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三步曲


禪修三步曲

賢宗法師

每個人都想通過打坐來訓練自己的靜心功夫,訓練自己身口意的統一協調。

禪修的目的是什麼?一旦進入禪堂,就意味著進入了禪修的狀態,就要完全放鬆,完全忘我。無論修淨,修密,還是修禪,實際上起初的入手處幾近相同。身心沒有經過特殊的訓練,很容易散亂、昏沉,正如萬行法師所說,上座後首先要調姿勢,隨後調呼吸,再調意念。為何座墊後面都高一點呢?無論單盤、散盤還是雙盤,坐下以後身體要微微往前傾,重心放在兩個膝蓋上,脊柱成自然的生理彎曲——S型。尾骨翹起,一旦翹起,能量很容易從督脈往上升。

禪修三步曲

雖然這些都是有為法,但是作為初修的人,必須在這些有為法上進行訓練,才會進而達到無為。坐時雙肩往後開一點,把胸張開,目視前方一米遠的地方。不要看得太遠,看太遠會仰頭,看太近則會低頭。雙肩下沉,脖子往上拉,儘量放鬆,手結禪定印。能量足的話,可把雙手放在膝蓋上,手心向上,往外釋放熱量,這樣就不易煩躁。如果能量弱,手心可向下放在膝蓋上。姿勢調完後,接下來調呼吸,一上座首先要往外呼氣,接著深呼深吸幾口氣,從前胸到丹田的部位要通暢,如同一條上下寬闊暢通的管道,沒有胸悶或胸痛的感覺,把胃裡一些虛氣浮氣呼盡,感覺身體很通透。接下來調意念。都知道我們人有第三隻眼,現代醫學也證明我們有個松果體,這個松果體有透視和遠視等諸多功能。第三隻眼在兩眉正中間的印堂穴,把意念放在眉間,如同平時看東西一樣,自然而然地往外看。同時觀想頭部是一朵蓮花,漸漸地綻放。蓮花以粉白色為最佳。觀想蓮花時,也可以觀想萬行法師坐在蓮臺上,或自己喜歡的佛坐在蓮臺上。如果我們有魄力,也可觀想坐在蓮臺上的是自己。如果形象思維很強,稍加觀想這一畫面就會出現,出現後就保持它,一直觀想下去。端坐、呼吸、結手印、意念放於眉間、觀想蓮花、唸咒同時進行。

禪修三步曲


如果中途打妄念,畫面消失了,就從頭再觀想。實際上調姿勢、調呼吸、調意念是一步達成,最初你可能是先調姿勢,再調呼吸,然後再調意念。訓練久了,一上座,這三步一念達成,同時做到。調完之後,讓自己的身心寧靜、沉澱、忘我,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空掉心智的作用,放下財色名利等所有的一切,只帶著覺知看著自己打坐,觀著這朵蓮花,一直保持這個畫面坐下去。如果坐得很放鬆,會感到身體很輕安,或者感覺到身體局部的跳動,或者感覺身體暖暖的。這些都是好現象。

禪修三步曲


進一步,呼吸會逐漸停止,身體會空掉,感覺沒有了身體的存在,僅僅是一個“知”在那裡看著,它清清楚楚地聽到了周邊的聲音,卻又不受其影響。剛開始要通過打坐、觀想等有為法入道,一旦進入了道,就不必侷限某種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靜心,隨時隨地都可以放鬆。參禪打坐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嗎?可是,為什麼坐了這麼久仍然沒產生效果,亦然是妄想紛飛、散亂昏沉呢?因為如果我們不主動給頭腦安排一件事情做,它就會胡思亂想。可是坐久了,產生了惰性,我們寧可讓它胡思亂想,也不願給它找件事做。

過去的禪師如果發現自己散亂不能集中,就會採用種種非常規的方法來訓練自己的身口意。比如有的禪師找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讓自己的身心合一,他可能會去找人吵架,通過吵架的方式讓自己的身口意高度集中。有的禪師則會跑到懸崖邊打坐,心若不專注,稍不留神就會墜入懸崖。通過這些方法捕捉那種集中的力量和頻率,再借助這種頻率,訓練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達到專注忘我。為什麼我們達不到專注忘我呢?說明不是真正渴望修行,渴望道,只是把修道當成調味品。

禪修三步曲


如果真的渴望修行,怎會任由它散亂?如果打坐不能一心一意,那就去幹活,通過幹活達到一心一意。通過種菜達到一心一意、專注,和通過參禪打坐達到專注是沒有區別的。一心一意地扛木頭、一心一意地除草,和一心一意地念佛參禪,在本質上沒有區別,是同一顆心在做不同的事。一旦把專注的力量培養起來,隨時隨地都能專注。專注、忘我、思維修是一切禪修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想禪修絕無可能。連一分鐘的一心不亂都做不到,又如何入道、開悟成佛呢?唸佛也是要達到一心一意,口唸,耳聽,心想,也是達到三密相應。

禪修三步曲


實際上訓練身口意專注的方法很多,日常生活當中的每件事都可以用來訓練專注。現在很多人講動中禪,動中修。的確是這樣,靜中求靜是上上根基的人。中下根基的人的確需要在動中達到靜的效果,而我們往往是幹活幹累的時候容易靜下來,容易專注。既然如此,就選擇一個能讓自己集中、專注的方法去實踐,把這種一心不亂的品質、頻率、能量培養起來。只有在一心不亂的基礎上,才能參得上禪,參的才是禪。否則要想用功無處著手,因為心太散亂,妄念太多。

禪修三步曲


唯有通過一心不亂才能進入道里面,唯有進入道里面才能親見佛性,唯有親見佛性才能超越三界,了生死,開智慧,解脫成佛。我們每天只有兩個小時的共修,大家要珍惜這段寶貴時間。如果觀蓮花實在觀不起來,就持咒、唸佛、觀呼吸,或幾種方法同時進行,讓自己的心念專注,或在心中背誦經文,參一個問題都可以。否則天天這樣散亂下去,何年何月是頭?不要說明心見性無望了,即便是得個健康的身體和心態都很難。


何謂參禪?何謂禪?有人說一心專注就是禪,有人說生活就是禪,有人說吃喝拉撒就是禪。究竟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實際上都對,禪是無法用語言來界定的。要獲得禪定,首先要具備心力、體力、魄力。有了這三力,才具備了修學佛法、佛道的基本條件。


究竟什麼是禪呢?我記得這樣一個典故:一條小魚不知道什麼是大海,它苦苦參究也沒能得到答案。於是變得骨瘦如柴。一天這條小魚遇到了一條大魚,它迫切地問大魚:“什麼是大海?我一直對這個問題很困惑。”大魚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你身邊的一切是什麼?小魚聽了一愣,是啊,我周邊是什麼呢?是水?是大海?還是宮殿?就如同我們問什麼是佛,什麼是道,什麼是禪的道理一樣,很難有一個恰如其分的答案。想參禪,不下一番苦功是不會奏效的。


古人言:”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想真正禪修就要內忘身心,外忘世界。第一步首先要能夠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冷暖不知,食不知味,也就是要廢棄感官的作用。對任何外在的環境都能適應,不在境緣上找原因。


其次,要做到心智上的超越:善惡不分,智愚不分,佛魔不分,是非好壞都不分別。同時心態對人事物有個基本的認識和態度:凡是來到面前的,都是來成就我們的。當頭腦不再對外強加任何概念和條條框框時,外在的一切成了一種單純的存在,好壞、對錯、善惡、美醜等等雖然都有,但這些已經影響不了我們的心智。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放得下名利。實際上我們人一直活在名利當中,喜歡錶現自己是一種名利心,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也是一種名利心,得失榮辱都是出於名利心。感官、心智、名利都放得下,才具備參禪的資本資糧。


否則一上座就開始打妄想:我的身體有病,要存錢去治療;男人經常想到女人,女人經常想到男人;又琢磨食物有沒有營養,是鹹了,淡了,酸了,還是甜了;住的地方好不好,熱了要有空調,冷了要有暖氣;分辨他人好壞、美醜,是非……帶著種種這些觀念,有這麼多的放不下,又如何能參禪呢?

參禪需要何等的氣魄,是大丈夫所為。心中充滿了財色名利可能參禪嗎?在參禪之前,已經過五關斬六將超越了前五識,超越了心智,財色名利這些功課都已經過關了,人往這兒一坐,身心放鬆,一下就和無形的力量掛上鉤,不會再脫節了。

如果對財色名利還放不下,那就去經歷。否則坐在這裡也是空度光陰,虛度年華,浪費自己的大好光陰,還不如帶著這顆放不下的心,去面對放不下的事、放不下的人。等經歷了,撞得頭破血流了,或許就放下了,那時再進入禪堂修煉自己,可能就事倍功半,直線上升。

可以這樣說,一旦能放下萬緣,通過三五年的修煉,個個都能成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在凡沒有減一分,在聖也沒有增一分。本來面目是不生不滅,清淨不染,無需修證的。所謂的修,是透過這些烏雲和障礙,見到本來面目,發揮本來面目的用。實際上成佛與否都是方便說,如同本來就是人,還要成人一樣。本來就是佛,還要成個什麼佛呢?皆是需要、方便、善言而已。

一旦找到那塊開啟道的敲門磚,回到了源頭,便萬事大吉了,真的是個個都立地成佛了。途中總有親疏,道中並無你我。所有的眾生如同大海中的波浪,大海如同本來面目,我們都是同一體,可是現在我們追逐在大海的水泡和波浪中,沒有回到源頭去體驗大海,因為種種無明,所以在六道里妄受輪迴之苦。

果真能放下,一念迴光返照,心無對立,長此以往地行下去,終有一天會徹悟本來面目,開悟成佛。

參禪是一個修心的過程,一個觀自在的過程。一旦身心合一,這時,道的影子、道的品質就會出現。能否把握得住,就看是否真願意追隨道,親近道。

道無來去,心有來去;道不遠人,人自遠道。自家門頭需自見,自性明燈照有無,有無脫落見圓照,清淨覺相斷無明。

圖文轉載自網絡公開內容,著作權版權均屬原創者所有。理解原創不容易,並向原作者表達感恩和敬意。若有疏漏或涉著作權事宜,歡迎原作者及時聯絡署名或刪除。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