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新基建在路上,信托业机会几何?

一周重点关注

● 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跌至2002年以来新低

● 万亿元“新基建”强势推进 全面落地已是水到渠成

● 前两月50大城市卖地超5000亿 一二线再现虹吸效应

● 14家券商资管2月合计净利环比增近50%,1家亏损

● 新证券法生效 公司债公开发行开始实行注册制

● “固收+”资管产品走俏 东方红多只产品一日售罄

● 年内私募备案基金超2500只,景林、淡水泉频频出手

● 中信登:截至1月末我国信托存续规模20.43万亿元

● 银行、信托多家机构在内 年内多位金融高管任职资格被否

● 收益走高发行火爆 基建热潮带火基础建设信托

● 银行违规开展信托业务被关注 去通道仍为监管重点

● 强监管态势延续 开年3家信托公司领罚

●【观察】新基建在路上,信托业机会几何?

●【观察】银行、券商和基金“三国大战”财富管理

一、财经视点

中国10年国债收益率跌至2002年以来新低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的形势严峻,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叠加不断攀升的货币宽松预期,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2016年的低点。北京时间15:3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跌5个基点,报2.63%;对比中债估值,已低于2016年的最低点2.6401%,为2002年7月来的最低。

点评:对境外机构而言,中国国债相对美债有更高的息差交易价值,而中美10年国债利差处于近年来的高位,也令其有追涨的空间。预计10年期收益率可能会降至2.6%附近,未来外资的持续流入仍将为行情提供支撑。

万亿元“新基建”强势推进 全面落地已是水到渠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多个重要会议部署“新基建”投资。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广发证券经过推测粗略计算得出,七大领域“新基建”的年内投资规模可能大约在1.1万亿元左右。

点评:“新基建”投资主要由各类运营商和企业进行,市场化投资占比较传统基建大,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性没有那么强。金融机构应该重点支持新兴科技领域的相关企业,并针对“新基建”和其相关企业的本质特性,用全新的模式和理念予以服务。

前两月50大城市卖地超5000亿 一二线再现虹吸效应

据克而瑞数据,2020年2月,全国土地出让金共计2400亿元,虽然总体环比下降35%,二三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量环比大跌50%,但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却逆势上涨。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年后拿的地很多都是之前就考察或沟通过的,房企只是在执行既定计划。而在疫情发生后,多数公司必然要调整今年的拿地预算。值得关注的是,大型房企尤其是国资房企携资金及运营优势,进一步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增大销售规模,然后再去拿地,形成正循环。而众多的小型民营房企,只能被时代的洪流抛下,它们似乎很难挣脱这样的命运。

世卫组织: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两万例

世界卫生组织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两万例,达到21114例。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7日10时(北京时间7日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633例,达到21114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78例,达到413例。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比前一日增加3735例,达到101927例;死亡病例比前一日增加106例,达到3486例。报告显示,过去24小时内,哥伦比亚、秘鲁、多哥、梵蒂冈报告了首例确诊病例。

16城市总人口超千万 这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迅猛

截至2019年底,共有16个城市的市域总人口超过了千万。近两年,共有3个强省会城市先后加入到这个阵营。其中,人口过千万且GDP过万亿的共有11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和郑州。其他5个千万人口城市中,西安GDP已超过9000亿元,今年有望向万亿GDP迈进。除此之外的几个城市离万亿俱乐部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临沂和南阳,GDP总量尚不足5000亿元;而石家庄和哈尔滨则处在5000-6000亿之间。

二、同业新闻

14家券商资管2月合计净利环比增近50%,1家亏损

据悉,14家券商资管子公司2月业绩全部披露完毕。数据显示,14家券商资管2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13亿元,环比增长29.20%;净利润合计6.43亿元,环比增长49.47%。在营业收入上有5家券商资管超过1亿元,华泰证券资管、国君资管、东证资管居前;净利润上,则有5家超过5000万元,其中华泰证券资管和国君资管更是超过1亿元。不过,还是有4家净利润不足1000万元,国盛资管更是亏损477.87万元。

点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十分考验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券商资管而言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券商资管未来也将出现分化,主动管理较强、过往业绩表现较好的券商资管才有望吸引更多的资金。

新证券法生效 公司债公开发行开始实行注册制

中国证监会周日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3月1日起,公司债券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此前公司公开发行债券需要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上海证交所周日也发布公告表示,它将注重落实新证券法强化信息披露的要求,依法受理、审核由证监会负责作出注册决定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另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告,企业债券发行也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发改委为企业债券的法定注册机关,发行企业债券应当依法经发改委注册。

再融资规则放宽 银行有望明显受益

自证监会2月14日发布相关规则放宽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后,已有多家公司参照新规发布预案,其中不乏银行的身影。近日,宁波银行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四次)修订稿,这是再融资新规落地后,首家在此基础上修订融资方案的上市银行。贵阳银行也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将新的发行价格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即每股6.87元)与本次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值的较高者。

点评:再融资新规有利于银行自身融资的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布局企业定增、并购重组等领域。银行资管或理财子公司可以参与定增业务的融资,也可以在权益配置中考虑投资一部分质地不错的定增股票。

“固收+”资管产品走俏 东方红多只产品一日售罄

权益类基金发行火热,公募“固收+”产品也在悄然走俏。近期,擅长权益投资的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密集发行了4只“固收+”混合基金,其中多只产品一日售罄并比例配售。“固收+”产品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策略也比较灵活。从风险收益上来看,“固收+”产品在内的二级债基,其产品波动表现介于纯债基金与权益型基金之间,而长期收益则相对可观。

点评:当前市场处在利率下行周期,除了机构投资者,普通个人投资者也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推升了偏固收类投资的需求,导致相关产品供不应求。

年内私募备案基金超2500只,景林、淡水泉频频出手

今年以来,A股跌宕起伏但机会纷呈的行情走势牵动着投资机构的情绪。在公募基金密集申报产品、爆款频出的同时,私募机构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仅3月以来,就有284只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而今年1-2月,私募合计备案新产品多达2340只,而去年同期备案新产品仅有839只,增长了178%。高毅、景林、淡水泉等头部私募机构亦在积极布局。

点评:头部私募具有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品牌的明显优势,产品整体的稳定性高,市场号召力强。中小私募的生存发展压力较大。

三、信托动态

中信登:截至1月末我国信托存续规模20.43万亿元

中国信托登记公司4日发布信托受益权定期报送数据,截至今年1月末,我国信托存续规模为20.43万亿元,较去年11月末的20.85万亿元再度下滑。值得关注的是,通道业务整体放缓,房地产信托融资持续走低,基础产业信托继续走高。中信登表示,数据显示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意识和业务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业务多样性不断丰富,较以往更加注重挖掘信托制度的本源优势。

收益走高发行火爆 基建热潮带火基础建设信托

近期基建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呼风唤雨,而基础产业信托产品也借势崛起,不仅收益率一路走高,其发行规模也出现了明显增长。上周(2月24日~3月1日),集合信托市场明显回暖,用益信托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27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58.75%;募集资金166.13亿元,环比增加177.58%。从具体信托产品类型上看,上周金融集合信托募集资金54.44亿元;工商企业信托募集资金26.26亿元;基础产业信托募集资金22.04亿元,环比增加98.84%。而在市场需求度走高的背后,则是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收益率坚挺的支撑,统计显示,截止2月29日,基础产业信托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8.03%,较2019年四季度的数据提升了0.31个百分点。

点评:伴随扩大基建投资的预期逐步落实,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有望迎来一段较好的配置时期。总体来看,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在,逆周期调节使得基建领域的资金需求预期会巨大,基础产业领域是2020 年少数优质投资标的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基础产业信托的前景依旧不错。

银行违规开展信托业务被关注 去通道仍为监管重点

2020年3月2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对北京农商银行的行政处罚,2020年开年以来,商业银行已多次因违规开展信托业务收到监管部门处罚。虽然之前也有银行因类似信托业务违规被处罚事件,但如此集中却并不常见,而且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信托行业以及涉信托业务的处罚增多和“去通道”有关。这从侧面证明“去通道”仍是监管重点。

点评:通道业务受限,如何回归本源,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信托业又如何尽职履责,如何充分维护受益人权益,是赢得信赖、行业夯实根基的关键。

2月金融类信托产品吸金286亿 基础产业类被长期看好

截至3月5日18时,用益信托网最新数据显示,2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为1409.51亿元,同比下降6.40%;成立规模为790.72亿元,同比下降14.50%。其中,2月金融类集合信托规模占比最大,为286.98亿元。分析人士称,尽管2月集合信托规模有所下滑,但具体来看,上周(2月24日至3月1日)集合信托产品市场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出现了显著回暖。此外,从投资领域来看,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一枝独秀”,主要是源于近期股债市场的良好表现;而对于基础产业类产品,短期疫情对其有所影响,但中长期看,仍然是信托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选择。

银行、信托多家机构在内 年内多位金融高管任职资格被否

日前,陕西银保监局作出一则行政批复,不予核准侯某军长安银行铜川分行行长的任职资格,原因在于其不符合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规定等相关要求。实际上,金融行业高管任职资格被否并不鲜见。梳理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行政批复发现,今年以来,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多家机构在内,共计16名人员高管、董事或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没有通过监管核准(以行政批复公布时间为准)。而被否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例如高管任职考试未能通过、不符合履职回避规定、工作经历不相符、有故意犯罪记录、身兼他职而存在履职精力被分散情形等。

强监管态势延续 开年3家信托公司领罚

进入2020年仅有两个月,监管对信托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没有放松。3月3日,记者注意到,开年至今公示的罚单中,已有中航信托、中铁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3家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罚,累计罚款金额达138万元。信托行业最新一轮强监管序幕已经拉开,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基调依然是强化监管,严格执法,细化执法工作,继续引导信托业务回归本源。

重庆信托100人大扩招!30%份额定向录用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也让信托行业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重庆信托当下祭出的“稳岗+扩招”举措颇为惹眼。据悉,重庆信托日前决定2020年“不裁一人”,并将今年的招聘计划扩大三倍至100人,在金融、财务、工程、道桥、法律、行政服务和财富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扩大招聘。另据了解,上述百人扩招计划的30%份额,将定向录用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子女和军转同志。

某信托公司前员工以投资信托之名诈骗20余名投资人

近日,华融信托因前员工假借其名义诈骗被起诉再次陷入舆论风波之中。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开始,华融信托前员工刘某军因以投资华融信托之名义骗取包括原告等20余名投资者资金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刘某军本人于2019年6月向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投案自首。华融信托在得知此情况后,根据刘胜军提供的包括原告在内的20余名受害人信息发出通知,并协助包括原告在内的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从案件结果来看,虽然华融信托免遭诉讼,但内部员工在其经营场所造假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华融信托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混乱。

四、市场观察

■ 新基建在路上,信托业机会几何?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各地经济承压在所难免,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呼声因此再起。基建投资需要配套的资金支持,这对金融机构是很大的利好,不过现在的难题是地方债务治理后,传统的基建融资模式还受到一定制约,未来可能难以放松过往的地方平台融资监管要求,中央自去年以来提高地方债发行规模、专项债做项目资本金等逐步解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问题,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创新基建投融机制何工具。此外,此次地方基建投资计划除了传统基建项目,还有一些新基建项目,这部分是未来基建的重点方向,金融机构可以给予更多关注。

主要观点:

1、今年政府平台的项目应该是信托公司的机遇,但这就是一个合法的寅吃卯粮融资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并不适合期限短成本高的非标融资。如果信托方式参与,那只能是一个接力游戏,风险在于中间是否“掉棒”和最后一棒是否能顺利收到项目回款。

2、尽管债券融资的注册制等改革加速,但是企业发债依然存在比较严格的条件,因此非标融资还有一定的扩展空间。信托公司的政信业务,以及其他方式更灵活的业务类型会有所增加,信托公司可以积极抓住阶段性,结构性业务机遇。

3、目前信托公司一方面需要对存量业务进行梳理,对于优质的、有额度的地区,要抓紧机会,‘补足缺口’。另一方面,要对疫情下潜在的业务机会提前布局,比如公共卫生、物流、5G、环保、市政、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业务开展的模式来说,对优质的地区和项目,也可考虑PPP以及股权投资模式。

4、在疫情发生之前,国务院采取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等方式拓宽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并将水利建设将作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加大投入,以提升基建投资的增速。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消费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若情况进一步恶化,不排除政府部门增加基建投资力度对冲下行风险,领域仍将集中在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以及5G等。这将给信托公司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机遇。

■ 银行、券商和基金“三国大战”财富管理

自2019年5家基金公司和三家基金销售平台的基金投顾试点获批后,近日,多家券商和三家银行的基金投顾试点也传来消息,早先试点的部分机构投顾业务目前已完成上线。基金投顾业务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充分站在客户立场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投顾模式也将更成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扩容,也意味着银行、券商以公募基金为突破点的“买方投顾时代”到来,财富管理将迎来跨越发展机遇。

主要观点:

1、同样是买方投顾或财富管理,禀赋差异决定了长期竞争的局势。银行是金融业最大的流量入口,优势是客户和资金来源;券商在顾问服务这块有一些优势,确切来说应该是净值型产品或账户的售后服务上,可能略强于银行、基金;基金公司在前两方面相对比较缺位,它的优势更多在投资管理。另外,考虑基金公司的实际,其在基金投顾账户的具体产品规模上的诉求更强。基金公司发展投顾服务的路径,海外已经探索出比较鲜明的是Vanguard(美国先锋集团)模式。

2、就目前获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四类机构来看,券商在渠道、客户、投顾队伍等关键要素具有比较优势,其投研能力、服务能力、获客能力也相对更加突出。相较于银行,券商在投资能力(产品创设/产品引入/配置策略)上具有相对优势。

3、此次业务试点在券商正式落地,将成为进一步助推证券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开AUM(资产管理规模)收费模式,将大力推动券商真正转向客户为中心,回归财富管理服务本源,不断提升产品配置专业能力,最终实现投资者、券商投顾、基金管理人多方共赢。

4、按现有形式来看,买方投顾必然在销售渠道展业,这是对基金销售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其业务模式将冲击现有基金销售领域,改变当前销售渠道格局。但买方投顾将对现有销售方法和销售理念形成直接冲击,销售渠道能否顺利转变立场,调整销售模式是摆在实施买方投顾的销售渠道面前的主要难题。

5、买方投顾的出现对于FOF基金也将形成一定冲击。这是两种业务场景,FOF是标准化产品,披露净值,透明度更高。选择投顾是基于试点公司的信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