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现存古神庙

一般指帝王的宗庙,也指佛寺等。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典范,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

永济现存古神庙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人类将许多不能解释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归之于鬼神作用,认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河等都各有其神,支配着作物生长与人间祸福,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各路神灵,以祈福纳吉,消灾弥祸。历史上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也大力宣传“天授神权”,让民众相信统治者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做的,是不可反抗的。此外,崇尚祖先,把祖先说成神圣的,为表示帝王和祖先与各种神祇之间的联系,修建了许多祭祀神祇的庙宇。祭祀鬼神山川封禅之事始于远古,不仅各种祭祀制度繁杂,而且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在都城及城乡各地都修建了大批祠庙建筑。

永济现存古神庙


永济神庙

永济现存古神庙零落地分布于各乡镇。

(1)扁鹊庙:位于虞乡镇洗马村北300米处,现存建筑为明“东扁鹊庙”,庙宇三间,附耳房两小间,享殿五间。正殿是扁鹊塑像,东西偏间为历史上十大名医塑像。1991年重修,1992年增建大门五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仙姑庙:坐落于虞乡镇王官峪东西瀑面混流处天柱峰下的坡梁上,现存宋建砖石结构的大殿,坐南朝北,单檐叠涩,檐下施砖雕五辅作双下昂斗栱,正面辟拱型圆门,檐下逐层叠涩收成小平顶,左右原镶嵌有碑记,已毁。

(3)真武庙:位于虞乡镇半道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崇祯年,重修于清乾隆、道光年间。现仅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有回廊,砖木结构,硬山顶,后墙绘旭日出海壁画。现存清乾隆、道光年间碑记二通,塑像一尊。

(4)昭佑庙:位于虞乡镇南窑村学校。现存戏台、正殿,皆为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殿前壁嵌有清咸丰六年(1856年)、十年(1860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碑碣三通,另有数通巨碑现埋于地下,殿前有散碑5通。据碑文记载,该庙创建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大观元年(1107年)改名为“昭佑庙”。

(5)大仙庙:位于虞乡镇土乐村南,清末民初建。现存正殿,坐北朝南,明、次间前有回廊,左右耳房为楼房,楼下有门通街坊。

(6)三霄娘娘庙:位于虞乡镇土乐村中,坐北朝南,现存正殿,为清道光年建,硬山顶,檐下存碑记一通。

(7)三官庙:位于东城区干樊村。创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坐北朝南,原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二门、三门、舞台、牌楼、享殿、娘娘殿,大部分毁于兵燹。现存舞台、享殿。享殿内墙壁嵌有数通碑。

(8)新街药王庙:位于东城区新街村,现存清建戏台、大殿。大殿坐北朝南,悬山式屋顶,五花山墙,前有回廊,存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碑记一通。

(9)皂角树关帝庙:位于西城区皂角树村,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原有山门、献殿、戏楼、正殿和配殿,兵燹中多被毁。现仅存正殿,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硬山顶,明次间施平身科斗栱。殿内墙上有戏剧故事壁画10平方米。殿前存清道光年碑记一通。

(10)尧台三庙:位于城西区尧王台上,共有明建三座庙宇,分别坐落在相距约100米的三个山坡台地上,从南向北依次为:一台,玉皇庙,存山门、大殿;二台,祖师庙,前有门,后有殿,中为圆形院落;三台,三皇庙,祭尧、舜、禹,存有三眼无梁殿,左右殿与中殿有门相通。

(11)普乐头关帝庙:位于开张镇普乐头村,现存明建戏台、过殿。过殿,坐北朝南,硬山式屋顶,内墙壁嵌有碑记一通。

(12)九龙尊神庙:位于开张镇黄旗营村,主神奉药王,又名药王庙,原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戏楼、享殿、正殿。现存建筑为近代翻修,前为戏台,后为庙宇。庙内存清碑3通,民国碑记2通。

(13)伯王庙:位于韩阳镇陈村,俗称七圣庙,传为明天启年问(162l—1627年)建。现存正殿、戏台。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饰把头交项斗栱。

关帝庙

(14)华佗庙:位于韩阳镇祁家坡顶,现存清建庙宇院落,由庙门、享殿、正殿、左右廊房构成,保存完整,主奉华佗。墙壁、梁、枋满施彩绘,存清嘉庆、咸丰年碑记三通。(15)三娄寺关帝庙:位于卿头镇三娄寺西北角,创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现存戏楼、正殿。正殿硬山顶,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柱头科和平身科均施单昂斗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