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白馬縣民間傳說——盤古墓與盤丘村

東盤丘、西盤丘是滑縣留固鎮的兩個行政村,相距一公里,兩個村之間有一個大坑,坑的位置就是傳說中的盤古墓。坑有多大,世代傳言:東至五方、西至古堂、南至小村、北至野莊。

古白馬縣民間傳說——盤古墓與盤丘村

盤丘大坑的形成,村裡的老人這樣說:盤古的墓地就在大坑的位置,但是不可能建在坑裡,是黃河決口氾濫搭於而形成的,當時盤古墓的四周,有圍牆堵擋,搭於時沒進泥沙,洪水退卻後,形成大坑。

以前,坑大水深魚多,大坑一直沒有乾枯過,六十年代打機井時,白道口後吾旺打井隊用了幾臺抽水機,抽了三天三夜,眼看坑要見底了,坑裡的大魚已經露出脊鱗了,從西北刮來一陣黑風,黑風過後,坑裡的大小魚不見蹤影。

而且,坑裡的蛤蟆叫不出聲來,蛤蟆到坑的入水口處還叫喚,一跳到坑裡就不叫喚。

解放戰爭時期,1940年10月,活動在紅色沙區一帶的新三旅七團,當地人稱老七團,在截襲日偽的戰利品返回沙區時,接到旅部命令,日偽軍正集中兵力又準備對我沙區根據地掃蕩,令你部暫不回來。

開國少將、時任七團團長的餘克勤,當時正行軍到東盤丘附近,決定在此牽制敵人,減緩日偽主力對沙區根據地的掃蕩。

戰鬥從清早打響,餘克勤一直以小股兵力引誘敵人,老七團憑藉著盤丘的寨牆高厚,有力地阻擊了敵人的進攻,敵人的坦克拱撞寨門,寨門十分堅固,後面被戰士用木槓、大車抵著,而且大車上面裝滿了土,敵坦克拱撞多時,無濟於事,並且被戰士擲出的炸藥包炸壞。敵人命令大部隊進攻,大部隊進攻遭慘重打擊後,才發覺上當,他們遇到了八路軍的主力。

敵人久攻不破寨門,便拿出他最後的一招——毒氣戰。從下午三點,鬼子打出第一批毒氣,到天黑打了三批,天黑後,老七團趁天黑撤出,鬼子發現後追至西門外,鬼子不敢追了。

古白馬縣民間傳說——盤古墓與盤丘村

盤丘戰鬥起了牽牛作用,把調去掃蕩我沙區根據地的鬼子又調回了不少,減輕了根據地反掃蕩的壓力,同時也鼓舞了當地人民抗日鬥爭士氣。

開國少將、老七團團長餘克勤在回憶錄裡寫到:盤丘人民是可敬的。在我們撤出戰鬥後,他們及時掩埋了烈士們的屍體,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妥善保存部隊的遺物。在此,我代表盤丘戰鬥的倖存者和烈士們的親屬,向你們表達真誠的謝意。

盤丘戰鬥,老七團撤出後,鬼子也沒有敢在村子裡停留,鬼子的槍炮和毒氣,也沒有讓盤丘村傷亡一個人。村裡人傳言,鬼子打槍打炮時,老奶廟裡的老奶們,擓著籃子,都站在寨牆上接子彈。

盤丘村民為了慶祝這次戰鬥,在戰鬥後沒幾天,特邀大平調劇團唱了三天戲,表示慶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