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出海的一些文物

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北洋舰队扬威、超勇、致远、经远四艘战舰沉没海底。

从1938年——1997年,国内外有关机构根据历史文献提供的相关信息,先后对致远舰进行了5次水下调查,虽然取得了一些数据,包括致远舰沉没的大致海域和粗略位置,但都没有取得科学、系统、可靠的考古学成果。

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出海的一些文物

致远舰出海的餐盘

2013年,为配合丹东港某海洋建设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了历时三年的水下调查工作,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经过三年的细致工作,联合考古队在水下发现了一艘沉没战舰的舰体,基本弄清了船体结构,打捞出水了一批珍贵文物,包括主炮、副炮残件,格林机关炮及子弹,鱼雷引信,方形舷窗,带有“致远”文字标识的生活用具,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名字的单筒望远镜等等。

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出海的一些文物

致远舰出水遗物

致远舰是晚清政府于1885年向英国订购的一艘穹甲防护巡洋舰,花费84.5万两白银。而使其沉没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世界海战史上来看,是进入蒸汽时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钢铁战舰之间面对面的交锋。

经过水下考古发现,致远舰残长约61米,最宽处11.5米,舰体保存的高度约2.5米(推测原来高度在8米左右),由于海战创伤和后期破坏,舰体损毁严重,但仍可确认舰体的水密舱室、锅炉舱、穹甲板等部位。

致远舰遗迹目前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仍旧保存在海底,为避免海水对铁质舰体的侵蚀,在海面设置保护区,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妥善保护。

2016年,致远舰水下调查工作结束后,水下考古队对致远舰采取了牺牲阳极的保护措施,船体四周焊接10个5千克重锌块防腐蚀,这些锌块大约有5年的寿命,随后会更新,让阳极保护持续下去。这也是我国水下考古作业中的一项创新。

海洋环境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使金属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破坏。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是因金属内部或者金属之间电位不同,电位低的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溶解。在海洋工程中,通常采用涂料或阴极保护的手段抑制金属腐蚀。

阴极保护法是将被保护金属进行外加阴极极化以改变金属电位来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根据提供保护电流方式的不同,阴极保护分为外加电流和牺牲阳极两种方法。外加电流法需要外加电源,对远海水下文物的保护不具有便利性;牺牲阳极做法简单可靠,不需日常维护,但需测算后,在被保护的钢铁结构上安装合适且足量的阳极。海底管线和水下生产设备通常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沉没于海底的致远舰遗骸,也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在水下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对第一手考古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依据沉船位置、船体长度、船体结构、武器用具等几个关键证据,经过与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丹东一号已经明确指向为甲午海战沉舰“致远号”。

“丹东一号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被评为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并获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甲午海战中致远舰”出海的一些文物

刻有大副“陈金揆”英文名字的单筒望远镜

 陈金揆单筒望远镜保存基本完好,仅中部被挤压破碎,该望远镜分两次出水,经过后期拼接才还原了它的模样。包括三个目镜片,一个物镜片。望远镜为铜制,内有玻璃镜片,全长50厘米,物镜筒上刻有英文花体字,初步辨认为“Chin Kin  kuai”是陈金揆的英文名字。陈金揆在致远舰上官职仅次于舰长邓世昌,作为留美幼童曾就读于美国麻省菲利普斯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