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美味并没有标准,有人折服于米其林大厨的料理艺术,有人在市井气十足的大排档里吃得酣畅淋漓,也有人嘴馋街头巷尾家常菜的滋味。正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食性,或以热辣俘获食客,或以清隽之味会友。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在这个千城一面的时代,这座城市打动人的远不止老苏州精致的一日三餐,还有不同于繁华都市的诗意与人情。

【矜持的小店】

水陆并行的平江路,沿河伸出众多历史悠久的小巷,随意拐进一座老宅,便可以亲临真实的市井。沿河的曹胡徐巷每天都会坐着一个听评弹择菜的老头,身后这座由老屋改建的家庭私房菜馆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两个女儿将自家小店取名“听香堂”,没有对外吆喝,女儿们最初的私心也仅仅是想要吃到父亲的手艺,而父亲老洪也是顺从了孩子们的心意,不声不响地认真烧着一手地道的苏帮菜。尽管“听香堂”是一家餐馆,但是每位来到这里的客人在饭菜上桌前都是不知道今天自己将会吃到什么样的菜肴。这也是餐馆留给客人的一份惊喜,更让父亲老洪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花上一天准备晚饭,三两天出一道酱方,食单根据季节变化,姐姐负责对外的沟通,妹妹则为父亲打下手,老洪一家的手艺让人看到了苏州人家常餐桌上的精致。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一点心事】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苏帮菜,是只有年纪的老苏州才知晓门道。苏州位于太湖之滨四时鱼鲜,八节水产,一年四季,这里物产丰富给予了苏帮菜无限的创作灵感而老苏州人却在日常的烹饪口味中独爱鲜甜。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冬日的酱方是老洪的绝活儿。有人说没到过葑门横街和南门集市,就不算了解苏州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老洪就是这里的常客。每天六点出门,排得上号的猪肉铺都有老洪相熟的老伙计。将腌制好的苏太五花肉入锅中闷上一整天,满屋子都是肉香。浓而不失其鲜,淡而不失其味,香而带甜,老洪在每一餐饭上都花足了心思。

老父亲精湛的手艺令食客慕名而来,然而打动人心的却是这间小店平淡而温暖的日常。簇拥在狭长紧凑的小厨房,父女三人边忙活边斗嘴。每一个光顾店里的食客,都好似相识多年的老街坊。在不善言辞的老洪身上,看到了老苏州的风雅与闲适。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父亲的爱总是默默地陪伴,在两姐妹谈论着未来的婚姻大事争闹的时候,父亲老洪却在一旁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今日的菜码,安静的听着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想法,尽管许久说出了一句“快了”,也是在间表达出对女儿们将要为人妻子的期待却也透露着些许的不舍,毕竟当初开店最大的动力就能和女儿们每天聚在一起,但是他也知道,随着女儿们年纪的渐长,这样的美好随时都会戛然而止。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大城小爱】

“一两黄酒 一碗头汤面 一曲评弹”是苏州人的老三样。清晨来一碗头汤面是老洪几十年的习惯。老洪少时每晚帮父亲打黄酒,街坊总会给他盛上满满一碗,看着马上溢出的黄酒他也会情不自禁地凑上去抿上两口,久而久之也养成了饭后小酌的雅兴。苏州人喜欢听书,不亚于绍兴人喜欢喝花雕,上海人喜欢的压马路。街头临立的茶馆,老茶客总是风雨不改到点来坐。平日里再忙,午后听过一曲,老洪才会心满意足地回到厨房。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守着方寸的灶头和小家,老洪未曾出过远门。会烧菜又精通木工的老洪,这辈子最得意的职业是一名父亲。在老洪家的家人们不用下厨,到点只需等着老洪将蹿着热气的家常美味端上桌。

“父亲老洪是一个讲究仪式感的人,最看重家庭时间。”两个女儿从小到大最深刻的记忆,是无论多晚多忙,父亲都会赶回家做饭。真正美味的料理并不讲究天赋异禀,更在于人们过往的生活方式,还有为家人张罗一桌美味的心意。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姑苏城里浓油赤酱的苏帮菜,只有他做的父爱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