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每当冬日来临,腊味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广式润肠,还是湖南烟熏腊肉,云南的腊排骨,四川的五香腊肠,都别具风味,给人带去冬日的温暖,也让人找到了家的味道。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虽然世界各地都有腌制食品的技术,但「腊」是中国人独创的食物保存技法,「腊味」是一个专属于中国人的风味。


但,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腊味的产生有多么伟大的意义——它其实是食品安全学的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太长不看版


  1. 腊味的出现是基于古人保存食物的需要,它综合了很多古代食品加工技术。
  2. 腊味制作过程中需要腌制、风干、保持低温、烟熏等步骤,这些步骤都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
  3. 如果只进行一个步骤可能不够管用,但几个合在一起,就能够保证食品安全。
  4. 以腊肠为灵感,食品科学家提出了「栅栏理论」,这个理论现在是食品安全和食品保藏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腊味是怎么来的?


对于人类祖先来说,肉类食物是来之不易的犒赏,难得吃一顿。但肉类的保存一直是一个大难题:牲畜一旦宰杀之后,就会迅速腐败。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肉类只需要放几个小时,微生物就会开始繁殖,肉类也会开始腐坏。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在那时候,人们宰杀或猎捕的动物,如果不能马上吃完,剩下的肉除了浪费掉,别无他法。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原始人类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他们发现了盐,用盐腌制会使得肉类保存期加长,因为盐能够提高渗透压,让微生物难以存活。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人们还借助于空气和温度的力量。风干能够加速水分蒸发,使微生物缺水而死。低温保存能够减缓微生物的代谢,让它们陷入休眠。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人们还发明了烟熏技术。利用烟中的天然抑菌成分,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用食品科学的「行话」来说,这些技巧,就是最原始的肉类深加工技术。这些技术,在各个人类文明中都独立出现过,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它们被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融合的产物,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加工肉制品」之一——香喷喷的「腊味」啦。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腊味的食品安全学


中国人食用腊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灌制腊肠的方法。也就是说,至少在那个时候,腊肠已经非常流行了。


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腊味也被带入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在不同区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广式腊味传统上会用糖、酒、盐、酱油等将肉类腌制过以后,直接进行风干。浓烈的酒香和甜味是广式腊味的标签。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湖南腊味增加了烟熏的步骤。特有的烟熏风味是湖南人的骄傲。


四川腊肉跟湖南做法相似,但它更注重香料的风味。浓烈的花椒、辣椒香气是四川腊味令人称道的地方。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说了各地腊味的区别,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腊味在传统上,一定只有秋冬时节才能制作?为什么只有晴天才能制作?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食品安全。因为制作腊味的过程,其实是「水分蒸发」和「微生物繁殖」两者赛跑的过程。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腌制的过程虽然能杀死一部分微生物,但是不够彻底。如果环境温度过高的话,还没来及风干,微生物还可能会「卷土重来」,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但如果在秋冬季节制作,气温比较低,微生物还没缓过劲来,就又被「干」死了。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之所以需要在晴天的时候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潮湿的环境会大大加长风干的时间,可能东西还没变干,微生物就已经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了。这样食品安全隐患就很大了。只有晴天才能保证水分的蒸发速度,让微生物一个也别想活。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湖南、四川一带会用香辛料和烟熏对腊味进行处理。虽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更好吃」,但其实无意中也通过天然抑菌成分,增进了食品安全。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简单来说,腌制、风干、温度控制、烟熏、香料。这些东西每样都对抑制微生物有所帮助,但都不能独当一面。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一环扣着一环,才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城墙」。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人们当时发明腊味的时候,当然还没有微生物的概念,这些制作方法和技巧,都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只不过,今天我们用微生物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恰巧窥见了腊味得以长期保存的秘密罢了。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栅栏理论


食品安全学家 L. Leistner 在对中式腊肠等食物进行研究之后,获得灵感,提出了一个理论:栅栏理论(Hurdle Technology)


这个理论说的是,不管是哪种抑菌方法,往往没办法把所有的致病微生物都杀死。隐患总是存在的。


怎么办呢?就像制作腊味的过程一样,通过不同的抑菌手段相互组合,形成一道又一道的「栅栏」。微生物想越过某一道栅栏是相对容易的,但如果这样的「栅栏」有四五道的话,想全部翻越,就变得不太可能了。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目前在食品工业里,「栅栏理论」已经成为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理论之一了,多亏了这个理论的存在,我们今天能吃到那么多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栅栏理论」也反过来促进了腊味食品的安全,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现的腌制、风干、温度控制等朴素的「栅栏」虽然好用,但其实还不够结实。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现代食品工业生产腊肠的时候,有时还会精确控制 pH,添加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把风干改成烘烤,真空包装等。添加了这些新「栅栏」之后,腊味变得更加安全了,也能保存更长时间了。


中国传统食物给予食品科学的灵感,最终成为了食品科学对于中国传统食物的馈赠。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后记:


这篇文章是我们和好朋友 yimi 的合作文章哦!如果你看到这些动图已经馋到不行,那么,这个完整演示腊肉制作过程的视频一定能满足你!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yimi: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田野厨娘」哦。一起去田野里采摘,收割,酿酒,做饭吧。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田野厨娘」公众号↓

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腊味


相关阅读:


亚硝酸盐致癌吗 | 隔夜菜能吃吗

培根和香肠致癌吗 | 红肉致癌吗 | 丙烯酰胺致癌吗

怎样避免拉肚子 | 过保质期的食品还能吃吗

100条保健品辟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