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風溼病有哪些?(中)

接上篇《 》


一,掌腱膜攣縮症(Dupuytren's contracture)


這是一種常見病變。其特徵是掌腱膜進行性纖維化。該病不只是糖尿病患者罹患。

但糖尿病成人的掌腱膜攣縮症發病率顯著偏高,國際上的統計數據顯示約16%-42%的糖尿病病人罹患該病。但中國人的數據缺乏。根據筆者觀察,似乎比這數據要低很多。來自美國的調研顯示,亞裔、非洲裔很少罹患。不過,我們還是需要來自中國自己的數據。

該病有如下特徵:

1,≥50歲起病,

2,通常先出現手掌皮膚變厚或結節。手掌皮下組織有條索改變;手掌皮膚軟組織攣縮,但通常不引起疼痛;

3,在患病多年後,會出現1根或多根患指關節活動度喪失。在描述病情時,患者往往會揉搓手掌和手指,試圖將其伸直。

4,多數病例無炎症體徵----不存在局部壓痛、腫脹及被動屈伸疼痛;少數患者可因伴發腱鞘炎而疼痛。

5,多數患者雙手尺側受累,通常是第4指最早受累,隨後是第5指。中指較少受累,食指和拇指通常不受累。

6,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可發生永久的不可逆性進行性屈曲攣縮。

糖尿病的風溼病有哪些?(中)

Dupuytren痙攣的手掌皮下條索改變,參考2

該病視乎情況而決定具體治療方案。關節活動度伸展訓練、夜間夾板治療等等可協助改善症狀。


二,屈肌腱鞘炎(flexor tenosynovitis)

屈肌腱鞘炎(flexor tenosynovitis)俗稱扳機指。其原理是屈肌腱試圖滑過相對狹窄的腱鞘時出現卡鎖,導致手指不能平滑地完成屈伸活動。在嚴重病例中,手指可交鎖於屈曲位或伸展位,並需藉助外力才能被動地完成正常動作。

目前研究發現,扳機指的流行特徵是:

1、年齡偏大,扳機指最常見於 40~60 歲的女性;

2、有糖尿病;

3、有類風溼關節炎;

4、有蛋白質全身沉積性疾病如澱粉樣變性;

5、偶爾也發生在兒童中,兒童患者可能存在解剖變異或遺傳性疾病。

扳機指的臨床表現特徵如下:

1、在握拳的時候,手指發生無痛性彈響、卡住感,並通常會逐漸進展為疼痛性發作;

2、握拳後會出現手指打開困難現象;疼痛位於手掌(掌指關節的手掌側),並可放射到手指;

3、早上醒來時,手掌的手指難打開,需要時間慢慢來。

很多醫生會把這個症狀誤解為類風溼關節炎的「晨僵」。但跟晨僵不同的是,扳機指並沒有炎症現象;即沒有炎性水腫,壓痛,被動屈伸時的疼痛感。習慣上還認為,超30分鐘更可能是炎性關節病的「晨僵」。但這並非絕對可靠。扳機指也可能超30分鐘才能慢慢打開手指。

關節超聲可發現炎性關節病裡的炎症水腫;從而避免跟扳機指混淆。但超聲也可能被扳機指併發腱鞘炎而誤導。因此,這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仔細鑑別。

必須提醒風溼科醫生的是,類風溼關節炎的病人可以合併有扳機指----實際上跟其他同齡人對比,他們發生扳機指的風險偏高。此時需要風溼科醫生仔細鑑別。從而避免不當治療。

糖尿病患者也易有扳機指。切勿誤診出現類風溼關節炎,從而錯誤診療。

扳機指一旦發生,需要囑咐病人避免可能加重症狀的活動,如手指的反覆拿捏、或持續抓持。治療上首選定製性的熱塑形夾板固定,一般固定 6 到 10 周就可以得到改善。有時也可以簡單化的固定。比如下圖。尚無高質量對照研究來對比哪個療法更好。

通常來說,固定手指效果不顯的時候,需要使用局部糖皮質激素注射治療。對於起始時症狀偏重則可以更早局部注射治療。當局部注射治療不能控制病情時,再考慮手術治療。

糖尿病的風溼病有哪些?(中)

三,其他手的改變

1,糖尿病患者的肢端可以出現「假硬皮病」現象。

即,他們的肢端皮膚變厚及蠟樣變,以指背最為顯著。它與關節活動度受限相關,但也可以在沒有關節受累的情況下出現。其皮膚改變與硬皮病的皮膚改變相似。然而,糖尿病肢端硬化沒有雷諾現象、潰瘍形成、鈣質沉著及指端逐漸變形,自身抗體呈陰性。

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計數,強化運動等等可能有效。

2,複雜性局部疼痛綜合徵(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CRPS是一種身體局部(通常為肢體遠端,比如手、足)的病症。常見於外傷、手術後;女性易患。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似乎偏高。但不清楚是因果關係,還是伴隨關係。

其特徵如下:

1,疼痛:搏動性燒灼痛、針刺或撕裂感;通常覺得疼痛深在;少數人為表淺。大多呈連續性和波動性,但也可呈陣發性。疼痛可能在夜間更嚴重,並對觸摸、寒冷敏感;可隨肢體運動、應激事件而加重。

2,感覺異常:通常位於肢體遠端;疼痛過敏,觸覺誘發疼痛,但也可以有感覺遲鈍;

3,運動受限:力量減弱;肢體水腫、疼痛也會限制運動。

4,皮膚異常:皮膚溫度偏高、皮膚顏色青斑或充血、皮膚過度出汗、水腫;該現象也被認為是局部血管舒縮不穩定所致。

5,營養異常:局部軟組織的營養髮生異常改變。出現毛髮生長增多、甲生長增多或減少、關節和筋膜攣縮和纖維化以及皮膚萎縮;

CPRS需要跟很多疾病鑑別,比如:

  • 皮膚軟組織感染,
  • 骨筋膜室綜合徵
  • 周圍血管疾病
  • 血管性胸廓出口綜合徵
  • 紅斑肢痛症

……

對於有遠端肢體外傷、需手術處理等等病人,為預防CPRS可連續50日補充維生素C(500mg/天),鼓勵適當運動;一旦CRPS發生,需要心理干預,消炎止痛藥,以及抗抑鬱、抗癲癇藥物等干預。但客觀上,治療是相對困難的。

(未完待續)

1,《Kelley and Firestein's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第10版)

2, Uptodate臨床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