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太極拳勢圖解》:大清改革開放後的教育思潮流向,楊家變革序幕

《太極拳勢圖解》是許禹生1921年出版一本太極拳教材,因為具有創作性或開創性也可以稱作是他的著作。

只是一部著作在今天也許不足為奇,因為今天良莠不齊的著作氾濫;編寫教材高校教師人人皆是行家裡手,可是除了他的學生使用他的教材,似乎對整個社會缺少應有的影響力。

如果以這樣的眼光和時代的智識來看待距今一個世紀的《太極拳勢圖解》,那就是眼界侷限了我們對歷史的認知,侷限了我們的歷史格局和胸襟。

《太極拳勢圖解》[1]出版於1921年,卻是清朝末年二十世紀初葉在知識階層出現的“軍國民主義”思潮下武術改革的一種反正;也是“土洋體育”之爭中民族精英拯救中國武術的結果之一。許禹生以楊家拳術為樣本改編教材,此舉成了楊家拳術後期變革的序幕,決定了楊家拳術後來的道路走向。

《太極拳勢圖解》:大清改革開放後的教育思潮流向,楊家變革序幕

以楊澄甫動作為基礎的太極拳技術規範

緣起:那個狂熱學“洋”時代的教育

今人多知道共和國1978年的改革開放,鮮有人知道1894年大清國的改革開放。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共和國一段扭曲的封閉歲月後經濟走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被迫冒險探路。1894年的改革開放是在洋務運動中大清國向西方學習引進軍工企業及部分民用工業後,貌似蓬勃發展,一度出現歷史上所謂的“同治中興”,但是接踵而至的甲午戰爭把國人30年洋務運動中發展起來的盲目自信滌盪殆盡。精英階層對他們稱之為“撮爾小國”的日本做了最為沉痛的對比和反思,對自身存在的沉痾痼疾無情鞭笞,而做出的一系列自下而上反應。求變的情緒在精英階層醞釀發酵,一直持續到民國。

清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在各種聲音中應運而生,這裡只談及教育方面的改革。

1896年光緒皇帝下詔書廢除八股文,京師大學堂在百日維新中建立,這是傳統教育的結束,中國近代學校教育的發端。從這一年開始向日本派遣留學生,逐年增多,到1906年達到兩萬餘眾。一切從最初學習歐美國家轉而全面學習日本。《太極拳勢圖解》作者許禹生就是在京師大學堂接受了時代最前沿的教育,還是一個留日學生;或者說,他是一個看過外面世界,接受近代教育的人。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管學大臣張百熙擬訂《欽定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由於主持“壬寅學制”的張百熙素以偏護新學遭受非議,而壬寅學制制定倉促,存在諸多不足,一經公佈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其中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建議。所以壬寅學制沒有真正地實行。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重新擬訂學堂章程,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1月公佈《奏定學堂章程》,是年為舊曆癸卯年故稱癸卯學制。“癸卯學制”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教育體系。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末教育宗旨的正式頒佈,由學部(民國後改為教育部)奉上諭公佈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宗旨。

其中清政府政策中提到的“尚武”是那個時代知識階層共同的追求和呼聲,梁啟超的學說及嚴復的演講頗具代表性。

梁啟超說,華夏民族開化最早,但是兩千多年以來,每每與外族交戰,沒有不挫折敗北,這是中國人在歷史上最大的汙點,是民族的奇恥大辱。他舉例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視察柏林小學時說,我德國人民都應當重視體育。如果不講體育,那麼男子不能擔負兵役,女子不能孕育魁梧雄偉的嬰兒,沒有強壯的人民,國家如何能強盛?所以歐洲諸國,沒有不積極從事於體育的。所以德國除開展體操外,還有擊劍、馳馬、踘蹴、角抵、習射擊槍、游泳競渡等等項目,無不加意獎勵,務使舉國之人,都具有軍國民之資格。生存競爭,優勝劣敗,所以我國應當極力倡導華夏同胞練其筋骨,習於勇力,不能日日頹廢地生活![2]

梁啟超說的華夏曆史事實不一定是全是真的,但是民族戰爭中敗多勝少卻是事實。他試圖呼喚起民眾像歐洲強國那樣從事體育,不至於華夏民族在生存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嚴復說,百餘年來的生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心雖神明,但都要依賴於人的身體和神氣,所以一定要從事體育運動來強壯身體。因此,洛克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有一個強壯的軀體裝得下偉岸的心。斯賓塞也說,懦弱的軀體不能夠擔當大業。[3]

上有統治集團對戰敗的反思,下有知識精英的鼓吹,軍國民主義思潮迅速發展開來。

至民國後,蔡元培認為,它(軍國民教育)並不是一種理想社會的教育,然而在中國,卻是“今日所不能不採者”。民國領袖蔣介石指出:我們今天的一切教育,要有一箇中心目標,就是要實施軍國民教育,養成軍國民的風尚。[4]軍國民主義思想的傳揚在青年學生群體中激起了一股尚武精神,軍國民教育在清末民初盛行一時。許多城市學校紛紛致力於普及軍事知識教育和軍事技能訓練,培養年輕人的軍人體魄和軍人精神。

這是一段各種思潮風起雲湧,各種過激行為層出不窮的激盪歲月。

嘗試:用西式體操法改造中國武術

但是這時候知識階層提倡的“尚武”是指推行西洋體育的“軍事體操”並非指代中國武術。整個中國此時新式軍隊習練西方兵操和單槓、雙槓、木馬等器械,學堂聘有外國教官,學校體育課程的內容有擊劍、拳擊、啞鈴、跳高、跳遠、足球、游泳、單雙槓、爬山等項目。新學堂的大量開辦及“體操課”的開設,造成了體育教師奇缺,而國內原來又沒有體育教育專業。為了緩和體育師資缺乏的矛盾,1906年3月,清政府學部通令各省於省城師範“附設五個月畢業專修科”以培養小學體操教習。

西方“洋體育”全面強勢地進入軍隊和學校教育系統,被視為“土體育”的民間武術幾乎陷入被遺棄的境地,於是有志士心生憂慮。

民國成立後許禹生在上報教育部的專件中說,體操是模仿別國的形式,我們學習了十幾二十年年沒有看到國民強健上有什麼進步。這就如同不良的器械需要陶冶,不利的船艦需要改良,國民身體不強健,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必須養之有素,練之有方,然後才能強固體幹活潑精神。我國武術從大處講有殺敵效果,從小處看能除暴安良,如果能夠竭力提倡,真心奉行,可以除去文弱之氣,振奮精神,也許用數十年時間,我們就能成為雄健之國。只是武術因為一直口傳心授,沒有專門的書籍使這種有用之學不能得到普及。[5]身為教育部主事,許禹生心中想到的是怎樣利用武術強健國民之身體,振奮國家之精神,並非出於一己之私心,是那個時代有識之士憂國憂民的大情懷。

但是,最初想到的解決辦法不是直接推廣武術,保持民族特色。

軍國民教育“尚武”成為時尚,為何不讓中國武術搭上時尚的順風車?

此時有一箇中國軍人試圖把中國武術改造得像西方體操一樣訓練士兵,他就是馬良[6]。

馬良訓練士兵時曾將所習拳技和摔跤術參照兵操練法,編成新式武術法,在其任職的武備學堂和軍旅中傳授。1911年馬良任陸軍第九協協統駐紮山東濰縣時,邀集一些武術名家,編輯武術教材,把他所擬定改編後的武術定名為“中華新武術”。馬良憑藉自己的社會地位四方遊說,“中華新武術”便藉著軍國民教育的東風廣泛傳播。

1916年9月許禹生受教育部委派同孔廉白等人一起赴濟南考察馬良的“中華新武術”,一行人參觀後同樣賞識這種改良後的中國武術。於是這種命名為“新武術”的武術很快被列為軍警和學校的正式體育項目,風靡一時。此次考察對許禹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他不僅推崇馬良的“中華新武術”,接下來的舉動證明他也要用這種方法來改良他的武術教學。

許禹生也同樣召集體育研究社的武術家們編排了《少林羅漢功》《少林十二式》《太極拳單式練習法》等體操化的武術教材。在激進的時代潮流中不能說它一定是錯誤的,變革總比等待武術在浪潮中被湮沒要有意義得多,而所有的創新都有一個試錯過程。

《太極拳勢圖解》:大清改革開放後的教育思潮流向,楊家變革序幕

許禹生與楊澄甫

迴歸:保留中國武術特色

不過,問題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羅漢功、少林一些拳法這類剛猛的外家拳術,配上口令很容易與體操相融合,可是像太極拳這樣剛柔相濟的拳術與體操結合就相當困難,把太極拳配上口令去練習成了似是而非讓人莫名其妙的東西。創編出來的太極操脫離了武術傳統文化和太極拳的理念,吸收了西方體操思想沒有使太極拳昇華,反倒是失去了自我。

所以許禹生在《太極拳單式練習法》一書中不得不加入諸如“注意”“應用”或“功用”等用詞以在體操式的練習中保持太極拳本身的文化因素。正是因為太極拳與體操完成融合的困難,許禹生在敘述中多次加以說明“適合高級小學、初級中學之教材”“各門國術初級之用”。他試圖向人們表明,這種體操式的拳術只是初級入門之學,並非拳術的全部。

在這一輪的武術體操化運動中,武術變成了機械的體操,是不成功之作,太極拳猶然。顯然,武術對外來文化的吸收,應該以保持自身的文化為根本,把漫長曆史中積澱的文化個性和價值體系靈活地融進西方的體育中,使其不漏痕跡自然融為一體似乎才是成功之作。可是誰又能把它做得完美無缺呢?武術體操化在二十世紀初是個開端,不過此時的體操化只限在大眾武術中,二十世紀末競技武術體操化同樣充滿了困惑與矛盾,面臨著各方的批評與職責。

大眾對太極拳的接受度要好於西方體操,民國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教授張士一1931年寫的一段話:“餘行早操二十餘年,所取盡系西法,近三四年間,始以太極拳代之非偶然也。餘習斯術語程君志道,即覺特別有奇趣,非西式體操所能望其項背。”可能表達了大眾的心聲。許禹生也一定認識到了太極拳體操化的拙劣之處,在教材《太極拳單式練習法》後就著手整理一部完整的太極拳著作——《太極拳勢圖解》。

《太極拳勢圖解》:大清改革開放後的教育思潮流向,楊家變革序幕

民國教育部專門教育司主事許禹生。他的主要身份是教育部官員。

轉變:《太極拳勢圖解》出爐

《太極拳勢圖解》以楊家太極拳為藍本是必然。許禹生在清末學部工作時就追隨楊健侯學習太極拳,1921年人們所理解的太極拳就是楊家太極拳,在北京城吳鑑泉等人的太極拳都是楊家衍生而出。

《太極拳勢圖解》要作為學生太極拳的入門套路,在保留太極拳技術特色的同時,需要對太極拳動作進行規範和降低難度。太極拳動作以楊澄甫的動作為基礎進行模型規定,所以楊澄甫的太極拳動作是太極拳標準化的開始。在難度動作上做降維處理,只保留了“二起腳式”。即便如此在對大眾推廣過程中,此動作仍然難度較大,從1925年陳微明《太極拳術》之後,這個動作在楊氏太極拳中徹底消失了。今天見到的楊氏太極拳動作是經過多次教材改編之後傳承下來的樣式。

《太極拳勢圖解》作為武術教材,它改變了傳統的習武方式。習武者有了基本的技術規範和依據,再也不是以師父口傳身授徒弟體悟,這樣極易引起技術傳承偏差的低效率方式傳播了;習武者可以從全貌中理解太極拳,而不只是從師父口中瞭解隻言片語或者零散的拳術知識。但是,師徒制這種傳承方式在培養運動精英人才上仍然具有重要價值,今天還在各級專業運動隊廣泛地存在存在著,不過這是一種變換了訓練方式的師徒制。

古時人們關於技術傳承總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人們總相信,這一代人不如上一代人勤奮和努力。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真思考過,其實是傳統技術教育方法和訓練方法體系存在著缺陷。自許禹生一代開始,有識之士才開始反思武術傳統教學訓練方法的問題,並著力糾正它。

楊家拳術走在大時代變革前沿,與它身處二十世紀初各種思潮風起雲湧的北京城息息相關,也與他們受到楊家門徒許禹生這樣的時代先鋒思想人物薰陶有關。

許禹生系統地總結了太極拳的理論和技術,使其第一次以一個完整的體系呈現在眾人面前,對於科學化地推廣太極拳有積極的意義。

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唐才良總結了它在中國武術史上創造的第一:1.第一部關於太極拳的完整教材;2.第一本介紹楊家太極拳的書,通過他的著作,楊家太極拳開始在大眾領域為公眾所認知;3.第一次正式刊登《太極拳論》的書,它興太極拳理論研究之風; 4.第一本講述太極拳歷史的書,成為民國武術書爭相效仿的樣板,雖然書中關於張三丰的介紹引發了爭論,但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武術史的研究。[7]

《太極拳勢圖解》無論作為著作或是教材都代表了時代先鋒思想,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註釋

[1]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京華印書局.中華民國十四年五月.

[2]原文:恫夫中國民族之不武也!神明華胄,開化最先,然二千年來,出而與他族相遇,無不挫折敗北,受其窘屈,此實中國歷史之一大汙點,而我國民百世彌天之大辱也。”德皇威廉第二之視學於柏林小學校,其敕訓曰:“凡我德國臣民,皆當留意體育。苟體育不講,則男子不能擔負兵役,女子不能孕產魁梧雄偉之嬰兒。人種不強,國將何賴?”故歐洲諸國,靡不汲汲從事於體育。體操而外,凡擊劍、馳馬、踘蹴、角抵、習射擊槍、游泳競渡諸戲,無不加意獎勵,務使舉國之人,皆具軍國民之資格。生存競爭,優勝劣敗,吾望我同胞練其筋骨,習於勇力,無奄然頹憊以坐廢也! (梁啟超《論尚武》)

[3]見蔣介石《國父遺教概要(附錄一)》

[4]原文:百年來生理學大明,乃知心雖神明,其權操諸形氣,則大講體育之事。故洛克謂:‘教育目的,在能以康強之體,貯精湛之心。’斯賓塞亦云:‘不講體育而徒事姱心,無異一氣機然,其筍緘關鍵極精,而氣箱薄弱不任事也。(雷欣:《北大演講百年精華》,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

[5]原文:吾國素稱文弱,毋庸諱言。憂國之士迫於時勢所趨,潮流之所激,因提倡尚武之精神,體育與德育智育並重,學科之內,加以體操,然皆襲他人之形式,未克振己國之精神,以故與學幾廿年,而民國之強健未現有若何之進步也。

今擬提倡中國舊有武術以振起國民勇往直前之氣。夫器械不良尚可以陶冶,船艦不利可以改良,惟此國民之不強,決非一朝夕間所能作其氣,必也養之有素,練之有方,始克有強固之體幹、活潑之精神。我國武術數千年來,代有傳人,嫻其術者,大有殺敵效果,小之亦除暴安良。且各其一種慷慨激昂之氣,徒以教者口傳,學者心受,素乏專書,致使有用之學不能普及,殊為可惜……果能竭力提倡,實心奉行,則文弱蠲,精神斯振,安見十數年後,不一躍為雄國耶?(許禹生等《擬請提倡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學校必修課》提案)

[6]馬良(1875年-1947年),字子貞,河北清苑人,回族,民國時期軍閥、武術家,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曾任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長、濟南鎮守使、西北邊防軍第二師師長。抗戰爆發後,馬良被日本人任命為山東省省長兼保安總司令,後加入汪偽國民政府。1946年在濟南被逮捕,以漢奸罪名下獄。1947年病死濟南獄中。馬良熱心推動傳統武術,曾招攬楊鴻修等武術家為其門下,著有《中華新武術》。

[7]許禹生著,唐才良校注.太極拳勢圖解.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