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买房子,不容易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结婚的前提条件变成了房子,90后的年轻人对房子的憧憬向往,变成了去往婚姻殿堂前不得不跨越的一湾小河。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买了房子后,难搞的婆媳关系那就不搞了,不爱听的话那就不听了,反正不住在一起,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娶了个媳妇儿,是“嫁”了个儿子。

大部分家庭都得头疼,没钱的,买个差点的房子要了大半条命,说不定还得背上贷款

有钱的,买个房子就得更讲究,买啥房子不是自己说了算,是儿媳妇儿说了算

朋友小张的婚姻故事

小张自己开了家小服装店,平日里和女朋友小鱼一起经营,时间自由,收入比一般工薪阶级高,两个人感情一直不错,自然而然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一直在城里租房总不是个办法,小鱼提了自己的两个要求:①不跟公婆住②买房子要全款

这两个条件搁现在的情况也正常,哪个女孩也不愿意自己嫁过去就背上一身债。好在小张的母亲还有点积蓄。

店里得有人照看着,小鱼和小张的母亲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看房,结婚的日子已经定下了,买完房子装修好也差不多了

但看房的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

  • 婆婆看中的房子小鱼看不上,都是些房型好,位置好,性价比高的房源,但就是老。
  • 小鱼看上的房子婆婆买不起,年轻人喜欢的都是些大牌开发商的新房,次新房,就是贵。
  • 终于碰到勉强合适的,业主又涨价了。正巧赶上小城市房价疯涨潮

做父母的得知道,现在年轻人的眼界普遍比你们高

大度的让他们去挑,还不如提前准备好,这样“既来之,则安之”真省不少麻烦

当然了,最终小张的婚期一拖再拖,要不是有钱的舅舅帮了一把,还真难。回忆起这件事,我总是记得小张母亲的眼神,小鱼看上的房子超出了预算,她总觉得是自己错了,其实她的条件比一般人好的多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市场上的房子真就那么邪门,买的起的你看不上,你看上的买不起

老话讲,凡事都应该“适可而止”,看房子这事我觉得也是,除非是那种顶到天花板的豪宅,让你看无可看了,否则你总觉得下一套房子比自己看上的这套好。

房子本质上是流通的商品,早就被明码标价了,本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东西,很多时候你觉得它不值那么多钱,但房东和开发商会对你说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不管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跟刚需客都没有关系

刚需就注定了你必须要买

二手房中,市场萧条你得买,市场暴涨也得买

而在新房中,开发商非常善于转换立场,参照“郑州融创郭姓女销售事件”,人少了我“降价”,人多了我”涨价“,这一来一回抢房子的客户,甚至被戏称为”狗“,其中多少是不得不买的刚需客呢?

有网友说”只要房子便宜,我汪汪汪的就来了,就怕想当狗也没机会啊”

虽然是句戏言,但反映的不就是被高房价折磨的老百姓吗?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进一步拉大的贫富差距

以前中一个500万的彩票就能跨越好几个基层,变成有钱人,现在500万在大城市里买房也难,有多少跻身上流社会的人没有借助房价上涨的红利?

现在房价维稳,晋升通道关闭,显然阶层分化将进一步固化,人往高处走越来越难,这个差距可不是一两张彩票能解决的

你惊讶的发现,你辛勤了一辈子存下的钱还没有隔壁老王5年前买的房子增值的多。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现在等房价降意义不大

房价下跌到大部分人能买的起的程度显然不现实,抱着这样的想法还不如期待自己的房子拆迁,即便是数据上的细微浮动,成交量的些许下降,楼市的周期性冷市,对于买不起的购房者还是买不起。

等房子降到白菜价?

抱歉,存量房再多,有两个地方始终得保证自己不亏

  • 开发商。房子降价卖亏本,你或许赚了一点点,但它永远不亏
  • 房东。城市不衰败,我没理由降价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满满的套路等着你

一次房屋交易对于购房者的几乎是脱胎换骨,你会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不是自己说了算,讨价还价的买卖也不过让你自己过过瘾罢了,而在新房那里,你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顾客是上帝”,在房地产行业中不适用,很多高端楼盘的购房者都是有钱人,不也是交不了房,装修打折扣吗?参照湖南长沙的“塑胶人工湖”事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红烧牛肉面”里没有牛肉?“老婆饼里没有老婆”

讲真,有些购房者真的太可怜了

“一切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