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札幌拉麵”、“東京拉麵”、“博多拉麵”。儘管拉麵有著許多“地方品牌”。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但最基礎的東西卻還是一致的那麼,一碗地道的日式拉麵,魚板,是必不可少的!

魚板又稱:鳴門卷

鳴門卷這個名稱看起來非常陌生,但是下圖大家一定都對這個小傢伙非常眼熟。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這種中間有紅色螺旋花紋的白色片狀物,不少拉麵都會放上那麼一兩個。鳴門卷是魚板的一種,是用白身魚魚肉加上澱粉、蛋清和調料之後蒸熟而成的食物。

鳴門卷不算是配菜,而是被當做裝飾品放在日式拉麵裡邊。雖然印象裡都是白底紅紋,但其實還有紅底白紋、白底綠紋以及各種各樣印花的版本。

鳴門卷做法

鳴門卷是日本一種以魚漿為原料而製成的食品,所使用的魚是白身魚,即魚肉為白色的魚種,有別於魚肉為紅色的赤身魚。將魚肉搗碎磨成糊狀後,置於日本冷杉或白檜等較無氣味的木板上成型,然後經過蒸或烤等工序即製成魚板。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任何一碗地道的日式拉麵,都不會少了鳴門卷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除了鳴門卷,日式拉麵還有幾大要點!

日式拉麵秘製湯底

拉麵的

非常重要,甚至於每家拉麵館調料的配比都是不外傳的獨門秘方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日式拉麵的湯底大致可分為“料湯”和“湯汁”兩大類。

“料湯”指的是以調味料製作的湯底

,可細分為“醬油”、“鹽湯”、“味增”等。醬油湯底是早期最普遍的拉麵口味,但隨著拉麵口味的多樣化,如今東京拉麵的主流是醬油湯底;而札幌拉麵則是味增湯底。

“湯汁”指的是以食材熬製而成的湯底,色白如玉,鮮而不膩,主要有“豬骨濃湯”和“魚湯”兩種。博多拉麵和熊本拉麵都是“豬骨濃湯”的代表。


日式叉燒

在拉麵中,做法屬於不傳之秘的東西,除了湯底外,還有愛肉一族最喜歡的叉燒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叉燒在拉麵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多拉麵店都把叉燒視為自家的招牌,因此在調味的配比和料理的細節上都比較花功夫。儘管一樣名為叉燒,但拉麵中的叉燒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叉燒在做法、口味上都完全不一樣

我們平常所說的叉燒,是豬肉抹上叉燒醬在爐子裡烤出來的甜甜的烤肉。而拉麵中的叉燒,是將豬肩肉或五花肉捆紮成卷,放在調好味的湯中燉煮而成。


筍乾

筍乾是日式拉麵中必不可少的食材。沒有筍乾的日式拉麵絕對是不完整的,但筍乾卻也不像湯底、叉燒一樣需要花大心思,甚至還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廣東清遠和臺灣嘉義、南投是筍乾的主要產地。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儘管叫筍乾,但是其實用的並不是竹筍,而是麻竹剛生長的一米高左右的幼竹。採收後要經過滾煮殺菌、一個月發酵、切片曬乾,才算是製成了半成品:乾燥的筍乾。

乾燥的筍乾還需要浸泡後文火煮發,再放入油鍋中炒熟調味,才能變成可以躺進拉麵碗裡的真·筍乾

說完了必須有的,再來說說拉麵中那些不是必須存在,但是一看就覺得“就是要這個啊”的配料。


溏心蛋

調了味的溏心蛋在日式拉麵中經常出現,日文中稱之為味玉子

日式拉麵的魚板是怎麼做的?


看著是個普通的雞蛋,其實……也就是個普通的雞蛋。做法很簡單,只需要兩步,一是煮雞蛋,二是給雞蛋調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