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备的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的家长经常会头疼,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一点都不乖巧,非常爱闹爱哭。

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必经阶段,而孩子喜欢哭闹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这个阶段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家长要抓紧时机。

案例

同事最近就而我说他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扰,他发现孩子自从到了小学之后就变得非常的固执。

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前段时间有一次同事带着他的孩子和朋友去吃饭,朋友家的孩子是一个小女孩非常的活泼可爱,由于当时点的一道菜最后只剩下一份了,所以同时就理所应当地把这一份菜夹给了朋友的小女孩。

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同事的孩子非常的生气,直接在饭桌上哇哇大哭,还质问同事为什么不是把最后的那一个菜夹给自己。这时候同事觉得非常的羞愧,而同事的朋友也赶快的把菜从自己孩子的碗里夹去给同事的孩子,这时候同事的孩子才平稳下来。

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同事孩子这一个行为让同事觉得非常的神奇,回去之后也质问孩子为什么要整这么不懂事,结果没想到同事对他说平时在家里面所有好的东西,最后一份东西都是留给自己的,为什么要被别人给打破呢?

后来去询问了专家才知道同事的孩子现在所处在的阶段便是秩序敏感,对于一些固定的规则非常的固执和在意。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秩序敏感期呢?

所谓的秩序敏感期,他指的其实是幼儿对于秩序非常敏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事物的顺序是有着很强烈的要求,并且会将这些习惯运用到生活起居,还有和别人的相处过程当中。

尤其是到了孩子两岁左右,这个时候对于秩序的要求会更加的强烈,甚至到了执拗的地步,情绪也会因为对于秩序的要求而变得暴躁。


而这种秩序敏感期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那么儿童的秩序敏感系发展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1.秩序恢复就不哭闹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于秩序的要求只是处于初步的敏感阶段,他们会因为父母或者其他人破坏了自己固定的秩序而感到生气和哭闹,但是如果支持一旦恢复的话,那么妈妈就会马上的停止自己哭闹的情绪。就比如同事的孩子在对方把菜夹回到他碗里的时候,他就马上安静了下来。

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2.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自我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也开始有了很明显的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想法。尤其是在这个阶段的,他最喜欢对父母说的一句就是不用,我可以,比如很多的孩子非常喜欢自己吃饭,但是又会把饭桌弄得到处都是米粒,这个时候即便父母提出帮助,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3.一切都要重来

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秩序的敏感度是非常强的,只要任何东西之前的秩序发生了一定的区别,那么孩子就一定要求这个东西的状态要回到最初的样子。


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是巨匠也是在严格的规矩当中去施展的他的创作才能的,所以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是一定少不了规矩意识的,那么家长又应该如何在秩序敏感期的阶段给孩子立规矩呢?

  • 接纳孩子的固执

每一个处于秩序敏感期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于秩序的要求都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也应该学会去理解和包容,即便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孩子过分的固执,家长也不应该直接再去指责,就尽量的按照孩子的意思来处理就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强化孩子的秩序意识。

  •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想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具备规则意识,那么自己一定要起到模范作用,而且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孩子最经常接触的人群,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回家之后换拖鞋,鞋子换下来要摆到指定的位置,这样一些行动也可以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环境。

孩子爱哭爱闹,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要抓紧时机立规矩

  • 让孩子多和外界接触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规则的,但是我们在维护自己的规则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够去侵犯其他人的规则。

我们在树立规则意识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够以自我为中心,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在树立规矩的同时出现这个问题,家长要让孩子多和外界接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