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实行告缗制度后,给巨贾毁灭性的打击,社会剧烈震荡

汉武帝统一货币铸币权以及实行缗钱制度后,社会剧烈震荡。后来威力减轻社会的反抗强度,汉武帝还采取了一些怀柔式的实施办法,比如有意识地树立为国分忧的榜样,而一个叫卜式的河南人便有幸成了古代“焦裕禄”。

其实,卜式这个人原本也不是有太多私心杂念,在朝廷对他大树特树之前,他还真的是很爱国,发自内心的那种。虽然他不算是大富豪,却愿意响应中央政府号召,把自己的千余头肥羊捐出一半支持汉朝攻打匈奴。而那时候还没有实行缗钱令,汉武帝很惊奇,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以为这“活雷锋”卜式一定是借着捐钱捐物谋取一官半职,居然朝廷命官询问的结果是,卜式完全为了支持国家打仗,纯自愿的那种。这种显然“有悖常人思维”的解释也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满腹疑团,还以为是他想放长线钓大鱼呢,所以并不急着提拔他,看看再说。

汉武帝,实行告缗制度后,给巨贾毁灭性的打击,社会剧烈震荡

看到后来,卜式又一次为赈灾捐了20万。这回真金白银的汉武帝也感觉他不是装的了,而是真正的个人觉悟高,于是主动给他当官,而且一路凯歌当到了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御史大夫。

当然汉武帝给卜式提官的原因也不是就嘉奖其觉悟高那么单纯,而是另有政治指向,也就是为了配合推出缗钱令进行的立体宣传,为人们配合天子的“合理圈钱”提供一个榜样的力量。

卜式的典型形像就这样给塑造树立出来了,原以为人们会学习卜式好榜样,踊跃为国作贡献,不过却收效不大,尤其是对嗜利如命的商人食利阶层,想从他们口袋中“虎口夺食”,那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商家富户尤其不买帐,能不捐的绝对不捐。看来算缗有即时流产的危险,这对朝廷相当不利,那时因战争的折腾又让皇帝手中特别缺钱,情急之下,汉武帝也只能“霸王硬上弓”,紧接着出台了告缗政策,采取全民动员的手段,号召大家一起来检举揭发偷税漏税,然后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你不捐也得捐,不捐不仅要强行拿走你的钱物,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于是,皇帝的口袋因此而立马涨成猪头,肥得不能再肥,而民间资财也因财富流转急剧“减肥”,甚至变得有点民不聊生。正如太史公上文所述:“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大意就是当时中产阶级以上几乎都被人告遍,官府得民财数以亿计,要人有人,要田有田,这种以法律强制财富由社会向中央政府转移的做法,虽然有效地解决了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而此种“杀鸡取卵”的近乎野蛮的手法,却大大伤害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也就是中等以上的人家大都因重税而破产,反正你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因为没有对私有财产的合理保护措施,到了最后都让官府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拿走,干不干一个样,所以生民不再经营实业勤劳致富,宁愿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再也不敢积蓄产业财富,这样就大大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汉武帝,实行告缗制度后,给巨贾毁灭性的打击,社会剧烈震荡

汉武帝剧照

这就是官府进行积极财政政策而出台的缗钱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还不是最坏的,嗣后推出的增税政策,以及盐铁专营、均输平准法的实行,更是给巨贾豪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本末之争”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反映,汉武之前贾谊、晁错等人就对天下“背本逐末”颇有微词,到了汉武帝为了配合一统经济正好对商业“末流”开刀,极度抑商的结果,所以中国古代经济中“商”的成份一直“发育不全”,直到现在有人还认为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如此想来也不无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