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廣唐寺白馬塔和塔鋪

廣唐寺白馬塔和塔鋪

張法祥(河南省)


延津:廣唐寺白馬塔和塔鋪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哪個地方有古塔,哪個地方在歷史上都曾經輝煌過。河南延津縣有兩座古塔,一是縣城的大覺寺萬壽塔,一是塔鋪村的廣唐寺白馬塔。對前者,大家不覺為奇,那是縣城嘛!而對後者,許多人不解,為什麼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會有一座古塔呢?


1,全縣唯有塔鋪可與縣城媲美

殊不知,塔鋪,不但因作家劉震雲的小說及電視劇而出名,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名氣很高的地方。在有寺有塔且都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點來說,全縣只有塔埔能與延津縣城媲美。其實何止“媲美”,塔埔的廣唐寺建於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武帝天監丁酉年(公元517年),而延津縣城的大覺寺始建於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2至755年),廣唐寺比大覺寺早建225年。


據史料記載,延津縣早在奴隸社會的周朝時稱“廩延邑”,治所為“塔兒店”即塔埔,秦朝時設“酸棗縣”,治所為“惠安鎮”即塔埔。直到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酸棗縣(此時已改稱延津縣)治所移於“延州店”,即今原陽縣延州村。由此可見,從秦到金,塔埔(惠安鎮)作為酸棗(延津)縣治所長達一千多年。


2,揣測碑文有四意


廣唐寺內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廣唐寺塔記》碑載:廣唐寺創建於故酸棗邑時梁武天監丁酉歲也,浮圖唐後水陸殿如之中名曰白馬塔,屹屹然不知何予一簣之不覆。邑遷通郭,居人列寺,以塔名鋪,距東南縣治二十里許。觀寺之北,皆河舊道,是始洪浩怒騰歟或者異物乘以渀裂,為居者病治之,必難為力,乃假佛力廣大以鎮之耶,否則何起寺塔!往昔則鎮大河水物之怪以奠民居,在今則增縣治風氣之勝以資士類,豈不休歟是為記。

碑文除了告訴我們廣唐寺的創建時間、寺中之塔的塔名叫白馬塔外,還交待了四層意思:一是白馬塔的特徵。白馬塔無塔頂,屬半截塔,為什麼修了個半截塔呢?不知道。二是白馬塔所在地的變遷。這裡原是縣治所,遷到通郭村後,這裡的人們“居人列寺,以塔名鋪。”從此,這裡就由縣城變成了一個村莊,村名叫“塔埔”。查史料,果然有“元泰定四年,即公元1327年,汴梁路黃河決口,縣城圯於河,延津治所遷通郭村”的記載。三是修建寺塔的目的與初衷。原來,廣唐寺以北皆屬黃河故道,經常遭受黃河氾濫之苦,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他們把這一切歸結為“異物”、“水物之怪”,修寺建塔,“假(借)佛力廣大以鎮之”。“否則何起寺塔”就是說“要不然,修寺建塔又有何用呢”。四是修寺建塔的古今意義。“往昔則鎮大河水物之怪以奠民居,在今則增縣治風氣之勝以資士類”,是人們蹬塔遊覽、祈福求願的一處勝景。


延津:廣唐寺白馬塔和塔鋪


3,蹬塔觀景出名詩


宋朝時,塔埔是通往東京汴梁的一條官道,一處驛站,北有吳起城、衛輝府,當時都是很有名很繁華的城市,來往客人絡繹不絕,多少仁人志士蹬塔觀景,抒發情懷,是很自然的事情。據說這裡曾是佛教聖地,一旦人們進入這自由無礙的境地,一切煩惱皆無。明代詩人越應揚曾題《廣唐古塔》七絕一首:“靈鷲連峰出化城,法雲空寂念無生。茲航肯度諸方便,一拯民窮即大乘。”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縣誌》載:“唐天寶古塔在廣唐寺虛內數層,塔頂容數十人登,旱禱雨即應,人呼為靈祠。”據此可見白馬塔與廣唐寺的建築時間不一。白馬塔建於唐朝天寶年間,故稱“唐天寶古塔”。至於說白馬塔可用來求雨以解旱情,因此被人們稱為靈祠,甚至現在塔內牆壁上還留有“康熙六十一年六月魏邱求雨有應施銀五錢”的字樣,只能是古時候生產力低下的產物罷了!


4,白馬塔無塔頂的傳說


關於白馬塔無塔頂,長期以來被人們議論紛紛,民間流傳著兩個有趣的傳說——


一是黃河氾濫停工說。相傳,某年中秋,皓月當空,風平浪靜,一擺渡老翁夜半迴歸,忽聽河面上“嘩啦啦”一聲響,只見一匹白馬沖水而出,“咴咴”嘶叫著躍上河岸。剎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平靜的河面濁浪排空,黃湯四溢,塔埔村眨眼之間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此後,只要白馬出現,塔埔人必遭水患。人們雖恨白馬作崇,卻無以為計,只好求助於官府,修白馬塔,借佛力以鎮之。於是,官府委派兩名進士,率民工數千,土屯修之。然塔未峻工,河水復至,進士騎馬逃命,民夫葬身魚腹者不計其數。事後再修已無濟於事,只好就此終止。白馬塔以此而得名。


二是南海觀音拂袖說。據說,原來的白馬塔飛簷走獸,高聳入雲,甚為壯觀。一天,南海觀音雲遊至此,雲端中只見塔埔村北泥龍滾滾,河水滔滔,汪洋肆虐,吞沒良田,頓生惻隱之心,便俯視察看災情,好心救民於水火,沒想到一不小心,袍袖輕拂塔身,把塔頂拋入南海。從此,黃河更加肆無忌憚,咆哮氾濫,白馬也無能為力。觀音菩薩後悔不已,便稟明玉皇大帝,命令黃河改道南遷。從此,這裡便成了黃河故道。白馬塔也成了半截古塔,歷經滄桑,成為塔埔古今之見證。


5,白馬塔下走出了劉震雲


新中國建立後的1955年始設塔埔鄉(2005年鄉鎮合併到石婆固鄉),廣唐寺改建為學校。在這所學校裡,走出了享譽全國的延津籍著名作家劉震雲。1976年,劉震雲從部隊復員回鄉後在塔埔中學複習,1978年一舉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7年,他創作的以《塔埔》命名的短篇小說一舉獲得“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很快又被搬上電視屏幕,又獲“1988年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小說及電視劇《塔埔》一炮走紅,一舉成名,劉震雲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新兵連》、《頭人》、《單位》、《一地雞毛》、《故鄉溫故花朵》、《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等等,佳作連連,頻頻中獎。前年和去年,《一句頂一萬句》獲茅盾文學獎,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和電影《一九四二》先後問世且好評如潮.。


延安寶塔山下走出了毛澤東,塔埔白馬塔下走出了劉震雲,二者雖不能相提並論,但寶塔之下必出寶貴之人,也的確是個事實。


延津:廣唐寺白馬塔和塔鋪


6,學校生活平淡無奇,小說《塔鋪》貴在何處?

至此,本文似乎可以作結了。但喜歡刨根問底的朋友不禁會問,劉震雲的小說《塔埔》究竟都寫了些什麼呢竟能一炮走紅,一舉成名?我一說,大家會更感到是一“奇”,他這篇小說之所以以《塔埔》命名,就是因為寫他在塔埔中學複習功課考大學的事兒!大家會納悶:學校生活平淡無奇,我們大都經歷過,有啥好寫的呢?因篇幅所限,這裡只能簡述之——


小說《塔埔》分七個章節約二萬字。內容主要寫一群複習生的求學之苦,上學之難,表現社會上各種不同的群體對上學求學的心態、窘態。主人公第一人稱“我”從部隊復員回到家,正趕上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便想去碰碰運氣。在塔埔中學一個大房間裡,同學們打地鋪,鋪鋪蓋卷,為爭牆角還吵架,三十多歲的王全有老婆,又有兩個孩子,可看到地方上風氣恁壞,貪官汙吏吃小雞,便想複習,一旦考中,當個州府縣官啥的,也來治治這些人;“磨桌”長得矮,他來複習的目的不是想當官,只是不想在毒日頭下割麥子;小白臉“耗子”是幹部子弟,正和漂亮姑娘悅悅談戀愛,悅悅複習,他也跟著來了,他的目的,學考上考不上不要緊,戀愛一定要談成。女同學李愛蓮,郭村人,家裡特窮,爹是酒鬼,為複習和爹吵了三架,因此學習非常用功。“我”和李同桌,相互瞭解,我給李講當兵,講餵豬,李給我講爬榆樹採榆錢,一早晨爬了八棵——學校伙食差,學生啃窩窩頭吃鹹菜喝糊糊,五分錢買碗白菜湯算改善生活。王全老婆找到學校罵王全不回家割麥,王全伸手拉過一根棍子,將黑臉夫人趕得一蹦一跳地跑了,同學們站在操場邊笑。王全的大孩子來給王全送饃袋,王全對兒子說:“等爸爸考上了,做了大官,也讓你和你媽享兩天清福!”瘦得皮包骨頭的磨桌偷偷燒蟬吃。“五一”改善生活,蘿蔔燉肉,五毛一份,李愛蓮買不起,我將我的一份菜,吃了兩口給了她。李愛蓮捨不得吃,偷偷端回家給病中的父親吃。離高考剩一個月,老師讓學生幫他割麥子,剝削學生複習時間,但同學們都樂哈哈地幹得歡,說是換腦子。王全因割麥退學;耗子失戀;李愛蓮父病嚴重——,給我來信,說是為了照顧爹,上新鄉參加高考。爹為了讓我考上,光讓吃雞蛋,不讓喝水。“磨桌”暈倒考場,被抬出去,大半年心血,就這樣完了。我一陣心酸,滿眼冒淚——。高考結束,同學們分手,女同學哭鼻子,互相說:“苟富貴,勿相忘”。王全變成了地道的農民,告訴我李愛蓮根本沒參加高考,為了救父親的命,被迫嫁給了暴發戶。我忍住眼淚,發瘋地跑!


以上是我對原著的一個縮寫,懂行者一眼即可看出,作者用較短的篇幅,寫出了那個時代不同人群對高考複習的不同心態,寫出了當時社會的貧窮落後、飢寒交迫,以及在飢餓、貧窮狀態下要求進步、積極上進的人心和由於條件的限制,在進取過程中的尷尬和無奈。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幽默詼諧的語言,耐人尋味,催人淚下,給人啟迪,催人奮進。那種窮困的學習生活,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我們,大多都親身經歷過,我們習以為常,劉震雲卻以一副慧眼,看出了諸多的社會問題,能不令人佩服嗎?

張法祥 河南省作協會員,延津縣作協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