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音公司最近整体收购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院,以补充运输机设计的不足,你怎么看?

三益三


这正是乌克兰动乱的原因之一。

贴一篇我前年的文章权作答题,乍看可能有点文不对题,请您稍安勿燥,待看到中间那段,就会明白文章的用意。

那只是乌克兰政客波罗申科为延续其寡头政治装装样子,过过嘴瘾,对内对外摆个姿态以挽回其糟糕的选情所做的垂死挣扎而已。我们撇开民族感情,也不做道德判断,就事论事,就知道无论从历史探究,还是从现实考量,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民族的重要性。

前苏联时,俄、乌一家,划归谁辖,无关得失,一如一国之内区域调整;苏联解体,俄、乌关系尚好,俄也能默认。现在乌成了北约反俄的桥头堡、急先锋,俄拿回克里米亚也在情理之中,这是俄罗斯做为全球大国的担当,当然也可以说是他的野心,还可以说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食言的反弹。

迂腐的书生好拿条约、信用说事,这个我部分的承认,西方发达国家在商业交往中较欠发达国家具契约精神(理由多数人皆知,就不展开了),可是一旦涉及国家利益,沾上政治,西方的毁约行为较他国更甚。(例子太多了,无暇列举)。

条约的遵守,在于力量的均衡,也是国际间大国博弈妥协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束缚小国弱国,叫他们老老实实的遵守,霸权强国是选择性的遵守或不守遵,也可部分遵守、部分不遵守,无论怎样,他都能找到自认为合理的借口,因为解释权在他手里。这就是国际关系的本质,也是人类社会自国家诞生至今不断重复演绎的传统剧。

乌克兰人口、版图、国力在新欧洲鹤立鸡群,农业资源首屈一指,工业制造能力,尤其是国防工业直逼老欧洲大国法国,大型运输机和巨舰(军民两用)制造水平超过俄、德、英、法,仅次美国,还拥有相当数量的核武。

本可以背靠俄罗斯享受低价能源供应和军工合作制造的红利,又可以面向欧洲拥抱民主和自由经济带来的繁荣,还可以和中国合作,各取所需,并以此扩大亚洲市场。事实上乌克兰一段时间也是这样做的。

这正是美欧不愿意看到的,美国最怕乌俄交好,影响其一步步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既定国策,也不愿乌中合作(大飞机、造船)挑战其行业垄断地位;德、英、法诸国也不乐意乌成长为大国,与他们平起平坐。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也是乌克兰动荡的源头。

商人出身的乌克兰政客们不是不懂,而是借此捞名攫利,流轮坐庄,干一届,捞一把,拍屁股走人,到西方当红人,最不济也是优哉游哉的寓公。这也说明乌克兰目前的民主还属于初级阶段,很不成熟,民意容易被资本寡头所操纵。

我这样的观点,并非亲俄,更非所谓的“俄奴”,我信奉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这句话。朋友和敌人或者非敌非友,都是出于当前现实环境的考量作出的选择,多数情况不依人的感情和意志为标准。

还有,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总是要首先抓住主要问题,制定与之相应的内外国策,并适时调整,以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或牵制,或化解,或作筹码,等等),而不是感情用事,淘历史的老帐,因为他明白,那没有用。同理,较有出息的人,也多正视当下,而不是抱怨先人或后悔自己已做过的事、走过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