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浪漫主义时代的特征之一体现在对于文学,尤其是对诗歌的兴趣。事实上,歌词与歌曲的密切结合就出现在这个时期。由于声音的抽象特征,浪漫主义诗人认为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真实、最纯净的艺术;而浪漫主义作曲家也在当时的诗歌中发现了音乐的共鸣,并把它转化成歌曲,

相信音乐可以提供仅靠文字无法表现的东西,强化了诗歌中的情感。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尽管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有用伟大的诗歌创作的歌曲,然而19世纪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英国出现了华兹华斯(1770-1850)、济慈(1795-1821)、雪莱(1792-1822)和拜伦(1788-1824);而德国则不仅出现了伟大的歌德(1749-1832),还有爱申多夫(1788-1857)和海涅(1797-1856)。从他们的笔下倾泄出数千首颂诗、十四行诗、叙事诗和传奇,这些文学诗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为诗歌进行谱曲。于是,一种叫艺术歌曲(art song)的体裁流行起来——它是为独唱和钢琴伴奏而作的具有很高艺术灵感的歌曲。由于艺术歌曲在德语世界中硕果累累,它也被称为利德(Lied,复数叫Lieder),在德语中,Lied是歌曲的意思。虽然许多作曲家都创作了艺术歌曲,但没有人能像舒伯特那样在这一体裁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他特有的才华表现在能够抓住诗歌文字的精神和细节并使之形成音乐,创作一种极为微妙的情感图画,其中的人声、钢琴伴奏,表现出诗歌中的每一个细节。舒伯特说:“当你拥有一首好诗,音乐便容易产生,旋律就在笔下奔涌,因此作曲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

舒伯特1797年生于维也纳。在伟大的维也纳派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马勒等中间,只有他是生于这座城市的。舒伯特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尽管他的教师父亲也以将他作为一名教师来培养。但为了不磨灭他的音乐天赋,父亲教他拉小提琴,他的哥哥教他弹奏钢琴。

舒伯特在11岁那年成为皇家小教堂唱诗班的一名歌童(我们今天称其为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这使舒伯特有机会与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有了接触。萨列里曾经是莫扎特的对手,他当时仍然是帝国的宫廷作曲家。从1810年起,舒伯特开始跟萨列里学习作曲,并且很快以惊人的速度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1812年,年轻的舒伯特离开了宫廷小教堂而进入了一所教师学院。三年后的1815年,他在父亲的小学里成为了一名教师。三年之后又三年,舒伯特发现教学既费力又乏味,毅然放弃了这份全日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追求自由和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刚开始的舒伯特除了出卖他的一些艺术歌曲得到微博的收入外,他缺少经济上的资助。不像贝多芬,舒伯特没有贵族们的赞助,他过着一种波希米亚式的流浪生活,靠朋友的慷慨帮助生活,穷困潦倒时经常寄宿在朋友家里。

当舒伯特在艺术上达到成熟时,骄奢淫逸的贵族派对时代已经日暮黄昏,这个在之前作为主要艺术表现的场所被中产阶级的客厅和起居室所替代。这里的环境不那么正式,一群对音乐、文学、戏剧和诗歌有共同爱好的“文艺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阅读和讨论这些艺术的最新发展。舒伯特的朋友们将只有舒伯特在场,只演奏他的作品的聚会叫做舒伯特小圈子(Schubertiads)。这是一种小型的、纯粹私人的聚会。舒伯特大部分最好的歌曲就是在那里首演的。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1822年,伤病降临到了这位作曲家身上,他感染了梅毒,在没有发现抗生素之前,这等于是死刑的宣判。他在那一年创作的抒情性的B小调交响曲,是他遗留下来的未完成作品,因此也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被用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舒伯特在他1828年英年早逝之前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伟大的作品: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1823)和《冬之旅》(1827),为钢琴而作的《流浪者》幻想曲(1822),以及伟大的C大调交响曲(1828)。当贝多芬在1827年逝世时,舒伯特在葬礼上担任了火炬手。第二年他也去世了,成为伟大的作曲家中最短命的一位。他的墓碑上写着:“音乐的艺术在这里埋藏了丰富的瑰宝,以及美好的希望。”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在短暂的31年生命中,弗朗茨·舒伯特创作了八部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21首钢琴奏鸣曲,七部为合唱和乐队所作的弥撒曲及四部歌剧。从任何标准看都是非常客观的创作数目。然而在舒伯特的时代,他几乎只是被看作是一位艺术歌曲的创作者。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中,舒伯特创作了多达六百多首作品,其中许多都是短小的杰作。也有一些组成一个系列的“声乐套曲(song cycle)”的形式,它们由许多首单独的歌曲紧密地组合起来,讲述一个故事或表现一个主题。《美丽的磨坊女》(20首歌曲)和《冬之旅》(24首歌曲),是舒伯特的两部最伟大的声乐套曲,都讲述了没有回报的爱情的不幸结局。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艺术歌曲《魔王》(1815)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诗歌的一开始便描绘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景:“是谁在夜半风中,骑马飞奔?”一位父亲紧抱着他发烧的儿子,骑马奔向一个客栈,以抢救孩子的生命。舒伯特既抓住了这种场景中普遍的恐怖感,又抓住了马蹄飞奔的细节,他创造了一种钢琴伴奏的音型,以钢琴家所能达到的飞快速度,无情地在钢琴上敲击着。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死亡的幽灵——魔王,轻声地向孩子打招呼,他唱着诱惑性的甜蜜曲调,旋律温柔而欢快,还有流行小调中的无拘束的伴奏。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受了惊吓的孩子向父亲呼救,他唱着一种不安的旋律线,最后是紧张的半音上行。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这个呼救在歌曲中多次出现,每次都出现在一个更高的音符上,而且和声也更不协和。音乐以这种方法表现出男孩不断增长的恐惧。父亲则以稳定、沉着和不断重复的低音旋律,好像在试图安慰他的孩子。魔王起初用甜美、和谐的曲调进行诱惑,随后便开始用不协和音调进行威胁。这样,故事中三个角色,每个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特点。这是音乐的性格描述的最佳范例,旋律和伴奏不仅支撑着歌词,也强化和丰富了它。结束时突然到来的:魔王的手抓住了他的牺牲品。焦虑的情绪变成悲伤,叙述者以越来越阴暗的小调宣布:“但是,他怀中的孩子已经死去!”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根据一位朋友的叙述,舒伯特一边读者歌德的一部诗集,一边在他的屋里走来走去。突然,他快步走到钢琴前,飞快地写着,为歌德的整首叙事诗谱写了音乐。《魔王》成为舒伯特生前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也是给他带来收入的少数几部作品之一。

我们下一期将继续介绍艺术歌曲,以及另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音乐漫谈31 | 浪漫主义时期(三):艺术歌曲与弗兰茨·舒伯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