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唐代長安城的崇業坊

長安在古代曾是西周、西漢、後秦、東漢、西晉、西魏、北周、隋唐等多個朝代的都城,長安是第一個被稱為“京”的都城,長安是西安的古稱,對於古代的長安,相信很多人都是存在著嚮往的心情,但是西安終究不是長安,我們只能從古代的歷史文獻中來探求古代長安的繁華和盛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吧!

一、雨中春樹萬人花

1、長安的盛世氣象

由於詩人王維生活的年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所以在王維對於長安的詩句描寫中,大多都是其樂融融,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象,王維作為一名多年在長安做官的官員,所以所作的詩歌也有非常多的是一些講述當時社會制度的詩歌。

描寫長安春景的詩歌,其中以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這首詩歌最具代表,這首詩是詩人從蓬萊閣到興慶閣途中所作,其中“鑾輿迥出仙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這兩句寫出了長安城花團錦簇,一幅熱鬧非凡的長安景象生動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這兩句寫出了京城的繁榮昌盛,運用春雨來表現出一幅朦朧又清晰的長安景象,使人感覺像是一處仙境,絕世而孤立。

在《早朝》中的:“柳暗百花明,宮鶯囀曙光。”這兩句詩句再現了春日皇宮中的盛景,皇宮給人以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但是由於小鳥的鳴叫使人不那麼壓抑,反而憑填了幾分了生氣與活力。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王維

2、王維與俗不同的心意

對於春天的長安城,也會有很多詩人為他寫詩,但是隻有王維的詩句較多的流傳了下來,這是因為王維總能給人們帶來驚喜,旁的詩人對於春天只有無限的美景和希望但是王維卻能在繁榮的長安和生機勃勃的春天寫出不一樣的詩句,說是有點不太違和,但又讓人感覺不失和諧,這就是王維詩句的魅力所在。

相信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詩人寫的離別詩都是在秋天,但是王維卻也在春天這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裡寫過離別詩,在春天這個季節裡,王維曾寫過《山中送別》,這首詩中的情感“哀而不衰”才是令人驚喜,既抒發了送別的悲傷,也不是完全過度的傷感,帶給了讀者更多的溫暖和感動。“

唯有相思送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這兩句話寫出了深深地送送別之意,但並沒有一點因為離別而流露出的傷感之情,這就是王維詩句中的特點,給人以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

王維對春天的喜愛是毫不掩飾的,“更待風景好,與君藉萋萋。”這兩句詩寫出了春天的風景,如此之好,希望能有人和自己相坐而談,春天能夠給人以美好的憧憬,但是紅桃柳綠都已經是普遍的現象,而王維一改途徑,卻有另一番味道,讓人無法忘懷。

而老年的王維所寫的詩句更是一代風華,就比如說《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這首詩吧!一句“一倍惜年華”讓人更加深刻的瞭解到年華易逝,要珍惜時間,從王維的這句話也可以讀出王維已經淡泊名利,想要歸隱了吧。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二、長安客舍熱如煮

1、長安夏天的秘密

在王維的詩歌中,對於夏天的描述是最少的了,可能是因為酷暑讓偉大的詩人都感覺不舒服,很難有作詩的雅興,所以夏天的詩句才這麼少吧!但是我們從王維的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到長安人面對炎熱的夏天有什麼應對措施。在王維的《敬昊官》中,我們看到古人多種面對炎熱的應對措施,我國古代都有飲茶的習慣,有一些茶是有著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在面對炎熱的夏天的時候,古人就喜歡喝一些茶水來緩解內心的燥熱,還有人運用蒲扇來使自己變得涼爽一點。

對於解除炎熱,在王維的詩句中還有一種神奇的方法,在《苦熱行》這首詩中,有一句“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這兩句寫的是一進入寺廟中,突然就覺得涼爽了許多,這也許就是進入寺廟之後,心裡突然安靜下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心靜自然涼”吧!

2、稍感欣慰的夏日景觀

對於夏天的長安,炎熱是一定的,但是王維對於夏天的描寫還是有不單單是描寫炎熱的景象,就比如說:“綠樹重陰蓋四鄰,青苔日厚自無塵。”這是《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中林婷》中的兩句,這兩句的描寫已經沒有了炎熱煩躁的情感,心境不一樣,看到的事物也不一樣,夏日的長安,在這兩句話的描述中展現出了它的清涼幽靜。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在王維的《終南別業》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心境如此安靜,並且悠然自得,令人羨慕,“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人生追求,同時,這首詩也突出了長安的夜景是如此的美好。

三、天高秋日迥

1、離別和傷感

對於秋天而言,送別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秋天的蕭瑟讓離別多出了一份傷感,而王維的送別詩也是如此,王維的《奉寄韋太守陡》這首詩,一句“故人不可見”,讓讀者感受到了離別的哀傷,而這首詩的前幾句,“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寫出了因為安史之亂導致國家沒有了繁榮昌盛的場景,而長安城已經日漸蕭索,早已經沒有昔日的繁華,使人感覺到了另一種悲傷。

“自古多情傷別離”,王維的詩句中離別總能讓別人感覺到一絲惆悵,讓人不由得傷感,不由得落淚,然而,長安的場景在王維秋天的詩句中,隨著繁榮到蕭瑟,都有著不同的變化,這是長安帶給王維詩句的,也是王維詩句描寫長安的,二者是相互兼容的一個整體,長安在王維的詩句中不停地變化,但其實是長安變了嗎?好像不是,是作者的心境變了。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2、舒適悠閒的秋日

秋天對於王威來說也是一個舒適的季節呢,在王維的詩中,《與崔員外秋育寓直》這首詩中的“九門寒潺徹,萬井曙鍾多。”這兩句寫出了河流剛剛都流盡了,但是長安城內有多個水井並沒有凍結,已經開始工作,寫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樣,這首詩也像我們傳達了詩人在作此詩的時候,心境是舒適而悠閒的。

與我同心人,樂道安貧者。”這兩句詩出自《過李揖宅》,表達了作者在李揖的宅子裡,和朋友一起談心,最近無比快樂的事情,一切煩惱都可以忘記,看到這首詩,就會讓讀者感覺到安靜休閒,沒有秋天的蕭瑟和壓抑,並且喜歡這種感覺。

四、積雪滿阡陌

1、熱鬧與團圓

我是喜歡冬天的,因為冬天有春節,可以讓家人團圓,在古代的冬天,也是會過節的,王維的詩歌中,我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由來月明如白日,共道春燈勝百花。”這兩句其實是描寫正月十五的景象,但是我卻能從中看出長安城因為過節而變得繁華非常,在王維筆下的長安城的冬天,完全沒有了蕭瑟淒涼之情,更有一股濃濃的情意在裡邊,讓人不得不喜愛。

在王維的詩句中,少了一些期期艾艾,更多的是豁達和明亮,他像一道光一樣,照亮著這個時代,氣勢宏偉,不拘一格,就比如說“清冬見遠山,積雪凝蒼翠。”這兩句寫出了詩人視野廣闊,放眼望去,看到的便是長安的郊外之景,少了些惆悵,更多的是開闊而明亮。

盛世長安:以王維的詩歌為角度,談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變化

2、冬天裡的思念

積雪滿阡陌,故人不可期。”這兩句詩寫出了王維思念故人的心情,一些出了長安的雪已經堆滿了大街小巷的場景,然而,在這樣的情景之中,更容易讓人們多想,都已經冬天了,我的故人究竟在什麼地方呀?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呀?這兩句深刻的寫出了王維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冬夜書懷》中的“冬宵寒且永,夜漏宮中發。”這兩句寫出了王維的房間,比較簡陋,這首詩寫出了王維因一直不得重用而感到惋惜,由於壯志未酬,心中難免落寞,況且冬夜寒冷,更令王維感受到難過,又因為“紅燭照我白髮蒼”,這使得王維的內心更加傷感,自己的事業還有很多沒有做完,但是沒想到自己已經年老,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呀,確實令人感到難過。

五、總結

王維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他的成功其實和她自身的努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我們從王維的詩歌中,看到了長安在不同季節的不同變化,長安城也隨著王維心境的轉換而轉換,給我們一種奇妙的感覺,長安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我相信他定是有特別之處的,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每一個朝代對於長安的不同描述,我想那也一定是非常美妙的旅程吧!

參考文獻:

1、《王維詩歌中的長安四季》

2、《分析王維詩歌中的春》

3、《淺析王維詩歌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