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人類歷史上,不乏各種危及性命的傳染病,比如黑死病、霍亂、流感、艾滋病等。而在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種傳染病——

天花

天花,名字聽起來很美好,但卻是人類史上最烈性的傳染病之一,一種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被史學家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的疾病,曾“橫掃”全球3000多年,造成了5億多人死亡。

天花的源起

天花起源於天花病毒,最早肆虐於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之後,在長達幾千年時間裡,天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直至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人類成功消滅了天花,人類的這段血淚史才結束。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天花病毒感染

天花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或飛沫吸入而傳染,染病之後,病人可在十天半個月內死亡,即便僥倖逃過一劫,臉上也會留下坑坑窪窪的麻子。比如,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清朝壽命最長的第二皇帝,活了69歲),就是因為患天花而遺留下滿臉麻子。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康熙麻臉畫像

天花帶來的災難

在古代,天花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疾病。相傳,最早以前,天花致命性較弱,而到了後期,天花的致病性逐漸增強,且這種致命病毒隨著人口流動而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1531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殖民者的對外擴張,殖民者乘渡著船隻來到了美洲,並給當地的百姓帶去了潛在的天花病毒。

眾所周知,在新大陸被發現之前,美洲是一塊與世隔絕的土地,當地土著居民哪曾接觸過天花,為此其對天花的免疫抵抗力可以說幾乎為零。

天花的到來,對當地的居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相關資料顯示,在短暫的三四十年時間裡,當地的阿茲特克人(墨西哥)口數由2500萬人口降到了僅剩200萬,秘魯印加人的人口數也由700萬降到了僅剩100多萬而已。有人分析,約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美洲原著居民死於天花。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之後,相似的經歷在澳大利亞的大地上重演,造成了大半的土著居民死亡。

16世紀,意大利及周邊國家在短暫的二十年時間裡,也曾多次暴發天花傳染病。

1659年,英國暴發過最為嚴重的天花疾病。當時,無人知道,該怎麼預防和治療,染上疾病的人,只能痛苦地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疼痛折磨,眼睜睜地任由疾病發展。到底是生存還是死亡,只能看個人造化。一些患病後大難不死的人,往往也會留下後遺症,如導致腦炎、流產、失明等。

在國內,關於天花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影響,我們可以從相關的資料文獻中略窺一二。

《王熙自撰年譜》中記載,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帝半夜緊急召見禮部尚書王熙,對其稱:“朕得了天花,將不久於人世,你要詳細地記下我的話,馬上擬定詔書。”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關於這則文獻記載,有人曾懷疑其真實性。不過,根據學者的考究,順治帝的確死於天花。主要理由有兩點:

  • 1.順治帝逝世之後,採用火葬處理,且連同其生前用過的衣服等各種東西全都一塊火化了,這點和傳統的漢族葬禮習俗相違背。
  • 2.我國古代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立君主,而順治帝在人選敲定上,既沒有立長也沒有立幼,而是選擇了第三子玄燁(即康熙帝)。我們前面提過,康熙帝得過天花,而眾所周知,得過天花後的人,就不會再有染上天花的風險。

所以,綜合起來看,順治帝應該是死於天花。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有人可能會問,一個天花流行病而已,至於要牽涉到如何選繼承皇帝問題上嗎?

其實,不僅是天花,在那個醫療水平還相對比較落後的年代,許多流行疾病都能直接要人命。而天花,在那個年代,更是被視為“絕症”。在那個天花肆意橫行的年代,即便是皇室,對其也是束手無策。

其實,不僅是順治,清朝的不少統治者都曾受到過天花的困擾。根據《清宮檔案揭秘》記載,同治帝也死於天花,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幾個兒子,也死於天花。可以說,清朝統治者,乃至於其妻妾或子女都曾受到過天花的“侵害”,其中不少年幼的皇子、皇女因患天花而死。為此,在選擇繼承人上,當然需要慎重考慮。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關於天花,康熙皇帝曾回憶道:

“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大意是指年幼沒有得過天花,一直備受保護,為了避免染上天花,曾被送出宮避“痘”,為此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曾在父母身邊,沒有給父母帶去過歡樂。

不過,雖然備受保護,但是依舊沒能逃過天花病毒的魔爪。康熙2歲時染上天花,所幸最後性命保住,最後,才允許搬回宮中住。(據說,當年順治皇帝也曾有意避天花,如帶著嬪妃隱居山林,多年不接見外藩首領,禁止未出痘的蒙古王公貴族到京覲見等……)

關於天花,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也曾對自己的性命表示過擔憂:

“我未經出痘,此番出征,令我同往,豈非特欲置我於死地乎?”

大致意思是,哥至今未曾得過天花,沒什麼天花病毒免疫力,此番要出門打仗,萬一到了中原不幸被傳染了天花咋辦?這不是要我老命嗎?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可見,天花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多大的威脅。

人類與天花的抗爭史

由痘病毒引發的天花流行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作為一種極為嚴重的生物病毒“殺手”,目前,人類仍沒有研製出有效的藥物來治療,主要以預防為主,如接種天花疫苗

早在古代,我國“藥王”孫思邈就曾想到了用接種的方式來預防天花:將天花口瘡裡的膿液提取出來敷在皮膚上。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康熙皇帝任位之後,流行痘疫苗法,此種痘疫苗法有兩種類型:

  • 1.水苗法

取患者痘痂,融入水或乳液中混合,將水溶液沾沫在接種者的鼻中。

  • 2.旱苗法

取患者痘痂,磨碎研製成細末,將痘苗放入鼻中,或供人吸入。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旱苗法

不過,在當時,接種痘疫苗也存在較大的風險,且操作複雜,並非文字所述的如此簡單。

直到1796年,英國鄉村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發現了一種更為有效的接種方法,才降低了接種的風險性,這種方法便是牛痘接種法。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和用人的天花病毒作為“引子”接種不同,牛痘接種採用的是牛痘病毒接種,兩者的原理大體相同(主動建立免疫力),但是牛痘接種法不會使人致病。用人的天花病毒接種,主要是先使人患病,後再將其治癒,最後使患者獲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大體流程:選用毒性比較小的痘苗,讓人患上輕度的天花,然後再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使其治癒,獲得免疫力。】

之後,牛痘接種法被普及到世界各地。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種痘情景

1961年,我國境內最後1例天花患者痊癒出院,宣佈天花在中國成為歷史。

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展開了徹底消滅天花病毒的計劃,最後被記錄的天花感染者,是一位來自醫院的工人,時間為1977年。

天花保留的爭議

究竟是該存留,還是該銷燬?

天花,為全世界性疾病。1980年,天花雖然已經被宣佈被消滅,但是至今為止,還有少量天花病毒被存放在兩個地方: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和俄羅斯的維克多實驗室。【注:獲得WHO許可保存天花病毒的正式場所】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由於天花是世界上危害性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加之目前尚未有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此很多人擔心天花洩露。

比如2019年9月16日,俄羅斯新西伯利亞一家實驗室就因為天然氣爆炸而起火,而這家實驗室(英文簡稱:Vector)正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存有活體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的實驗室之一。為此,當時還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爆炸發生後,所幸只是大樓玻璃被炸燬,一名工人被燒傷而已,沒有危險物洩露。

天花,被稱為“窮人的核彈”,另外,天花唯一宿主是人類。不少人擔心,天花病毒或被用作生物武器,禍及人間。

對此,很多人呼籲應該徹底銷燬天花病毒。

關於天花病毒去留問題,2011年,世界衛生大會的各國成員代表曾對此做過激烈的爭議,美國、英國、西班牙、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表示支持保留天花,以便於更好地研究天花病毒。伊朗、非洲等不少發展中國家表示反對保留天花病毒。當然,也有不少發達國家表示應該銷燬天花病毒。

不過,爭議了許久,至今天花病毒仍被保留在實驗室中。但願,“潘多拉的盒子”永遠不會被打開,世間無痛無災,人民幸福安康……

對於天花的去留問題,你又持何種看法呢?你認為天花應該保留還是該銷燬呢?歡迎留言討論~


吳波主編,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北方婦女兒童出版

邵麗鷗編,小小洞天微生物世界四色,吉林美術出版社

孫穎浩,翁鐵慧,陳錦華主編,城市核化生爆醫學救援指南,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凱特·凱利著,科學革命和醫學1450-1700,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齊魯晚報:《清朝和天花有著不解之緣》,2016年


寫作不易,喜歡就點個贊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 。

史上最烈性傳染病之一,造成5億人死亡,至今病毒保留備受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