,防御曹操集团的反扑。

为什么刘备没有趁着关羽势头正盛发兵冲击长安也是这个原因。

第三,冷兵器时代发动战争并不容易

说走就走的是旅行,不是行军。十月关羽北伐到达胜利顶点,十二月被杀,这两个月的时间,除非有海军陆战队空降救援,否则很难在冷兵器时代迅速到达战场解救战局。

从关羽被害的临沮到成都,超过一千公里。按照现在的道路情况,徒步要走半个月。开车跑国道要跑一天。

而如果刘备、诸葛亮发兵来救援的话,首先要考虑粮草问题,刚刚结束的汉中争夺战持续一年多,基本上已经掏空了本就拮据的成都朝廷,那个冬天,哪来作战的钱粮供给?

而且这场魏吴两方面联合攻势之中,几乎积聚了两方全部的一线带兵统帅,对关羽形成合围,关羽的突围方向从麦城往北一直迂回画圈,可见包围圈很严实。

那么刘备、诸葛亮发兵营救能否找到自己的逃跑路线都不确定的关羽,能否攻破包围圈?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第四,古代战争,信息传递是大问题

古代战争,信息传递,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讲,对方的信息靠细作(卧底奸细)传递,我方的信息靠快马传递。

关羽作战前线在汉水一带,信息传递到成都,快马大致需要一个月。

关羽十月份大获全胜之际,消息传到成都,可能已经十一月了,刘备自然是兴奋不已,甚至正在和诸葛亮及各位参谋们商议开辟二线战场,一举击溃曹操的大计。

可是关羽十二月就已经遇袭被杀,信息传递到刘备这边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相信,如果这场战役一开始关羽就十分艰难,那么刘备、诸葛亮一定会策划派兵支援与分进合击的策略,可是问题就是一开始关羽方面实在太顺利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个人见解,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历史。


鱼包同学


历史上,关羽出乎意料孤军发起襄樊战役,遭遇孙吴背盟偷袭,被孙吴与曹魏联合绞杀。当时不是刘备不救援,而是无力、也来不及救援。

从公元217年到公元219年,刘备与曹军惨烈的汉中之战打了两年,兵力远少于曹军的刘备集团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最后靠坚壁清野、据山不战,使得曹操大军屯兵于野外风餐露宿、白白消耗大批粮草。二十多万曹军无法求战,而粮食从关中运往汉中,需要穿越茫茫秦岭,极其困难,汉中成了一块鸡肋。曹操遂于公元219年五月份迁移汉中十多万人口到关中,大军也一同退走。刘备随即拿下整个汉中,并派遣孟达趁势向东拿下上庸等三城。刘备表封自己为汉中王,并于七月初筑坛拜将,大封功臣,进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此时,刘备集团开始休养生息,准备恢复军力,以实施《隆中对》的下一步策略。

此前,由于孙吴攻打合肥,曹仁抽调军队前去应对,这导致樊城、襄阳防守空虚。关羽受到汉中之战胜利的激励,想趁机出兵去捡漏。在汉中之战结束两个月后,即于公元219年七月份,关羽获授假节钺后,先是出动了一部分军队去攻击樊城。曹仁无法迎战,只能被动防守,曹操随即派遣于禁庞德率领三万军队来援助。而此前一段时间,孙吴的吕蒙借病重离任,安排新上任的陆逊用谦词恭维关羽,使得关羽以为陆逊没有坏心眼,就放心的抽出绝大部分江陵城和公安城的城防军队去对付于禁。恰巧大雨淋漓,于禁七军被泛滥的汉水淹没、围困,遂被关羽水军所俘虏,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因为要额外养着这三万俘虏,导致关羽粮草不足,就强行借用了附近孙吴粮仓的粮食,这引发了孙权的愤恨。此时曹魏控制区的一些老百姓不堪忍受曹军压榨,纷纷组织武装力量响应关羽、反抗曹军,一时之间关羽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都以避锋芒。作为刘备集团盟友的孙吴,即使以前在“湘水划界”中得到了巨大利益,但依然一直在暗地里图谋夺取荆州剩余地盘,更不愿意刘备关羽强大,遂从合肥撤军,与曹魏暗中联络。

吕蒙带领孙吴大军,趁徐晃重兵击破围攻樊城的关羽军队之时,白衣渡江,背盟偷袭荆州。而此前公安城太守傅士仁、江陵城太守糜芳在给前线运送后勤物资时不够及时,玩忽职守,遭到关羽的训斥,心生恐惧。当吕蒙率领孙吴大军来到公安城及江陵城下时,两人先后举城投降。孙吴军队随即予以占领,并立即抓获关羽野战军队的家属,但对这些家属招待的特别好。关羽得知荆州失守,急忙从樊城外围撤兵,派人与吕蒙交涉无果。鉴于手下将士家属在孙吴军队手中,且粮草供应也已经失去,关羽只好解散军队,只带领少数人马前往麦城。麦城太小,缺乏给养,难以防守。关羽向孙吴佯称投降,于夜间带领十多个骑兵出城,沿小道向益州方向快马加鞭而去。途中遭遇孙吴马忠军队的埋伏,关羽被捕获,很快被杀。

此时,从汉中到达成都不久的刘备诸葛亮,还正在休养生息,尚没有在汉中之战的惨重损失中恢复。关羽出乎刘备诸葛亮预料之外的孤军北伐,加之襄樊之战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的五个多月时间,形势变化太快,而成都距离荆州路途遥远,刘备集团根本无力也来不及救援。


红色星河


关羽北伐荆州的时候,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见死不救,这一点,估计你有点冤枉刘备跟诸葛亮。

我们得先说一下关羽北伐荆州的时候,那时候刘备经历了什么,刘备跟曹操在汉中打了一年,整整一年,整个蜀中的所有力量几乎全部投入了与曹操的对决,不行,整个益州被打得精疲力尽,整个汉中,曹操更是将汉中所有的人民全部给迁到了关中之地,与此同时,还烧掉了汉中所有的粮仓,一年多的战争时的整个汉中并不是和人民居住,刘备拿下的汉中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刘备现在急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派遣一周的兵力去攻打曹操的关中,此刻,他听到关羽进攻荆州的这道消息,实际上他也没有力气派出援军。

与此同时,关羽在北荆州也搞了一件大事情,水淹七军,历史上,只不过记载了关羽刮骨疗毒和水淹七军的壮举,但是并没有记载的是许昌也就是曹操的首府,在听到了这件事情以后,有些官宦人家,甚至选择开始迁都了。

好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后,都感觉十分惊讶,因为双方的军事力量立刻就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原先曹操的军队是占着上风的,但是此时此刻关羽将增员荆州,也就是于禁的那支军队给处死了以后,等于此时此刻在北荆州的曹仁军团就是唯一的一支孤军,整个北伐的形势是大好啊,我想刘备一开始也是忙着替他的二弟筹钱筹粮筹军队,但是一听水淹七军这个消息,立刻就把这个援军的事情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他看来,攻打北荆州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和时间的问题。

再有一条就是孙权的叛变。跟大家讲一个笑话,比如说有人背后捅了你一刀,如果是你的敌人。你会喊一声啊!是你!如果是你的朋友捅了你一刀,你估计会喊啊?是你!我想当时的关羽也是这样的心情。

诸葛亮的《隆中对》里面明确提出北伐必须要有两路大军的支援才能够成功,因此出兵荆州是一个当仁不让的选择,关羽出兵荆州并不是意气用事,反倒是符合的刘备军团的战略意图。但是,隆中对,里面还有一条特别重要,那就是与东吴的关系处理,很显然,诸葛亮关于东吴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一直显得小心翼翼,但是最后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孙权的10万大军,每次去了北方,就是给合肥的张辽送了经验,孙权在想无可忍,但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了向自己的老东讲刘备出了手。

关羽并不是并无准备,但是他没想到东吴这次会准备的这么彻底,而且做的这么绝情,我想在成都的刘备也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大跳,真唔,竟然完全不顾北伐的形式选择了这个时候出来捅了刘备一刀。而且计划如此周密,竟然让身经百战的关羽一下子被处死了。

诸葛亮说多好的形式,全被东吴着一波,给平了。

此外,古代的信息传递时代太过于困难,关于从战场上败退下来,走到逃到卖成,中间经历了多长时间?周仓也只不过刚刚到达了距离他最近的也就是汉中最偏远的孟达那儿,结果,碰到了两个没安好心的家伙。

就这样,关羽的最后一条生路,就直接活生生被断掉了。


漩涡鸣人yy


关羽的北伐,到底是奉了刘备的命令,还是自己主动北伐?由于蜀汉没有设史官,此事现在都是众说纷纭,很难判断。但在守荆州的问题上;关羽的“两边防范”策略,无疑是比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北敌曹操”清醒的。先看看荆州的地形吧;初始刘备占有大半个荆州,五个郡。这个量自己都说荆州的地理位置是;“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再看看东吴的地理位置。北临曹魏,西、西南是荆州。也就是说;整个东吴被荆州弧形包围着。而且地势高于吴地,共有长江却是出于下游的不利境地。蜀汉要真打东吴,光水路就可两路进兵(一沿长江下来,一由汉水而下),会于长江。陆路是东吴的侧面、背面,都是十分难以设防(无险可守)的地方。不论谁占着荆州,对东吴来说,就等于是时刻拿着一把刀,对着孙权的脖子,什么时候砍下来只能看敌人的意愿。谁肯这样坐着等死?荆州之于东吴,无异于汉中之西川。

所以,诸葛亮的“东和孙权”仅仅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根本是不可能的!生死攸关之地,无论谁占着荆州,东吴都会不择手段的去攻打的。而诸葛亮仅要求关羽“东和孙权”,完全没有交代关羽还需防着孙权。更没有告诉关羽;如果两面被攻击,该采取怎样的对策。从这一点就看出;诸葛亮根本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战略家。

但是,尽管诸葛亮没有交代完善的方略,关羽还是做出了完善的安排。一是沿江设立了烽火台,以备万一受到东吴攻击,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救援。二是把刘备最放心的大将糜芳(也是关羽认为他是刘备小舅子,最不可能叛变投敌的人),放在对付东吴的重点上。三是攻打襄阳、樊城的时候,曾要求刘封从上庸派兵协助攻城。这就证明了;关羽的安排是滴水不漏的。但是,第一个出乎关羽意料的是,刘封居然会拒绝(因为让刘封据上庸,刘备本身就有让刘封协助关羽意图)出兵相助。第二个出乎意料的是,糜芳居然会不战而降。第三个出乎意料的是,东吴使用的战术居然会是偷袭。只有这一点,是属于关羽自己的失误。作为战场的主帅,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

至于说关羽时因为骂了孙权为狗,才导致吴汉联盟破裂,这纯属胡扯,连军事常识都没有。关羽骂人当然是不应该,但跟失荆州没有半点关系。从刘表开始,孙武对荆州就一直是虎视眈眈的,从来都是在找机会夺取。只有夺去了荆州,吴国才能真正的安稳。也有人说,关羽应该和孙权联姻。这样东吴就不会偷袭荆州。这更是一个笑话。按我说;孙权的求亲,正是为了夺取荆州。想想看;关羽成了亲家后;一是可以打亲情牌,想办法把关羽拉到自己阵营。仗都不用打就夺得荆州。二是可以麻痹关羽,让关羽也像诸葛亮一样;认为东吴绝不会先撕破脸搞决裂,更不会防偷袭。三是可以使用反间计,让刘备对关羽心生疑忌,在刘关之间制造摩擦、裂缝。试想;关羽要是跟孙权结成亲家,有了东吴这个靠山。刘备还能相信。放心关羽吗?在成都还坐得稳吗?关羽如何向刘备解释得清楚?一旦刘备猜忌关羽,内耗必起。必会给东吴创造出各种机会,夺取荆州将会有各种选择!所以,关羽的拒婚是必然的,也是最正确的!所以,不管关羽是否骂孙权,东吴夺取荆州都是必然的,绝不会真的接受诸葛亮的什么“东和孙权”!就因为诸葛亮根本不相信东吴会背叛,没有做出任何的防备措施和准备。在东吴的偷袭下,已经是措手不及。来不及了。等荆州失去,关羽脑袋掉了,他们才有可能得知消息。除了报仇之外,一切都来不及了!

诸葛亮入川,带走了绝大部分的主力,而荆州处于曹、孙的严酷的夹击之中,备、亮都清清楚楚。刘备还知道东吴绝不会真的对荆州不闻不问的和蜀汉联盟。但诸葛亮不知这一点,还优哉游哉的自己为得计,还认为是关羽破坏了他的“东和孙权”的策略!如果诸葛亮也对东吴有所防范,占领东川后,就应该提醒刘备。放弃部队的休整,也应该把一部分主力还给荆州。当年东北野战军打完辽沈战役后,就是放弃休整,80万大军晓行夜宿偷偷入关完成对北平傅作义集团包围的。他们可好;夺取汉中后,张飞留在阆中睡大觉,赵云留在身边做个大总管,管理家务。却让关羽一个人在拼命!所以,不管如何,除非把事情做在前面,否则,等关羽失败的时候即使再想增援,也是来不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