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被學者譽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多倫會盟之後,可能聯想到萬里長城已被其先祖踩於馬下,成了無用之物,便豪邁地宣稱大清將“不修邊牆”。

對於古長城,康熙皇帝評價說:“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實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清代長城)

因為康熙皇帝放出如此豪言壯語,所以後世無數人對康熙充滿了崇高敬意。

認為這才是帝王氣魄,即便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不能與之相比,覺得康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有人甚至認為,清王朝不修長城,才是真正的鐵血···

歷史記載中,康熙帝巡幸塞外時提到:“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也。”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也有這一情節:康熙帝視察長城時,感慨萬千的說,“長城是個沒有用處的東西,是一個擺設···。”

康熙宣揚自己不修長城,而以藩部為屏藩。確實,清朝治邊之功不僅超越明朝,就算同漢唐相比也不遜色。

清朝雄起之後,漠北蒙古基本歸附清朝,不修北部邊牆也罷,但“德”政不是對所有藩部都起臣服作用,這已被史實所證明。

中國的萬里長城,以其雄偉壯觀和巨大的工程量,成為世界公認奇蹟。

但如果說白了,它就是古漢人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擾而修築的巨型防禦工事,而且承載了中原封建朝廷的無奈、無助和無奈的烽火歷史。

古代對長城有不同的稱謂,如城塹、塞垣、邊垣、邊牆等等。明朝皇家無視已存許久的長城稱謂,特意改稱邊牆。

朱元璋及其子孫很忌諱說自己修長城,原因是秦始皇大興土木修長城,而使民怨沸騰,失去了民心,朱家不想重蹈覆轍。

滿清是從塞外入主中原的王朝,他們的鐵騎藉助明朝降將吳三桂幫助,一舉把長城踩於腳下,從此讓秦王朝到大明帝國苦心經營了數個世紀的長城成了象徵物。

清朝入主中原,把長城之外的東北視為自己“龍興寶地”。他們已經不需要東北長城的防禦功能了。

一時間,昔日的長城,成了大清王朝的“圈內之設”,失去了戰略意義。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康熙三十年左右,清古北口總兵蔡元,看到長城年久失修開始破落,思慮再三,於是上書建議朝廷撥款修葺。

康熙皇帝繼承皇太極和其父皇順治提出的“滿漢一家”思想,進而提出“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大一統”觀念。他認為,長城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尤其不利於與“三北”遊牧民族的政治一體化。

他總結此前歷代修築長城的利弊,認為惟有“養好”百姓,才會抓住治國之本,邊境自固而無憂。

因此,他斷然否定了蔡總兵的建議,併發出“不修邊牆”的自信號令。

相比明朝,清朝疆域拓展甚廣,北方草原地帶、西域、吐蕃故地以及臺灣等地皆隸於它的版圖。

清朝邊疆的拓展,奠定了如今中國疆域的基礎。

到乾隆朝時,清朝實現了大一統,明代時“九邊邊鎮時時邊警”的局面已成歷史。

清史研究者認為,“清朝對邊疆地區控制的程度如何,歸根結底取決於國家的政治軍事與經濟力量。”離開強大的國力和軍力,僅僅靠“德政”來實現統一是不可能的。

以恩為主、恩威並施,是清朝初期邊疆治理的主要特點,即“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

他們一方面對於主動歸附的邊外部落,通過封賞、聯姻、年班等方式,確立其對清朝的臣屬關係。順治皇帝曾說:“我國家世世為天子,爾等亦世世為王,享富貴於無窮,垂芳名於不朽,豈不休乎。”

另一方面,清朝通過組織八旗、蒙古、綠營聯軍,對同本朝為敵的邊外部落予以堅決打擊,維護清廷的絕對威信。乾隆皇帝宣稱:“夫天朝之於外番,恭順則撫卹之,鴟張則討滅之。”

歷史事實上,康熙大帝的“不修邊牆”也只是一廂情願的豪邁說詞而已。儘管他因此賺得無數讚譽,其實那完全是一句空話。

翻開史書中含含糊糊的記載,已經不難發現,從強大自信的康乾時代到內外交困的咸豐同治年間,清王朝一直都沒有做到“不修邊牆”。

清代數個朝廷,不僅堅持了修“邊牆”,而且修的不比其他朝代少。甚至對“邊牆”的用途還賦予了新的內涵。

清朝第一條長城,展示的是其狹隘自私的民族個性。他們修的這個“長城”名為柳條邊,其實是一條“土堤壕溝加柳樹”的組合體。

從清崇德三年(1638年)開始,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們用了43年時間,先後修建柳條邊於遼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區,用以禁止漢人越過此邊牆打獵、放牧和採挖人參。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遼河流域的柳條邊,南起今遼寧鳳城南,至山海關北接長城,周長850公里,名為老邊,也稱盛京邊牆。

又從自威遠堡東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修了345公里,名為新邊。

老邊自威遠堡至山海關的西段,歸盛京將軍管轄;自威遠堡至鳳城南的東段,歸盛京兵部管轄並受盛京將軍兼統。新邊則歸寧古塔將軍(後改吉林將軍)管轄。

漫長的柳條邊總共在交通要道處設了邊門20個。每個邊門駐官兵數十人,履行稽察職責。

柳條邊“長城”的作用,主要是防範漢人和蒙古人。為了保護清朝的龍興之地不遭打擾和破壞,不準任何人染指。清朝皇帝一直將東北看作“後退之路”,所以自然考慮一定要留有一片禁地。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令歷史遺憾的是,這一愚蠢的“鎖地”行為,不準關內漢人和蒙古族同胞進入,直接導致東北廣大區域“千里無人煙”,最終讓沙俄帝國佔了便宜,輕輕鬆鬆割走了超百萬平方公里領土。

如果當時東北和外東北,有大量的中國人口居住,或“移民實邊”,沙俄的蠶食吞併只能是夢想。

自康熙朝開始,朝廷一旦面臨藩部的潛在威脅。清朝皇帝便不得不學習明代,以維修邊牆作以防禦。

但清朝皇帝對於自己修邊牆以保衛中原的行為,始終忌諱說出口,更不願意大肆宣揚。任其讓康熙帝的“不修邊牆”之說廣為流傳。

翻閱史料,摘錄清代自康熙年間開始的修築“邊牆”記載,至少有下面這些:

(1)康熙五年,“青海各部蠭屯祁連山,縱牧內地大草灘,聲言將入宼河州、臨洮、鞏昌、西寧、涼州諸地。提督張勇請自扁都口西水關至嘉峪關築邊牆,以限內外。”築成的這段長城在甘肅西南方向,而明代甘肅長城主要在東北方向。

(2)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決定大規模維修陝甘地區的邊牆。當年,川陝總督佛倫奉命巡查陝西三邊邊牆,之後向康熙帝彙報了邊牆的現狀和修建計劃:“臣奉旨查閱三邊,查陝西自肅鎮嘉峪關北邊,以至寧夏賀蘭山起處,俱系土築邊牆;自賀蘭山之勝金關起,至賀蘭山盡之平羅營,原無邊牆,以山為界···三邊牆垣,歷年久遠,坍壞已多,若不亟為修理,必致倒廢。但三邊遙遠,不能剋期修理,勒限完工,請於明年漸次修補……從之。”

這期間,清朝維修陝西三邊邊牆,正是為了預防噶爾丹的侵襲。康熙三十六年,噶爾丹病死,戰爭才告一段落。

(3)雍正初年,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請於西寧之北川邊外上下白塔之處,自巴爾託海至扁都口一帶地方創修邊牆、築建城堡”。雍正帝批准了年羹堯的建議。“創修”二字,說明此時清朝不僅維修邊牆,也根據時局新建邊牆。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4)雍正九年十月,雍正帝命加強古北口、宣化、大同等地的防禦,並提到:“至於邊牆,年久倒塌而地當緊要者,亦應酌量修築,以肅邊境。著御史舒喜,天津總兵官補熙前往,會同古北口提督路振揚親往踏勘。”

分析此時的局勢可知,雍正帝命修邊牆,顯然是為了應對漠西蒙古的威脅。

《清史稿》也評價:“雍正九年,令直隸疆臣修治邊牆,其古北、宣化、大同三處,鹹募兵增防。自獨石口以西,至殺虎口一帶要隘,亦酌增弁兵。”

(5)清朝還在長城沿線設立墩兵來瞭望和防禦漠西蒙古。乾隆十二年,山西巡撫上奏提到:“晉省墩兵從前因邊方緊要,每墩設兵一二名,今各墩在腹裡,自應因地制宜,酌量徹留,除樓子營所管石城等墩臺一十六座,俱設在邊牆或與邊垣附近···”可見,清朝不僅僅利用了邊牆用以防禦,還參照明代設立了墩兵,以起警戒作用。

(6)清朝也曾修築長城個別關口和城牆,並沒有實行所謂的“棄長城而不用”。如對山海關等重要關口和長城段,都有相當規模的修繕和使用,曾修築大境門等著名長城關口,位於河北西北的“大境門”曾是清朝修築的最大長城關卡。

除了這些維修記載,清朝自己還修了第二條長城,即所謂清長城。

清長城完全不如明長城那麼雄偉,顯得較為簡陋,但的確是有效的野外大型防禦工事。

所謂清長城主要有兩條,一是為防範苗民修建的“苗長城”,二是防範並圍剿捻軍起義的作戰內長城。

苗長城修建在湖南西部,規模較小,始於嘉慶四年(1799年)。

而為了防禦和圍剿捻軍修建的內長城,始於咸豐三年(1853年)到同治七年(1868年)之間,遍及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內蒙古等地。

有研究者實地調查後描述:清長城“它不象歷代長城那樣,沿著莽莽山脊騰空崛起,給人以高聳雄偉之感;而是橫臥在奔騰呼嘯的黃河岸,若一條巨龍奔騰欲飛。它的牆身前臨大河,後依峻嶺,一座座方形炮臺凸出牆外。巨大的炮口射孔對準渡船靠岸的碼頭水灣,森嚴壁壘,虎視眈眈。”

雖然清長城象一條鏽漬斑斑的殘斷鎖鏈,橫置中原大地的黃運沿岸,給人以不可理喻之感。但從其型制的進步、佈局的合理、設計的完整等方面看,其所顯示出的特別之處,如科學性、先進性都是歷代長城所不及的。

1865年上半年,捻軍在與清軍作戰中,連續獲捷,特別是這年五月在山東菏澤擊斃清廷蒙古王爺僧格林沁、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等將領,朝野大驚失色。

慈禧只得再次依靠漢人將領領兵進剿,急調曾國藩掌握的湘軍北上勤王。

曾國藩赴任後,及時改變了清軍採用的“狂奔窮追”戰法之弊端。提出了“重點設防”,“佈置河防”和“查圩”的“變尾追之局為攔頭之師,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賊”戰略方針。

他令人首先於古運河、沙河,賈魯河沿岸構築長牆工事,並發展成由點到線的防禦體系。

這種對付捻軍的方法,到李鴻章擔任主帥,雖經朝野一番爭吵,最後還是決定繼續使用,併成為致捻軍於死地的戰略戰術。

康熙皇帝“不修邊牆”賺了無數好評 為何最終成了一句空話

捻軍被鎮壓下去之後,淮軍轉而北上入晉,在晉陝峽谷東岸沿河佈防,御防西北迴民起義軍東進。現存於山西境內的這些“長城”遺蹟,就是在那一時期修築的。

總之,一方面應當肯定清朝在邊疆統一上取得的巨大成績,同時也要看到,清朝的統一局面並不是“不修邊清”能做到的。

有史料說,清代中後期為了鞏固統治而大肆修築的長城,地域跨度範圍甚至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在黃河以北尤為密集。

清長城的作用與明長城及歷代長城不同,它成了用於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和防止外藩蒙古入侵的屏障。

然而,清代自己修築的長城,只是朝廷的權益之計,質量粗糙簡易,從外觀上看,它毫無前代長城的雄偉,許多屬於“其貌不揚”的低劣之作。

在太空中都可以看見的中國萬里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更是人類文明的偉大象徵。

古長城雖然主要作用於軍事防禦,但在文化方面,它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烽火爭戰,促使了古代漢民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的廣泛融合,因而,長城更是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的見證。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