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管怎麼凶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世界上最純粹的感情,就是孩子對父母的愛。

我們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儘量以愛回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一片晴空。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作者 | 魚爸 來源 | 養育男孩(ID: breedboy)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你有沒有兇過孩子?

說實話,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

出於為了孩子,或者自己情緒的緣故。

應該都有失控的時刻。

有一位媽媽說,“其實我很愛我的孩子,是那種願意為他付出自己生命的愛!我平時心情好時會順著孩子,允許他頑皮點,但有時心情不好,遇到他不聽話,我就會控制不住地對他大吼,數落他犯的各種小錯誤,然後他就乖乖地坐在那了。”

朋友們跟她說,“對孩子不能慣著,特別是男孩,兇一點效果好些”。

“不要怕他不理你,你打他一頓,他跟你更親”。

所以,很多父母為何一邊懊惱自己為什麼會兇孩子,發誓下次不這樣做了。

可還一次一次地去做。

就是出於這個緣故:幸好,孩子嘛!你怎麼兇他,他都愛你!

倘若是對朋友或者親戚,你兇一次,估計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關係指不定就斷裂了,這樣的脾氣發出來代價有點大。

而孩子呢,總是會選擇原諒你。

好像沒有發生這件事一樣。

可是,倘若你看到孩子被兇時的樣子和感受。

不是鐵石心腸的話,肯定也會心疼那個孩子的。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就在上週末,帶小小魚在商場玩,在一家麵店等上餐。

四周鬧哄哄的,如果不是答應他來玩一次,我更願意在家附近轉轉。

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都會不自覺地變得焦躁起來。

隔壁桌,一家三口在那吃麵,小女孩兩歲多的樣子,挨著媽媽坐著。

而爸爸坐在另一邊。

不知什麼原因,小女孩哇哇哭了起來。

這邊爸爸也跟著發起了脾氣:“不許哭!然後把筷子重重地拍到了桌子上,然後抬起手指指著孩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

“再哭就打了啊!”媽媽這時也在旁邊說。

看來是站在爸爸這一邊,想好好教訓下女兒了。

小女孩強忍著,不敢哭了。

但小小的孩子怎麼能一下子控制住。

“為什麼別人就這麼聽話!”他是說旁邊桌另外的幾個大孩子。

“給我吃!”然後他端起碗,朝著孩子的嘴裡塞麵條。

因為爸爸氣呼呼地喂著,速度又快,塞得滿滿的,孩子都無法咀嚼,加之哭泣的緣故,又把口裡的食物吐了出來。

這時他們更氣了,在不停地指責孩子,而那個小小的孩子,滿臉的淚水,眼睛往四周尋找。

她是在尋找幫助,但是沒有人會幫她。

她只能坐在那裡,繼續聽著愛自己的爸媽數落自己。

直到他們停止之前,她什麼都做不了,除了流淚。

可眼淚卻只能換來更多的指責。

在這樣的情形下,大人之後被自己的情緒包圍,卻忘了她還是一個兩歲的孩子。

她甚至無法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抗拒、不滿、哭泣都是有緣故的。

為何不去理解她?

過了幾分鐘,等父母吃完麵,平靜下來後,那個女孩也平靜下來了。

緊緊地依靠著媽媽,滿是期待地望著爸爸。

只是多了幾分怯生生的感覺。

我知道,她還是會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因為她還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我想,如果把那些跟孩子發脾氣的時刻錄下來,然後等第二天再看一遍。

很多父母會驚訝,這個人是我嗎?

我為什麼會對孩子這樣做?

當孩子做錯了事,我們要求他們道歉。

那父母犯了錯呢?

比如誤解了孩子,是不是也要給孩子道歉?

你覺得孩子哭泣是為了惹你生氣?

他其實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他的權利。

你拍桌子威脅孩子,不許他哭。

難道不是對孩子的誤解,不是犯錯嗎?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急匆匆地去判定孩子的行為。

比如有一天中午,小小魚拿著作業在我桌前詢問一個題目的意思。

媽媽這時從外邊走過,一邊說:“快點去做作業了,還有很多!”

因為之前一直叫他,他沒有去。

可他剛剛已經開始做了,忙著其他事的媽媽以為孩子在跟我討論其他東西,沒有弄明白就下了一個指令。

這樣的情形,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誤解了。

我都開始了,你還在催著我去做。

為什麼不看看再說呢?

他有一點生氣,媽媽跟他道歉後,說明了原因。

接下來就沒事了。

養大孩子的過程中,這樣的小誤解是常常發生的。

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誤解往往會越多。

因為父母的想法跟孩子的想法差距越來越大。

所以,當你跟孩子談心,他們說的最多的是:

“大人們不懂我,總是誤解我!”

“我沒有做的事,他們說我做了。”

“我是在手機上查資料、做題庫,他們說我是玩手機!”

“我讀文學雜誌,他們問都不問就說我沒認真學習寫作業!”

“他們錯了,從來不道歉的,總是覺得自己沒有錯。”

這些話,都是孩子們的心裡話。

錯怪了孩子,請記得說一聲“對不起”。

不要急著跟孩子發脾氣,先等等,多談談心。

說不定,你會發現原來是自己太著急,誤會孩子了。

請管好自己的情緒。

家,是讓孩子溫暖成長的地方,而不是情緒傾瀉的垃圾場。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在“不管怎麼兇我,我都愛你”的年紀,請善待孩子

沒做父母以前,我覺得父母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可以無私的奉獻、犧牲。

當父母后才發現,其實還有一種愛更單純、更暖心:那就是孩子對爸媽的愛。

還記得有一次,我跟小小魚兩個人在家,媽媽去外邊有點事。

到了8點多的時候,他就問媽媽去哪裡了。

我說沒事,你繼續玩吧。

但過一會他就會問我一次。

平常他跟我在一起,不會找媽媽的。那天應該是覺得天晚了,擔心媽媽了。

到了9點多的時候,媽媽還沒回來。

而且出門的時候還忘記了帶手機。

看到他這麼著急的樣子,我說要不出去找找看,應該就在對面吧。

他很快地換好了鞋子,催我出門。

但是到了樓下,他靠在我的身邊,緊緊地拉著我的手。

雖然路旁有路燈,但我知道他還是很怕在大晚上走外邊。

路過一處很暗的小路時。

他問他“怕不怕!”

“我怕!但我怕也要找媽媽回來,爸爸,你說媽媽會不會怕?”

“大人應該不會怕吧,但是太晚的話,媽媽也可能會怕!”

“那怎麼辦啊!我們趕緊找到媽媽吧。

當時我聽到心裡暖暖的。

小傢伙已經知道去關心媽媽、保護媽媽了。

甚至能克服自己的恐懼去做這件事。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愛。

有時你以為他們不懂,特別是男孩們大大咧咧的。

可是,在孩子的心中,留給你的愛有很多很多。

而且他們不會計較,只期待父母好好愛自己就足夠了。

——END——

(好文章重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無意侵權,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