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捂的到底是哪裡?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春捂”:捂的到底是哪裡?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專家告訴你春捂到底應該怎麼“捂”。

春天,人們對溫暖無限嚮往,但“乍暖還寒時”氣溫忽高忽低,剛脫掉秋褲,發現降溫了;重新穿上冬衣,卻發現一整天陽光普照。晝夜溫差大,常常讓人猝不及防,一不留神就容易發生感冒、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俗話說“春捂秋凍,老來無病”,適當的“捂”可以抵禦冷風通過毛孔侵入人體。

春捂重要的是要“捂”對地方,身體這3個寒氣入口務必守住。

01 捂腹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肚臍受涼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春捂”:捂的到底是哪裡?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02 捂背

背為督脈之海,也是陽脈之海,是一身陽氣彙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後背如果受寒,容易陽氣不足,有礙升發。

“春捂”:捂的到底是哪裡?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03 捂腳

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主張“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

“春捂”:捂的到底是哪裡?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因此,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換得太快,脫得太早。

如今很多年輕人,喜歡穿鞋露腳踝,過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褲、換上小船鞋,甚至露出小蠻腰,這會使患關節炎或多種婦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特別提示:

是否春捂,須根據天氣而定。

一般來說,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時,要適當“捂”。

中午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上時可適當減衣;出現“倒春寒”時,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來,即連續幾天日最高氣溫都在20攝氏度以上時,就不能“捂”了。

如果兩種極端天氣交錯出現,穿衣、脫衣就該勤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