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生活小科普:流感肺炎有多可怕?

对大家来说流行性感冒并不陌生

但是它的严重程度常常被人忽视

人在得流感时

除了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全身不适状况外

还可能引起

肺炎、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严重时可致命

在遇到流感时

儿童

是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生活小科普:流感肺炎有多可怕?

在病毒如此活跃的季节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肺炎

老母亲们又该如何做好疾病预防

避免宝宝们遭受病毒的侵害呢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它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相比于普通感冒的自愈性强,流感不仅起病急、传染性强,症状也更重。

一般来说,普通感冒临床表现主要为咽部疼痛不适、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不会引起发热和全身症状,或仅有一两天轻、中度发热,无寒颤;而

流感多出现39℃~40℃的高热,发热时间长,可伴寒颤,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生活小科普:流感肺炎有多可怕?


根据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又分成许多亚型,如H1N1、H3N2、H5N1和H7N9等。流感病毒易变异,且传染性强,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肺炎是常见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还可引发其他并发症: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发热等,最常表现是慢性咳嗽(超过3周),轻的时候是刺激性咳嗽,比如一开始为干咳,早晚明显,之后转为持续性剧咳,还会发热(常达39℃左右)。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


导致流感并发肺炎的元凶有两个:

一是流感病毒本身,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直接侵犯肺,导致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

二是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流感病毒如果与这些细菌共感染,往往会增加流感肺炎的致病性与致死率。


儿童是肺炎的高发人群

儿童容易患肺炎主要取决这三个原因:

01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结构特点

儿童的气管和支气管腔道相对狭小,且缺乏弹力组织,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分泌黏液不足,黏膜纤毛运动差,因此清除呼吸道微生物的能力不强。

02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呼吸频率要比成人快数倍,且年龄越小越快,因此缺乏补偿能力。

换句话说,一旦需要更多氧气时,孩子的呼吸频率就因不能再快,而发生供氧短缺,肺不能应对呼吸道感染后的额外负担,导致感染后的病情加重和难以控制。

儿童的肺活量和通气量也相对较小,肺脏的氧含量相对欠缺,不利于损伤后肺组织的修复。

03儿童免疫力发育不完善

人体淋巴组织产生的抗体是消灭或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力武器,但儿童的免疫功能要到12岁才能达到或接近成人水平。

有一种叫“分泌型IgA”的抗体,在呼吸道黏膜防御微生物感染中的地位特别重要,遗憾的是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这种抗体水平很低,这成为易发感染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从乳汁中获取这种抗体,而吃奶粉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产生,这也是为什么人工喂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


预防流感小妙招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2.合理喂养儿童,提倡母乳喂养,在医生指导下添加换乳期食物,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

3.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4.家里有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立即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5.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给儿童增减衣服,既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又要避免过多地出汗。


综合整理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命时报、丁香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