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詩寫的是江南明媚春光,意象優美,意境深邃。其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常被人解做杜牧借古諷今、對當時社會崇佛風氣的批評。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杜牧詩意圖

南朝宋、齊、梁、陳四代,其帝王多是佛教徒,在這一時期興建了大量的寺院。杜牧說“四百八十寺”,其實遠遠不夠。根據清朝劉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餘寺。”就是說,梁朝有2846所寺院,光南京就有700多座。

崇佛可不僅是南朝的風氣。與南朝隔江對峙的北朝,即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崇佛之風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北魏一朝,舉國信奉佛教,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都是在北魏時代開鑿的。公元495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北魏君主、后妃、官員們在洛陽城及周邊興建了大量寺院,興盛時達到1367所(據《洛陽伽藍記》)。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分別以鄴城和長安為都城。洛陽被拋棄,昔日繁華大都市,無論宮殿還是寺院,都逐漸淪為廢墟。

一、在廢墟的啟示下,北魏一位小官員寫出一部流傳至今的傑作

廢墟往往能激發文人的思古幽情,比如英國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就是在參觀了古羅馬鬥獸場等古蹟後產生了寫《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念頭。

作為北魏國都的洛陽被拋棄十餘年後,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東魏撫軍府司馬楊衒之借出差之機,重遊洛陽,看到一片荒涼景象:“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

楊衒之是一個很有歷史感的人,此情此景令他無限感慨;他也是一個見聞廣泛的人,熟知洛陽寺院的舊聞掌故。怕時光會埋沒這一切,所以他開始寫書追記洛陽當日佛寺之盛——即《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共5卷,記載了洛陽城內外43座寺院,及圍繞著這些寺院發生的一些史實,“假佛寺之名,志帝京之事”,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筆記體著作。此書在歷代正史的《藝文志》中皆有著錄,《四庫全書》將此書列入史部地理類,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文穠麗秀逸,煩而不厭”,繁簡得宜,文筆優美,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也是上乘之作。

由於此書的祖本早已佚失,目前所見的《洛陽伽藍記》都為以宋刻本為祖本,源流頗雜,始終缺一個善本。著名語言學家周祖謨先生參校各種版本對此書進行校釋,出版了一本《洛陽伽藍記校釋》。此後,著名的文史學者周振甫先生又在周祖謨校釋本的基礎上,對此書進行了註釋翻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的《洛陽伽藍記丨校釋今譯》,以兩位周先生的校勘、註釋成果為基礎,進一步進行修補。名家校釋、名家譯註,兩位大家珠聯璧合;採取橫排簡化字,更便於讀者欣賞這部流傳近一千五百年的典籍。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書影

二、遍佈洛陽城內外的寺院,見證北魏王朝的奢華與虔誠

洛陽是佛教在中國的第一落地點。在“白馬寺”條下,作者記載,東漢明帝曾夢見金神,長一丈六尺,頭頸背後有日月光芒,這就是外國稱作佛的神。明帝於是派使臣向西域尋求,終於得到了經卷和佛像,用白馬馱著經卷、佛像,於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到達洛陽。為紀念此事,朝廷在洛陽城雍門西建立了白馬寺。

白馬寺雖然是洛陽最早的寺院,但在北魏時代,洛陽最奢華、最壯麗的寺院是永寧寺。

永寧寺是靈太后胡氏於熙平元年(516)所建。據《洛陽伽藍記》記載,自修建之初,這座塔就不同凡響: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了三十座金像。自幼信佛的靈太后認為這是信佛帶來的吉兆,所以永寧寺的營建就超過了規制。

佛塔是寺院的招牌。永寧寺塔是木結構,有九層,高90丈。寶塔之上又有描金裝飾的幡柱,高10丈,合計通高10丈,京城百里外都可看見。塔上的裝潢精美:幡柱上有金寶瓶,可以容納二十五斛。金寶瓶下有承露金盤十一重,周圍都掛有大金鈴。又有鐵鎖四道,引向幡柱和寶塔的四角。鎖上也有金鈴。金鈴的大小像石甕。寶塔九層,每個角都掛有金鈴,從上到下合計有一百三十個。寶塔有四面,一面有三門六窗,門都塗著紅漆。門上各有五行金鈴,合計有五千四百枚。又有金環金釘,繡飾的柱子,金飾的門面,令人驚訝。高風長夜,金鈴和鳴,鏗鏘的聲音,十多里外都能聽到。

佛像是寺院的門面。永寧寺塔北面有佛殿一處,形制像宮中的太極殿。裡面有丈八金像一尊,中等長度的金像十尊,繡珠像三尊,金線織成像五尊,玉雕像二尊,做工奇特巧妙。

寺中還有僧房樓觀一千多間,雕刻樑柱,粉塗壁上,門有青畫,窗有綺文,很難用語言描繪它的精美。檜柏椿松,枝葉覆蓋簷頂,叢竹香草,分散佈滿階石。

據說達摩祖師來到洛陽後,也被永寧寺的豪華震驚。他感慨自己活了一百五十歲,經歷了許多國家,但這寺的精美,是印度所沒有的,極盡佛的領域,也沒有這樣的。他口裡唱著南無,合掌讚美不停。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達摩祖師一葦渡江

除了永寧寺以外,洛陽城內外還有大量的寺院,有的是歷代皇帝本人下令修建,有的是皇族和高級官員所修建,還有百姓、僧侶籌款興建的。他們修寺的熱情源於這個信念:寺院會給他們帶來江山永固、家族昌盛、個人幸福等等。寺院究竟能否給他們帶來庇佑呢?

三、佛寺不能庇佑江山永固,卻見證了北魏的衰落、解體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後改名元宏)以很大魄力遷都洛陽,促進民族融合,是有利於鞏固統治的大好事。但是課本沒有說,遷都僅4年後,33歲的元宏便去世了。繼位的元恪做了15年皇帝,也在33歲那年去世。之後,朝政落入靈太后胡氏手裡。在不到二十年時間,北魏分裂為二。曾經寄託元宏千秋帝國夢想的洛陽,建都不到40年就被拋棄,淪為廢墟。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拓跋宏雕像

永寧寺見證了北魏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腥風血雨、兵荒馬亂。

一代梟雄爾朱榮的軍隊曾駐紮在永寧寺。靈太后是一個很“作”的女人。她出身一個地方官家庭,選入宣武帝元恪的後宮,生下後來的孝明帝元詡。她憑藉種種手段,逃脫了當時北魏“子貴母死”的命運。元詡繼位時年紀太小,她垂簾聽政,獨攬大權。

為了保持荒淫奢侈的生活和家族的榮華富貴,在兒子長大、要求親政的時候,她竟然勾結情夫毒死兒子,另立臨洮王世子、三歲的元釗來繼承大統,以便控制。

這引來了當時實力雄厚的太原王爾朱榮(他也是明帝的岳父)的討伐。爾朱榮殺了兩千多官員,把胡太后和少主元釗沉河,另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君,即莊帝。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爾朱榮

元顥的軍隊也曾駐紮在永寧寺。爾朱榮立了莊帝后,回到自己的封地。另一個皇室成員元顥便從南朝梁國借兵,一路攻打到洛陽。但很快元顥被爾朱榮擊潰。

莊帝曾被囚禁在永寧寺。爾朱榮大權在握,不臣之心越來越明顯。忍無可忍的莊帝誘殺了爾朱榮。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遂率兵攻打洛陽,莊帝淪為階下囚,被鎖在永寧寺的門樓上(後被押到晉陽的一個寺院殺死)。

或許是見證了太多罪惡,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寧寺的九層寶塔在一個雨雪交加之夜意外失火,連燒三個月,徹底燒燬。也就是在這一年,魏國分為東西兩魏,分別以長安和鄴城為都。

作者楊衒之曾親自登塔體驗雲在腳下的感覺。若干年後,他又置身永寧寺的廢墟中。真是“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北魏第一的永寧寺,儘管修建得豪華無比,但它並沒有庇佑魏國。洛陽在黃河以南,這段黃河水流很急。爾朱兆攻打洛陽時,莊帝認為爾朱兆不可能猝然渡過黃河。但想不到的是,爾朱兆進攻之際,黃河水淺,還淹不到馬肚子,大軍涉河而渡。楊衒之忍不住感慨:

像爾朱兆,馬蜂一樣的眼睛,豺狼一樣的聲音,行為近於梟獍,行兇作惡卻有恃無恐,賊害國君和親人。天神有知,就會看到他的兇惡,誰知反而使孟津渡口水淺及膝,助長了他叛逆的心思。《易經》稱天道給淫亂的人災禍,鬼神給謙虛的人賜福。用這事來驗證,實在是空話。

北魏如此崇佛,但受到保佑的是反臣爾朱兆;莊帝被押在寺院、死在寺院,這實在是對北魏崇佛風氣的莫大諷刺。因此,著名的哲學史家侯外廬先生在《中國思想通史》中指出:

​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為公認的反佛的激烈文獻。

四、施行仁義、節用愛民,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楊衒之在《序》中稱,他寫這本書的動機是“恐後世無聞,故撰斯記”,但他並不是為佛教作宣傳,而是在對佛教興衰的歷史追問中,思考社會治亂之道。

真正懂佛法之人,不會鼓勵過度修廟建寺行為的。禪宗初祖達摩到達中國,先去南朝見梁武帝。梁武帝炫耀地問達摩:“我一生當中修了很多的寺廟,剃度了很多的僧人,抄寫了很多的經書,有什麼樣的功德了呢?”

達摩說:“沒有功德。”梁武帝非常吃驚:“怎麼會沒有功德呢?”

達摩回答說:“這只是一些小的修因果的做法,是求福報的做法,這些做法會得到如影隨形的福報,但是並不是實際上的功德。”梁武帝又問:“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功德呢?”

達摩回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意思是說真正的功德是來自於內修,不是從外界可以求得的,只能是從自己內在的修持才能夠得來的。

對於統治者來說,最大的功德(或曰修行)是什麼呢?無非是施行仁政,節用愛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在古代,搞建築是很耗費民力的事,而且純消耗,沒有社會效益。明智的統治者往往主動放棄不必要的建築工程。漢文帝曾計劃建一個露臺,一看預算需用“百金”,說這等於十戶中等人家的財產,不建了。

唐太宗患有氣喘病,在長安居住的宮殿潮溼,容易犯病。臣下奏請在宮中建個暖閣讓他居住。唐太宗說:“破土興工,花費很多,當年漢文帝將起露臺,因惜十家之產而作罷。我功德不及漢文帝,更不可浪費民力。”

《洛陽伽藍記》:因惋惜佛寺衰落而寫,卻成為“反佛的激烈文獻”

唐太宗開啟貞觀之治

他們的節儉帶來社會的長治久安。反觀南北朝的這些短命王朝的統治者,一個勁兒地修建寺院,花費大量民脂民膏。像永寧寺塔這樣的豪華的工程項目,需要多少人工和金錢才能建起來?

濫建寺院,無益於社會治理,也無益於世道人心。所以佛教興盛過頭,往往也招致滅佛行動。在《洛陽伽藍記》所記時代之前,有北魏太武帝滅佛行動;之後,又有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會昌滅佛和後周世宗滅佛等滅佛運動,合稱“三武一宗”法難。

今天,我們打開《洛陽伽藍記丨校釋今譯》,在欣賞美文的同時,也應認真體味歷史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