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施一公

引子

晚清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自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之后,中国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列强武器、科技的强大,开始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自救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但是想要一个国家强盛,不仅仅需要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还要培养国家人才。于1872年,清政府首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序幕。后来康有为提出了“科学救国”的思想,并表示“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

190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提出退还一半的庚子赔款,作为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费用。两年后,第一批庚款生,共47人赴美留学,掀开了中国留学美国的热潮。这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人才,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就是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美国留学生立即决定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用自己学习多年的先进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但是美国肯定不会放这样一个威胁回到中国,曾经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曾评价钱学森为:“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由此可见钱学森的实力有多强。因此美国对于钱学森等回国之路给予了各种各样的阻挠,后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美国才答应放人,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才得以回到国土,为国家做贡献。如今,也有一位科学家拒绝美国的高薪诱惑,选择逃离美国,回到中国,他就是施一公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施一公


01

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家排行老四。施一公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就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施一公从小学习优异,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曾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并且获得了第一名。中学毕业后,被学校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天赋聪慧的施一公,提前一年从清华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的施一公,离开祖国,前往美国继续深造,1995年获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由于施一公在学校表现优异,深得导师喜爱,因此在施一公毕业时,导师曾公开表示“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学生”。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施一公

1997年,施一公因为在分子方面的杰出成就,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助理教授,并且还为施一公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与将近50万美元的启动金。施一公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尽情的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在九年后,他已经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并且成为了美国生物界响当当的人物。美国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要给予他100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这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却被他给拒绝了。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施一公


02

当时已经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有着一片美好前景的施一公,却突然宣布回到祖国,为祖国做贡献。2008年2月,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的施一公回到中国,在辗转多个名校之后,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施一公放弃千万美金的研究经费,回国教学,许多人都表示不解,施一公这样回答道:“没有太多的理由,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不管走到哪,我都是中国人,回到祖国为祖国奉献,是每个华夏儿女应尽的责任。

又一中国人“逃离”美国,1000万美金都留不住,美方:绝对不能放

施一公

施一公的回国,让中国在生物分子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施一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症,如今已经研制出了抗癌新药,施一公在采访中说道:“目前该药已进入Ⅱ临床试验末,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相信在施一公等科学家带领下,癌症等疾病终将被人类所攻克。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