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柑橘檳榔是潮人迎春的吉祥物


潮汕人過春節,其民俗活動內容,與全國各地大體相同。在農村守歲至交子時,便放鞭炮,提燈籠到地頭神廟(或寨門口)上香迎新接福。正月初一老幼穿新衣、放鞭炮、祀祖(初一拜祖先都用齋菜)拜年、說吉祥話、舞瑞獅等,都表現了除舊佈新、尊老愛幼、接福呈祥,歡樂進取的意念。最突出的是家家戶戶在廳堂桌几上擺上一盤帶著青枝綠葉的柑和橄欖迎客,寄託“賓臨大吉”的意思。柑橘同科,而柑比橘大,因此,諧音寄意為新正“大吉”。節日裡,群眾也雅稱柑為“大吉”。橄欖則是古代檳榔的代用品。


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潮俗,初一一早,相識相見互祝賀,家中晚輩要給長輩拜年請安祝福,長輩要給小孩送壓歲長命錢。早餐要吃乾飯,說這樣出門才不會遇雨。做客向人拜年的,必要去成雙數的柑,表示送去“大吉”。客人帶上的禮物,主人收受多少不拘,而柑必有回贈,表示互致“大吉”之意。柑橘、青欖,是潮人迎春的吉祥物。

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現行城鄉新例俗,新年送賀卡、月曆、年畫、四季橘、花木盆景、茶餅等,但“換吉”風俗仍存在。

特殊與相異的春節民俗事象


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潮屬講福佬話地區拜神較為隆重繁雜,正月初一、二、三至初四“灶神回凡間”,都拜神,而客語地區僅拜初一,故客家有句俗語:“做神要做福佬神,做人要做客家人。”因為客家人喜歡一天三頓吃乾飯。


潮汕人不一樣的春節


揭西縣大溪鄉,李姓人家過春節必用肉湯煮芥菜拜祖。據傳該鄉李姓始祖年青時窮得難以過年,有一年除夕曾向屠戶賒買豬肉,當他將肉煮熟時,屠戶追上門來,對他說:“你舊帳未還清,不能再賒了。”說著將其煮熟的肉撈回去。這位李氏開山祖對妻子說:“家中僅有數叢芥菜,將就煮湯拜祖過年吧!”自此歷代相傳,過年時必有用肉湯煮的大芥菜拜祖,稱為“長年菜。”

此類有紀念意義的過年習俗,潮汕有好幾個事例。如汕頭市蓬洲莊姓於正月初四才拜祖先,饒平縣馬崗、後坑二村一年過兩個年節,都屬同樣有紀念意義的相異之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