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1890年生于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官桥(今属宁波市江北区),是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最倚重的幕僚,素有“领袖文胆”之称。《陈布雷从政日记》起自1935年3月1日,截止1948年11月11日,内容多涉及国民政府决策及中枢要人动态。西安事变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陈布雷当时身兼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二职,他的日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件发生以后,南京方面应对措置的台前幕后,以及处理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陈布雷手书座右铭

忧心忡忡,反对武力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政治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于西安对外联系一度中断,南京最早是从洛阳方面获得惊人消息,巩洛警备司令祝绍周报告军政部长何应钦:“西安发生事变,真相不明;委座在西安在临潼尚不明了。”大约中午前后,南京中枢政要圈开始炸锅,陈布雷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西安有兵变,余处未得消息,心极不安,遂将工作搁置”。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蒋介石和张学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明朗起来。“八时归寓,知西安事扩大”,陈布雷急赴何应钦官邸打听消息,“如此奇变,真出意料之外,予身为侍从人员,适在后方,未能患难相共,此心何以自安”。据第五组秘书张彝鼎回忆,12日下午,陈布雷处惊不乱,嘱其联系山西省政府前主席徐永昌,商请阎锡山规劝张学良勿走极端,阎氏随即表示“西安变起非常,我辈自当协力共维大局”。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阎锡山

当天深夜,位于南京丁家桥的中央党部灯火通明,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对张学良严厉制裁,行政院由副院长孔祥熙负责,指挥调动军队之权归何应钦。会议结束,陈布雷回到家里已是第二天早晨5时许。几乎与此同时,孔祥熙、宋美龄从上海乘坐夜班火车返抵南京,顿时成为盱衡全局的焦点人物。陈布雷闻讯,“遂至孔宅往候,作短笺问介公(蒋介石)起居,托端纳君携陕面呈”。

所谓“端纳君”即澳大利亚人端纳,曾经担任张学良顾问,同时又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应宋美龄之邀,飞赴西安充当和平使者。南京提出强硬主张,宋美龄救夫心切,一时感到难以接受:“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余殊感其措置太骤。”14日晚上,端纳发回“平安”电报,同时转达张学良希望孔祥熙、宋美龄赴陕会谈的述求。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端纳

站在南京立场,西安应该立即无条件“释蒋”,而非对中央有所要求,遂决定双管齐下,“剿抚”兼施。16日,中央政治委员会“决议推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由国府下令讨伐张学良”,空军开始轰炸陇海铁路渭南至华县之线。陈布雷寝食难安,“胃呆不思食”,“焦思无策”,尤其对明令讨伐、轰炸一案,不敢苟同,并对宋美龄要去西安,充满疑虑,导致连日失眠,一度“周身发冷”,日记中频现“倦疲之至”、“头痛心跳并作”等语。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陈布雷

悬念无已,解慰同人家属

东北军和西北军分工明确,前者负责临潼“抓蒋”,后者包围西京招待所,拘留跟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要员陈诚、蒋鼎文等人。虽然事先部署尚属周密,但枪声一响,子弹无情,人员伤亡当然不可避免。党史会主任邵元冲被西北军开枪击伤,送到医院伤重不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钱大钧被东北军击中背部,顿时血流如注;第三组组长蒋孝先主管警卫工作,在北平时做过宪兵团长,曾有弹压东北籍流亡学生的行为,被拉到僻静处枪杀;速记文书萧乃华不明真相,拔枪抗拒,身中数弹跌落水沟而亡。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邵元冲

西安事变之初,各方消息异常混乱,陈布雷并不确切掌握侍从室同人伤亡详情,比如钱大钧,只是听说他受伤,具体伤势如何完全一团雾水。12月18日,蒋鼎文得到张学良许可,携带蒋介石亲笔手函,飞抵南京传达“暂停轰炸三日”指示。陈布雷闻讯,来不及吃午饭,急至孔祥熙家中了解真相,“晤谈后始知孝先、乃华均殉难,元冲兄噩耗亦证实,悲悼何极”。19日,财政部长宋子文飞陕斡旋,陈布雷“概念时局,忧心忡忡,又以侍从室同人殉难者固极惨烈,且多数安危莫卜,悬念无已”。

翌日,侍从室第一组组长莫我若从洛阳发来电报,据端纳所言,“宋部长已与委座晤及,西安情势亦和缓,委座近况较前更为安健,日内或可安全回京”。陈布雷即赴中央政治委员会,交代僚属置备花圈致送邵元冲家属,旋即亲往童家巷玄圃吊唁。“元冲奔走革命近三十年,此次赴陕,全为策应绥远战事而往,竟罹非命,及此横祸,宜为全党所悼痛,不仅同学关系,有气類凋零之感也

。”原来,陈布雷与邵元冲浙江高等学堂同学,交谊非同一般,实在难掩悲痛之情。

陈布雷日记新近出版,提供了南京政府应对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

陈布雷与陈诚合影

蒋孝先、萧乃华等人的死亡信息见诸报端,陈布雷内心极为焦虑:“今日报上把孝先、乃华秘书遇害之消息均已公布,对其家属不可复秘。孝先夫人怀孕九月,即将临盆,闻此惨耗,至为可忧。乃托荻浪夫人前往照料,并派周、许两秘书代表前往其家慰视,乃不令知真已被戕也

。”荻浪夫人系指汪日章(字荻浪)妻子,汪时为侍从室第二处第四组组长,与蒋孝先同为宁波奉化人。委托同僚女眷出面安慰,于情于理,可谓用心良苦。

在各方努力奔走之下,西安事变最终以理性的方式走向和解。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宋美龄飞离西安,临上飞机前,蒋对张说:“你还是留下吧,你去后东北军无人统领,再说这时候去南京你也诸多不便。”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坚持“好汉做事好汉当”,从此遭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

参考文献:

1、《陈布雷从政日记》,台湾“民国历史文化学社”,2019年版。

2、《从名记者到幕僚长:陈布雷》,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版。

3、《陈布雷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16年版。

4、《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5、《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6、杨菁:《历史关口:宋美龄与西安事变》,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