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眾多零部件中,有為數不少的損耗件,有些損耗件的使用壽命並非很長,剎車片就是其中之一。考慮到剎車片的特殊作用,出現任何問題都必須重視起來。如果剎車片磨損到一定程度,汽車會出現剎車變軟、制動力衰退明顯,制動距離會在不知不覺間變長。直到出現鐵碰鐵的金屬間的尖銳摩擦聲而不自知,汽車仍然繼續行駛,這毫無疑問會使行車安全置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筆者總結了剎車片的3個更換參考,隨便出現哪個就換,準沒錯。
一、磨損的剩餘厚度
將汽車打滿方向停車後,輪轂內剎車盤和分泵中間部分就是剎車片,用手電筒從剎車盤內側斜著照射即可看到。用手電筒照射剎車片,可以看到剎車片的鋼背(起固定作用)和摩擦片,而摩擦層厚度才是關鍵,這可以大體觀察到。當摩擦層磨損到鋼背差不多的厚度,甚至還薄時,就需要考慮換剎車片了。實際上,作為一箇舊的剎車片,原則上磨損到新剎車片的1/3(5mm左右)就需要更換。不要等到鋼背已經和剎車盤接觸再換,這樣容易導致剎車盤損傷,得不償失。而為了防止誤差等原因造成的潛在風險,也不要等到剎車片磨損到極限再換,應考慮到一定的緩衝參考厚度。
二、原則上的使用公里數
為了安全起見,剎車片可以考慮預防性更換,對於普通的家用車(大多是前驅,車頭重),往往剎車片的磨損是前大後小,前輪剎車片一般損耗更快,但也有例外。原則上,前剎車片使用6~8萬公里,後剎車片使用8~10萬公里,可以選擇預防性更換。實際上,剎車片使用最好不要超過10萬公里,如果達到10萬公里,為安全起見,最好預防性更換。
三、出現偏磨等異常
和輪胎吃胎一樣,剎車片出現不均勻磨損,也會影響到剎車片的使用壽命。剎車盤故障、剎車片本身材質的質量問題及分泵故障等都可能潛在的導致剎車片的不均勻磨損,出現某個輪的剎車片磨損不均勻故障時,應先找出故障原因,並更換剎車片。
考慮到剎車片屬於損耗件,而又要防止剎車系統的一些潛在故障的發生,一般建議每5000公里時檢查一次四輪的剎車片情況。檢查可以在小保養時完成,超過2萬公里時應考慮測量一下剎車片厚度以確定剎車片的磨損狀況,測量時要注意鋼背厚度和摩擦層厚度的區分。新更換剎車片後,應注意前200公里的新剎車片的磨合,此時應注意控制車速。
閱讀更多 汽車安全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