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现在社会虽然不乏优秀人才,但是其实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仍然是:能养活自己就行了。甚至其中一些人仍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独自生活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啃老族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一有困难就找父母帮助,没有钱就向父母要,生活不如意还向父母宣泄自己的情绪,年轻人压力大可以理解,但是如今竟然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开始就对长辈拳打脚踢,嘶吼怒骂,画面让人触目惊心。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父母拼尽全力,把最好的都留给子女,只为了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最后换来的却是孩子不断的索取,很多家长内心苦闷,为什么自己付出了全部,最后却养出了一个

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呢?父母要注意了,你们很可能无意中陷入到“贝勃定律”里了。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什么是“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的刺激就变得微不足道。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和妈妈赌气离开了家,在外面逛了很长时间,饿得不行,但是身上没有钱,只能站在面摊前面看着,好心的面摊老板给她煮了一碗面,女孩感激的对老板说:“你对我这么好,我妈妈却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却对女孩说:“我只给你煮了一碗面而已,你妈妈却给你做了那么多年的饭,你最应该感激的不是她吗?”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这就是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贝勃定律”,孩子把父母给予的爱当做理所当然,这是因为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爱意的刺激环境中,当父母再付出多少在他们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形成“关爱麻木”,当父母不再付出的时候,又会产生怨恨的心理。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父母有这3个行为快停止,当心养出“白眼狼”

1、不要把孩子太当回事

现在的家庭,全家就一个孩子,都当成宝贝一样小心伺候着,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难免会让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不尊重长辈,在学校不会分享,给人的感觉非常没有教养。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建议:

建议家长不要把孩子太当回事,如果孩子总是发脾气,就要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提高情商,这样才不会长成一个“白眼狼”。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2、不要让孩子太轻松

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孩子生活的太轻松,感受不到自己的责任感,不知道妈妈每天付出的辛苦,也就不懂得心疼爸爸妈妈,把一切都当做父母应该做的。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建议:

1岁多开始就要让孩子独自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后逐渐加入到家务中来,培养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意识,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这样才不容易成为“啃老族”。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3、不要给孩子过多奖励

家长喜欢用奖励激励孩子,希望通过奖励换取孩子的努力,但是如果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奖励,孩子很容易进入“贝勃定律”中,认为我做事了就应该得到奖励,之后家长再用奖励让孩子做更多的事,也不会提起孩子的兴致。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建议:

奖励适当就好,不要太大,否则会让孩子陷入到无法满足当中,要求越来越多。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想让孩子学会感恩,从小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好品质,好习惯,小二要推荐两套好书:

《陪你长大:早教互动图画宝盒》: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适合0-6岁宝宝大脑智力和社会能力发育的早教神器,包含健康启蒙、社会启蒙、语言启蒙、艺术启蒙以及科学启蒙等5大早教启蒙,其中社会启蒙为宝宝示范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帮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感恩,懂得分享。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通过榜样的力量给予宝宝积极的成长引导,贴近孩子的生活,懂得孩子的心,自然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这3个行为要杜绝,了解“贝勃定律”,警惕养出“白眼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