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生於七月四日》是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湯姆·克魯斯、凱拉·塞吉維克主演的傳記電影,於1989年12月2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退伍老兵朗·柯維克的同名自傳小說改編,講述的是熱血青年朗被美國總統的越戰演說激勵後從軍參戰,在戰爭中受傷導致身體癱瘓,並且永久喪失生育能力,戰後朗作為退伍軍人回到家鄉,本來以為自己的犧牲會得到大家的尊敬和愛戴,可是周圍人都是反對戰爭的,覺得朗的犧牲毫無意義,朗自己也明白這場戰爭並不像當初以為的那樣正義,但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他為自我辯護,攻擊那些反戰的人,怒斥他們不愛國,在經歷了抗拒、放縱、逃避後,他終於放棄自我辯護,走上贖罪之路,彌補曾經的錯誤,最終加入了反戰隊伍,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演說家。

現實當中,像朗剛開始那樣,為自己的過失辯護,找藉口推卸自己責任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往往自我辯護會讓我們產生更大的衝突,為什麼大多數人犯錯後都會本能的自我辯護,而不是正視錯誤呢?有一本書《錯不在我》可以為我們揭開謎底,接下來我會通過朗的故事,從什麼是自我辯護、人進行自我辯護的心理機制以及如何避免掉入自我辯護的陷阱三個方面來敘述。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01什麼是自我辯護

《錯不在我》是由被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心理學家之一的艾略特·阿倫森和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合著的書,作者告訴我們,自降臨人世的那一天起,我們每個人便擁有了自我辯護的衝動,我們會為自己那些具有傷害性、不道德和愚蠢的行為推卸責任。

第一,自我辯護的定義。

《錯不在我》中說:“自我辯護不同於撒謊或者辯解,它比顯而易見的謊言具有更大的威力和欺騙性。大多數人在面對所犯錯誤的證據時,不僅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方式,反而會頑固地對其加以辯護,它會讓人們確信自己已經盡力了。自我辯護會令我們的錯誤和糟糕決策看起來無足輕重,它會將我們與他人的道德失誤區別開來,並且混淆我們的行為和道德信念之間的不同。”

簡單來說,自我辯護其實就是為自己做錯的事找理由、找藉口。自我辯護心理每個人都有,這幾乎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只要犯了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覺得這不是我的錯,是別人的錯。

第二,自我辯護的表現。

自我辯護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下面的情境你是不是很熟悉?

當爸媽嘮叨我們很少和他們聯繫的時候,我們會為自己推脫:“最近工作太忙了”...

當妻子抱怨丈夫回家晚或者對孩子疏離時,丈夫會反駁:“我應酬也是為了這個家”、“工作就夠讓我頭疼了,哪還有精力管孩子”...

被領導指責工作不到位時,總能聽到這樣的潛臺詞:“因為...這不是我的錯,不能怪我”...

當你被別人激怒大發脾氣的時候,你或許不會承認自己情緒管理能力差,而是安慰自己:“那個人太討厭了”、“都是因為他”...

很多人覺得自我辯護沒什麼大不了,況且好像每個人都是這麼做的,但是如果把這個概念深挖下去,就會覺得這個現象沒有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會遲到呢?因為今天交通管制了,因為早上孩子不肯起床,因為鬧鐘的電池沒電了,沒有到點響鈴。但是,如果別人遲到了,你會怎麼想呢?你並不知道他們的切身處境,所以,你會想,一定是因為這傢伙太懶了,朽木不可雕也。

第三,自我辯護的本質。

艾略特·阿倫森認為:

人們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過於強調情境;而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卻強調本質

我們用兩套標準對待自己和他人,這就是自我辯護的本質。但其實這種做法是極其糟糕的,它不僅會扭曲現實,而且也是大多數衝突和矛盾的本源,是矛盾衝突最初的出發點。

在現實當中,當兩個情侶吵架的時候,其實兩個人都是在自我辯護,結果越吵越兇,直到有一個人受不了,摔門而去,但是事後想想,其實沒有多大事,如果當初放棄自我辯護,向對方道個歉,這段衝突就結束了,現實當中類似的情景不勝枚舉。

朗回到家鄉後,面對周圍人反對戰爭的態度,他不能接受自己是錯的,他標榜自己的貢獻,詆譭那些不認同他的人,他的自我辯護導致自己變得更不受歡迎。

我為國家打仗,我是越戰榮民。

我該得到像樣的對待,那是我爭取來的權力。

上帝詛咒你,該死,我是越戰榮民。

他們對那邊的事,同胞犧牲生命,一無所知,這裡沒有一個人關心,一堆該死的混蛋。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02人進行自我辯護的心理機制分析

《孟子》裡有這樣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說做事不成功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很好的品質,但是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決策和傷害性的行為辯護呢?

其實是因為人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起作用,使人們免受認知失調的痛苦。

錯誤有大有小,其導致的結果有嚴重的,也有不嚴重的,有可以彌補的,也有無法彌補的,這些結果帶來的一系列情緒都是一樣的,懊悔、內疚、自責、失望,這些混合起來的情緒都很傷身體,受到過嚴重打擊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但人是有自我保護機制的,大腦不會經常讓身體受這種折磨,它會保護身體,所以一開始把責任推卸掉就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這種推卸責任,想辦法把自己做的事(尤其是錯誤的行動和決策)合理化的力量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失調”。它是一種緊張衝突的狀態,只要某個人同時擁有心理上兩種不一致的認知(想法、態度、信念、意見),就會出現這種狀態

所以自我辯護的本質就是避免認知失調,也就是當自己的行為和事實發生衝突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辦法調和這種矛盾,讓它變得統一,變得能解釋得通。

在影片中,對於這場戰爭,並不是朗所認為的充滿正義和光榮的,一方面朗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健全的身體,一方面是被自己誤殺的戰友和嬰兒,前者是為國犧牲的大英雄,後者是可惡的殺人犯,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認知使朗處於認知失調中,不管是承認自己被騙,還是自己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這都會讓他陷入巨大的痛苦中,為了避免這種痛苦,他選擇更加相信自己是為國效忠,是應該被尊敬的英雄。

說到底,當覺得事情不對的時候,我們都是通過自我辯護來讓自己免受失調的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會維護自尊,但這種不經意的自我辯護會讓我們對現實進行扭曲,制約我們發現自身的錯誤,更別說糾正錯誤了。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03我們要如何避免掉入自我辯護的陷阱?

想要避免掉入自我辯護的陷阱,就要想辦法減少由於認知失調產生的痛苦,艾略特列出了四個步驟幫助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對待錯誤:區分—接受—彌補—感恩

1、區分,把錯誤和人格區分開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評價別人時,會強調本質,舉個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小孩兒成績考得好,我們不會誇他努力,而是會誇他聰明,考得差我們會說他笨,我們會把一個人的行為和他的智商掛鉤;同樣的,當一個人做了傷害別人的事,我們會說這個人是壞人,而做了幫助別人的事我們就會說他是好人,我們也會把一個人的行為和他的人格掛鉤。而區分的意思是我們要單獨地、客觀地看待錯誤,犯了錯就是犯了錯,和這個人的智商、人格沒有關係,就是單獨地犯了一個錯而已,只是針對這個錯誤說事就可以了。這種把錯誤單獨拎出來看,就能大幅度地減輕認知失調的痛苦,讓我們敢於面對錯誤。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以色列是同盟好友,以色列跟德國關係並不好。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卻接受了參觀德國軍人公墓的邀請,這個公墓裡可是埋了49名納粹軍官。有記者去問當時的以色列總理佩雷斯什麼感想,佩雷斯既沒有以個人的名義進行指責,也沒有縮小這件事情的影響,而是選擇了第三種方法,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區分。他說當一個朋友犯了錯誤的時候,朋友仍然是朋友,但是錯誤仍然是錯誤。

2、接受:要全然接受當下發生的一切

印度有一位哲學家叫克里希那穆提,他寫過一本書《生命之書》,裡面就對接受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接受可以換一個詞來理解,叫做誠服,就像虔誠的佛教徒完全誠服在佛像面前的感覺是一樣的。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首先需要完全誠服在事實的面前,接受眼前的任何事情,接受任何境況,不做任何的牴觸。這與悲觀認命不同,誠服的目的是將自己從對事實的牴觸情緒中脫離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改變上。

在影片中,朗沒有辦法接受現實,一方面因為自己殘缺的身體,他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人,不會有人愛這樣的自己,另一方面,戰爭留下的陰影始終在他心中揮之不去,被誤殺的戰友,戰爭中嬰兒的啼哭聲,折磨著他的心靈,提醒他曾犯下的過錯。他終日酗酒,對家人髒話連連,甚至跑到遙遠的墨西哥,在妓女的身上尋找男性的自尊,然而這一切都沒能讓他得到解脫,反而在深淵中越陷越深。

直到他與另一名越戰傷殘老兵被遺棄在荒郊野外,兩人因為各自悲哀的命運互相咒罵,此時朗流著淚,感慨地說:“我有個家鄉,有爸爸,有媽媽,凡事都合乎邏輯,你記得在變成一片茫然之前,有合乎邏輯的事情,有你可以依靠的事情嗎?我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這是朗內心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在經歷了對抗、放縱、逃避後,他終於開始接受現實,直面過往。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3、彌補,犯了錯肯定會造成一些損失,傷害到一些人,這時我們應該拿出實際行動盡力彌補損失,你要相信當你真心拿出行動的時候,別人是可以感受到的。

有很多人糾結於既定的已經發生的錯誤,卻對當下自己能做的事情置之不理,殊不知這才是最大的錯誤,最大的損失。我們要知道真正讓自己擺脫痛苦的一定是在彌補的過程中。

當朗接受了現實,徹底接受了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確實是被忽悠著去打這一場本來不該打的仗,他的生活也由此發生著改變。他開始彌補曾經的過錯,向他打死的那個戰友的家人道歉,開始給傷害過的人道歉,開始四處遊行反對越戰,這個過程讓他一點點從深淵中爬出來,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演講家。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4、感恩。當犯了錯誤後,人難免會陷入到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裡,可能是自責、內疚,也可能是懊惱、悔恨。就像朗一樣,他覺得自己不再是完整的人,人生全被毀了。

艾略特認為,當人覺得難受的時候,是覺得失去了某些東西,如果越把注意力集中在失去的東西上,壞情緒就越嚴重。相反,把注意力集中在擁有的東西上,就會覺得富足。

一件你看來錯誤的事情,多想想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經驗、教訓,得到了什麼人生的啟發,一旦做出這個舉動,你的感覺就會變得好很多,也更容易從痛苦中重新振作起來。

《生於七月四日》:從認知心理學角度淺析如何走出自我辯護的窠臼

04結語:

聖經上講:“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呢?”想要避免自我辯護帶給我們的不必要的傷害,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犯錯誤的不都是他們,也可能是自己。

孔子說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會受到別人的詆譭或蔑視,相反這才是最值得敬仰的人。錯誤不可避免,我們要學會和錯誤相處,從錯誤中學習,把它當作生命中成長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